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分钢针体内旅行半年戳破心脏3小时
2023-1-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一根3公分长的钢针,从黄先生的颈部“穿越”到达心脏。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旅程”整整持续了6个月。随着心脏跳动,钢针反复、不断地“戳”破周边组织,引起心脏及隔肌破裂出血,导致急性心包填塞、心律失常,生命岌岌可危。近日,医院手术室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场景。历时3个多小时手术,胸心外科王志农主任从黄先生的心脏里拔出一根3公分长的钢针,将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钢针戳在心脏上
在经历了这样一场与死神的战斗后,黄先生终于化险为夷,“感谢王志农主任,救命之恩永远忘不了……”黄先生握着王志农主任的手哽咽地说。
50岁的黄先生是安徽人,在上海打工。半年前,一次酒后不慎将2根长约3公分的钢针插入自己的双侧颈部,右颈部的钢针当时就自行取了出来,左边的钢针却进入了体内。由于没有感觉到不舒服,也就没当回事。
没想到的是危险一步步逼近。3天前,黄先生突然胸部疼痛,而且逐渐加重,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右心室内有金属密度影,伴心包积液。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医院就诊。
黄先生随医院,当时已神志淡漠,血压下降,心跳高达每分钟次以上,伴有频发性心脏异常搏动。
检查患者
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救人第一!”医院立即打开绿色通道,以最快的时间进入抢救状态并同时联系患者家属。
当天,正值星期六,胸心外科、麻醉科、手术室、体外循环等科室的医护人员接到通知后,医院,投入了与死神赛跑的行列。“迅速建立两路静脉通道,吸氧,急诊化验检查,备血,心电图,皮试……”胸心外科王志农主任立即下达了一道道指令,血库及时为患者预备必要的手术用血。急诊的CT和三维心脏彩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脏右心室部位有一枚细针样的金属异物,伴有心包积液”。
一场与死神的搏斗紧张地拉开了序幕。
人的心脏是在一个被称为“心包”的密闭腔内跳动。心包腔中分泌有很少量的液体,起着润滑作用,那里的环境温暖,而且相当宽敞,正常情况下心脏在里面“非常安全、惬意”地跳动着。而这名患者的心脏外面的心包内已经积聚着许多鲜血和絮状纤维组织,把心包腔撑胀得满满的,心脏被压缩在一个十分狭小的空间里,每一次的跳动都要付出巨大的能量。在这样的压迫下,心率会越来越快,而血压却会越来越低,这就是医学上心脏急症——“急性心包填塞”。患者很快会因此出现循环衰竭,心脏骤停。因此,迅速诊断、及时手术、密切监护、精心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王志农主任很清楚,这名患者已出现急性心包填塞,麻醉风险很大。穿入心脏内的针样异物,如不及时取出,金属异物就会随着心脏的跳动,埋入心肌内,日后不但取出极为困难,而且会种下严重心律失常的隐患;而异物一旦完全进入心腔,就可能引起心内重要结构(如心脏瓣膜)的割裂或感染,导致急性心衰;还可随着血流进入肺动脉的人体重要部位,导致急性肺栓塞、肺部感染、大咯血等。而在跳动的心脏上取出“异物”,无异于在悬崖上“走钢丝”。
面对罕见的病例、未知的病情,王志农迎难而上,快速与团队成员制定手术预案,决定采用手术创伤相对较小的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急诊开胸手术。但这样做,其风险很大,加上术中许多不确定因素的限制,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心血喷涌或者异物进入心肌甚至心腔……后果不堪设想。
手术中
无影灯下,黄先生的胸骨被迅速打开。只见心包内有大量积血涌出,心脏表面有絮状纤维组织附着,一根长3厘米钢针直接穿透了心脏的右心室,心脏上有一个约0.5厘米破裂口,破裂处出血不止伴有心肌水肿;膈肌上还有两处因针尖反复不断的切割导致的3厘米左右的撕裂口。治疗团队小心地吸尽了心包腔内的积血,随心脏跳动的钢针的尾部暴露出来了,在仔细探明钢针的走向和周围心肌组织的情形后,王志农主任果断而迅速地拔出了这根穿透心脏的钢针,并在砰砰跳动的心脏右心室破裂处,用特制的聚丙烯线小心翼翼地缝合了2个“荷包”缝线,安全、快速修补心脏,以及隔肌的撕裂口……
钢针被拔出
经过3个多小时的“开胸、探查、拔针、缝合、清洗、复位、固定”等手术步骤,黄先生终于闯过了“鬼门关”。那一刻,紧张、凝固的手术室的气氛霎那间又流动了起来,大家悬着心终于放下了,黄先生得救了。
供稿
王根华
监制
夏继山
编审
王丹琳
编辑
方梅兰
主管
医院政治工作处
原标题:《3公分钢针体内“旅行”半年戳破心脏3小时手术拔除“心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