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鲈的养殖主要疾病与防治技术淋巴囊肿病

2020-8-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斑病吃药的治疗在北京哪里最好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baidianfenglunwen/36127.html

介绍:淋巴囊肿是一种病,由淋巴囊肿病毒导致:淋巴囊肿病病毒(lymphocystisvirus)引起的鱼类皮肤传染病。病鱼皮肤呈水泡状突起,严重时像蟾蜍,主要危害牙鲆、鲈鱼、真鲷等。

(鲤鱼淋巴囊肿)

其流行特点:淋巴囊肿病流行很广,遍及世界五大洲,主要发生在海水鱼类。全年可发病,水温10~20℃为发病高峰。养殖环境较差和出现细菌并发感染可引起严重疾病和死亡,苗种和1龄鱼发病后2个月死亡率达30%以上;2龄以上鱼很少出现死亡,但影响鱼体外表,失去商品价值。该病毒传染性不强,通常养殖群体中仅有部分鱼发病;病毒主要通过水平传播,感染途径可能是病鱼排出的病毒进入水中,其他鱼接触后被感染;鱼体擦伤或寄生虫机械损伤的伤口,往往成为病毒侵入的门户。

淋巴囊肿在海鲈养殖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每年5~8月会进入淋巴囊肿病的高发时期,其发病率甚至可以达到70%以上,死亡率更是保持在30%左右。

(海鲈)

症状与病理:淋巴囊肿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瘤,病鱼的皮肤上、鳍上和眼球等处出现许多菜花样肿胀物,这些肿胀物有各个分散的,也有聚集成团的。囊肿物多呈白色、淡灰色、灰黄色,有的带有出血灶而显微红色。囊肿除发生在鱼体表外,鳃、咽喉、肠壁、肠系膜、肝、脾、卵巢等器官上也可能出现,严重者可密布于全身。鱼表皮下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被病毒感染后,致使细胞增生、变圆、膨大和聚集,形成淋巴囊肿细胞,在其胞浆内可见大量的包涵体和病毒颗粒。成纤维细胞是淋巴囊肿病毒的主要靶细胞,病毒在其中复制、装配和成熟,释放到周围结缔组织或环境中。

(鲤鱼淋巴囊肿)

预防与治疗:

1.(1)预防措施:引进亲本、苗种应严格检疫,发现携带病原者,应彻底销毁;严格控制养殖密度,防止高密度养殖,优化水环境;提高养殖鱼体抗病力,养殖操作谨慎,防止鱼体表受伤;对发病的养殖网箱或鱼池实施隔离,捞除病鱼并销毁;每15d使用1次高碘酸钠溶液每立方米水体量为0.~0.02g,全池泼洒。

(2)预防为主,首先,要保持低密度的养殖,保障良好的水质;其次,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最后,可以通过注射虹彩病毒细胞灭活疫苗,来预防此类疾病。此外,在高发时期,可以投喂板蓝根、三黄粉以及大青叶等混合物,在育苗时期,也可以泼洒聚维碘酮来处理受精卵,提升其免疫能力。

(2)治疗方法:用市售过氧化氢(30%浓度)稀释至3%,以此为母液,配成50毫克/升的浓度,浸洗20分钟,再将鱼放入25℃水中饲养,使其囊肿物脱落;发病后将病鱼囊肿割除,并用浓度为每立方米水体为1~2mg/L的高锰酸钾药浴30min,再饲养在清洁的池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w.com/yyzn/13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