超声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出现的盆腔淋
2020-9-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吴道明陈圣吴松松林敏华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医院超声科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出现的盆腔淋巴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年1月~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出现淋巴囊肿患者。将囊肿<5cm且未见明显疼痛及发热症状的患者49例纳入观察组,将囊肿≥5cm且伴明显疼痛及发热症状的感染患者31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超声介入治疗。对比两组80例患者临床疗效。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49例患者囊肿全部消失,而对照组有2例范围分别为6.1cm×5.9cm×4.5cm、6.7cm×5.2cm×4.9cm囊肿未得到有效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囊肿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囊肿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性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淋巴囊肿可通过良好的视野进行无水酒精治疗,临床效果显著,针对合并感染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也有良好疗效,可有效消除囊肿。值得临床推广与广泛应用。
[关键词]无水酒精;超声介入治疗;盆腔淋巴囊肿;妇科恶性肿瘤;感染
近些年,超声介入性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妇科恶性肿瘤发生率越来越高,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导致的盆腔淋巴囊肿是一种常见病,利用超声技术引导治疗盆腔淋巴囊肿越来越频繁,当盆腔淋巴囊肿引起患者发热、疼痛甚至出现下肢浮肿等症状时,现代诸多临床研究表明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诊断并可通过相应设备进行介入性超声微创治疗,对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显著作用[1-2]。为此,本次研究通过选取年1月~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出现淋巴囊肿患者根据囊肿大小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分组,然后实施超声介入治疗,观察超声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出现的盆腔淋巴囊肿的疗效,旨在为临床应用超声介入性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淋巴囊肿提供相关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年1月~年12医院收治的8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出现淋巴囊肿患者。80例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同意本研究。本次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观察组49例(纳入标准:囊肿<5cm且未见明显疼痛及发热症状),对照组31例(纳入标准:囊肿≥5cm且伴明显疼痛及发热等症状)。两组患者均采取超声介入治疗。两组患者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穿刺引导系统对患者进行介入性治疗,术前嘱咐患者多饮水以达到适度充盈膀胱的作用,取仰卧位,采取局麻先将囊腔液体吸尽,在超声引导下将导管针引入囊腔通过注入无水酒精进行治疗,将无水酒精(小囊肿30mL左右,较大囊肿60mL)注入凝固行杀菌处理,3min左右抽出无水酒精。反复3次,并于最后一次注入抗炎溶液。留置1周后利用无水酒精硬化治疗。抽出乙醇则反复冲洗。根据超声对囊肿变化测量,记录引流囊液量。
1.3观察指标
持续随访3个月观察囊肿大小以及评价治疗效果,治愈则为囊肿完全消失,感染症状等完全消失,在持续随访3个月内无复发,治疗显效则为囊肿最大径小于原病灶的50%,症状均明显改善,在持续随访3个月内无复发,无效则为囊肿尚未完全消失且大于50%,感染症状等未得到明显改善,或者持续随访3个月内发生复发[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方差齐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3个月后观察组49例患者囊肿全部消失,而对照组有2例范围分别为6.1cm×5.9cm×4.5cm、6.7cm×5.2cm×4.9cm囊肿未得到有效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
2.2两组囊肿大小变化比较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囊肿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囊肿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常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盆腔淋巴囊肿常见且需要及时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过程中需要清除大量病灶,极易在盆腔淋巴结清扫中造成周围淋巴结损伤,并且淋巴结断裂后使得淋巴液浸润盆腔腹膜,不断外溢浸润后可在术后5~8d之内发生淋巴囊肿。由于患者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多免疫功能受损,极易发生囊内感染,继而导致发热、疼痛等诸多症状[4~6]。若盆腔囊肿体积较大即>5cm会造成压迫,诱发下肢水肿等不适症状,在结合超声检查时可发盆腔淋巴囊肿,刘红荣等[7]研究中表明58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患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可有效诊断,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并且在有效诊断的基础上通过超声引导治疗盆腔淋巴囊肿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
超声引导治疗盆腔淋巴囊肿的手术步骤即通过利用超声引导使无水乙醇进入囊腔发挥抗炎作用,直接作用于毛细淋巴管对其浸润进而导致炎性反应,并使其瘢痕化,在诱发严重的炎症反应时可促使毛细淋巴管迅速闭合,进而断截淋巴管微小漏口造成的浸润发硬,并且促使淋巴细胞与无水乙醇接触并迅速退变失活,达到有效治疗盆腔淋巴囊肿的目标。本次研究
结果中对照组有2例范围分别为6.1cm×5.9cm×4.5cm、6.7cm×5.2cm×4.9cm囊肿未得到有效治疗,这是由于囊肿体积大,往往合并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导致患者即使经过介入性超声无水酒精注入治疗也未取得满意疗效,为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相关术中操作,认为在通过超声引导将抗菌素混合液对盆腔淋巴囊肿反复冲洗后,冲洗液抽吸时未将抗菌素混合液完全抽吸干净,通过留置残液联合无水酒精对盆腔淋巴囊肿进行治疗时降低了无水酒精浓度,进而导致囊壁微小漏口未能得到完全闭合,使得无水酒精刺激毛细淋巴管产生的炎性反应不强,进而导致了囊肿未完全消失的现象[8-9]。针对抗菌素混合液抽吸时残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其可能是由于针尖超声实时定位未能准确实现定位功能,抗菌素混合液抽吸时探头没有实时追踪针尖进而导致了针尖没有在术者视野之内,混合液抽吸时术者缺乏针尖视野导致了抗菌素混合液的残留。其次在抗菌素混合液抽吸的最后阶段是最为重要的阶段,而实际操作中可能由于超声实时定位没有使得囊腔完全暴露在操作者的视野之内,导致操作者对残液估算不准,并且还有针尖指示不准的影响下导致抗菌混合液未能完全抽吸干净。本研究观察组49例患者得到了完全有效的治疗,这说明超声介入性治疗<5cm盆腔淋巴囊肿且无明显感染的情况下拥有较高的治愈率,本次研究患者治疗效果达到.00%,患者在复查之后未发现临床症状未缓解的情况,李秋洋等[10]在研究中超声介入治疗45例妇科良性囊性病变患者,45例患者治愈率%。均一次性穿刺成功,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随着超声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及技巧的日臻成熟,超声已经由既往的形态学慢慢转变为功能学[11]。形态学的影像诊断超声医学的准确率也具有相当优势,如辅助检查CT、MRI等与超声医学相比,超声医学具有诊断准确、误诊率、经济适用性高、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以及易于随访等诸多优势。从功能性方面超声加入性治疗具有微创优势,通过介入超声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出现的盆腔淋巴囊肿其不仅操作简便,且安全性高,不过有诸多因素可以影响治疗效果,夏木西卡玛尔#;阿布都克热木[12]在研究中表明患者自身免疫力等诸多因素均可干扰治疗效果。此外也有研究[13-15]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FIGO分期Ⅱ期、术后24h引流量≥mL容易发生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对治疗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次研究结果也未发现治疗后出现囊肿复发的情况,证实其疗效强大,本次研究针对超声介入治疗合并感染的淋巴囊肿也有确切优势,相比于外科手术通过超声介入治疗避免了二次手术,且外科手术切口引流往往不能治愈合并感染的淋巴囊肿,具有显著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超声介入性治疗时可以根据针尖的位置进行抽吸,并且此过程中需要保持针尖处于囊腔中心,根据超声显示囊肿有无缩小以及缩小的具体情况调整针尖位置,避免针尖回声不清晰消失视野的现象,待抽出生理盐水等抗菌素液再行酒精固化,避免针尖脱出导致无水酒精滴入盆腔。在治疗时需要密切观察超声是否在显示屏上针尖按照穿刺引导线进入囊腔,避免偏离。如果进针时有所松动则应立即调整,同时也要避免安装不妥等影响因素。无水酒精的注入必须在确保抽净囊液后的基础上再行治疗,避免抗炎治疗的抗菌素液遗漏,并且确保将囊液完全抽出,并在无水酒精注入前先行密切观察。
综上所述,超声介入性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淋巴囊肿可通过良好的视野进行无水酒精治疗,效果显著,针对合并感染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淋巴囊肿也有良好疗效,治疗过程中需确保将囊液、抗菌素液完全抽出,从而起到增强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产妇疗效以及安全性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袁静萍,阎红琳,张世英,等.彩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与粗针穿刺组织学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11(1):24-28.
[2]吴科,李雨聪,唐郢.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后是否放置引流对盆腔淋巴囊肿的影响[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16(12):-.
[3]刘红荣,宋蓬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妇科肿瘤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的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33(13):93.
[4]张筱婧,张英丽,王妨妨,等.老年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盆腔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45(11):87-89.
[5]杜艳玲,侯萌,朱艳,等.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及淋巴清扫术治疗老年子宫颈癌的疗效[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17(24):-.
[6]李小清,张旭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回流障碍的围术期预防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6(12):-.
[7]于娇,刘国强,高晖,等.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无症状盆腔淋巴囊肿调强放疗的临床研究[J].肿瘤预防与治疗,,30(3):-.
[8]蒋芳,向阳.妇科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路径、要点及并发症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3(12):-.
[9]薄莘莘,刘丽敏.彩色多谱勒超声对妇科肿瘤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的诊断价值[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38(6):-.
[10]李秋洋,徐虹,吕发勤,等.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妇科良性囊性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4(11):-.
[11]曹培勇,周丽,鲁娟,等.大黄芒硝外敷联合超声介入治疗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6(23):-.
[12]杜红,鲁振华,贾静宁,等.预见性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介入术后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9(12):-.
[13]孔德强,李春静,盛修贵.前哨淋巴结检测结果指导肿瘤2cm的Ⅰb1期宫颈癌行广泛性宫颈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肿瘤学杂志,,22(12):-3.
[14]张媛媛,孙树,赵兴鹃,等.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16(19):-.
[15]张宇,李小毛,廖文娟,等.腹腔热灌注化学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下盆腔淋巴清扫术后的应用[J].新医学,,48(11):-.
[16]施红超,房桂英.子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及辅助治疗期间囊肿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32(6):-.
注:本文为转载,目的仅在于与业界朋友学习提高之用。来访者可将本文内容用于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非营利性用途,但同时请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原作者的权利。如原作者不同意将本文内容发表于本平台,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