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龠集还丹篇丹道基本理论概论

2024/8/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文‖橐龠先生郝山指

道家丹道概论

一、道与三才

道,后天之先,万物之母。道自虚无生一炁,一炁升降交合而生万物。清者上升为阳,以天、日象之。浊者下降为阴,以地、月象之。清浊交感而阴阳相杂,则以人和万物象之。

天地人,为三才。三才共生于道,同禀一炁。合则为一,分则为三,混而交感,不可独存。故丹道之极者,为天地人和。即老子所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为阴符经所讲: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二、人身三宝

人乃万物之灵,为灵中之长。人既由一炁所生,感万物而并存,则一身之内亦必有天地万物、日月星辰之象。阴符经旨之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故身中也有一炁,一炁也有升降。其清者升而为阳,为性,为神。其浊者下降为阴,为命,为体,为精。精炁神,是为人之三宝。三宝分则为三,合则为一,若冰之为水,水之为气,气凝为液,液凝为冰。故心印经曰:三品一理,妙不可听。神依炁生,精依炁盈。其聚则有,其散则零。

精气神三宝,有先天后天之别。先天者,合而为一凝于内;后天者,分而为三感于外。先天之精,禀于父母,受于天地,即父精母卵者。后天之精,水谷之精微、身中之血、液、唾、涕者。先天之炁,身中之元炁,生命之先天动力,藏于肾。后天之气者,呼吸之气、脾胃之气,或曰宗气、营气、卫气,本于脾。先天之神者,不动之神,不神之神,无心之心,本元之神,或曰元神。后天之神者,喜怒哀乐思忧惊恐,色香味触意,感物而发,有情而生,或曰识神。先天后天,互相为用。先天得养则后天足,后天调和则先天无损。

三、三宝之载

载精者,形体。形体者,有五脏六腑,即:心,肝,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有奇恒之府:脑,髓,骨,脉,卵,女子胞;有皮肉筋骨、毛发指甲;血、液、唾、涕、精。

载炁者,经络。经络亦有五。

1、为橐龠脉,乃由喉咙到下田之虚空一管;

2、为奇经八脉:即督脉,任脉,带脉,冲脉,阴硚脉,阳硚脉,阴维脉,阳维脉。督脉起于会阴,沿脊柱上行百会,前至鼻唇,又名黑道。任脉行于体前正中,归于下田,又名赤道。冲脉出下田,下行会阴,走气冲穴,任脉旁开一寸左右各一,上行咽喉口唇,通于目。带脉绕腹一圈而归于下田;阴维脉起于腿内侧三阴交,上行分别与足太阴经、足厥阴、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前额,后会和督脉,到肩经掖后下行躯干部,腿外侧下与少阳胆经合。阳跷脉则由腿外前侧上行到眼,向后至风池;阴跷脉由腿内前侧上行到眼。阴硚脉,阳硚脉,阴维脉,阳维脉可调节肢体运动及眼睑开合。

3、为十二正经。即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十二正经运行方向为:手三阴经由胸腹走手连接手三阳,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连接足三阳,足三阳经由头走足连接足三阴经,足三阴经由足走胸腹连接手三阴。

4、为中黄正脉,又名黄道,无孔笛。乃督任正中由百会、前顶向下贯通三田七魄之脉。

5、为无数络脉、孙脉、乃至八万四千毛孔,每一毛孔皆一脉。

橐龠、八脉、十二经、中黄,络脉、孙脉乃至八万四千脉,乃一整体,互通焉,互调焉。橐龠通则神气得交水火既济而炁生,炁生则十二经通,继八脉通,八脉通则进而十二经炁满,所谓八脉若湖海、十二经若江河也。进而则纯乾之炁烧开顶骨通中黄,则周身经脉乃至八万四千脉无不开矣。悟真曰: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易曰:黄中通理,正位居体。

载神者,泥丸百节。经曰:泥丸百节皆有神。泥丸百节,人体所有器官之谓,精之所聚、炁之所生、神之所载也。头有九宫,面有眼耳口鼻舌,颈有喉咙气管,胸有心肺,腹有脾胃肝胆肠,有手足腿膊关节。乃至皮肤、毛发、指甲,而皆有其精其炁其神。

四、魂魄意论

神者,炁之升降者,乃魂魄意之三灵之总称。分而言之,炁升为魂,静则为意,降则为魄。所谓精魄、炁意、神魂者,乃言附精之灵为魄,附炁之灵为意,附神之灵为魂。精足形固则魄壮,炁足神定则意宁,神足慧明则魂灵。精炁神合则魂意魄停而返先天。精藏于肾,魄藏于肺,肾精足则肺魄壮。炁归于中,意藏于脾,中炁定则脾意宁。神藏于心,魂藏于肝,心神足则肝魂灵。老子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即此精炁神、魂魄意焉。象即神、物即炁、精即精。

魄有七魄,中黄正脉之七元也。七魄者:英、精、中枢、力、气、灵慧、天冲。英魄者,海底会阴也,乃精气神之根,主生殖、主身心合一、七魄之根。精魄者,关元下田也,元精元气之所生处,主全身精微营养之吸收,主一人之志,又名腹脑。中枢者,肚脐之内或曰黄庭中宫,全身之中心,主脾胃之气机,心神之决断。力魄者,檀中、心内也,主一身之气血,亦主心胸慈悲、宽广、喜悦。气魄者,喉咙十二重楼,主气之清新,言之空灵。灵慧魄者,印堂、明堂、泥丸之神也,主灵慧。灵即神通特异直觉,慧即思辨分析领悟。天冲魄者,天灵盖、天门也,神入虚空天人合一之门,主虚、空、元神。

魂有三魂曰天魂、地魂、命魂。天魂,上田之清虚爽灵;地魂,中宫之虚华寂照。命魂,下田之幽冥见白。命魂,元精之神;地魂,元炁之神;天魂者,元神之神。神依精生,魂以魄灵。天魂赖天冲、灵慧二魄以灵;地魂赖气、力、中枢三魄以灵;命魂赖精、英二魄以灵。

五、内丹与外丹

精炁神魂魄意,元和内运,皆归于中,即为内丹之道。金丹之道,惟收其神以合其炁,聚其炁以固其精,精神若一;返其魂以合其意,定其意以壮其魄,魂魄相合。如此精神魂魄四象合于意,则意定炁伏,定中水火既济,内丹可就。内丹既结,精固炁壮神灵,以内丹外通于万物,与天地相通,则把握阴阳,提契天地,而外丹可成。

内丹者,返后天还先天之道也。又曰炼己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或曰三年炼己、百日筑基、十月养胎。其以中宫为釜,以下田为炉,以上田为鼎,以炁为火,回风混合,炁变纯乾,最终凝于中宫。

外丹者,外通天地万物之真也。又曰炼神还虚、炼虚合道。或曰三年哺乳、九年面壁。其以内丹为炉,以万物为鼎,以虚为釜,一炁外通乎万有,万有皆化于太虚。外丹既成,实则显俗应物,或圣或凡。成于术,立于业,奉献社会,成就自我。虚则体化太阳,身若云烟,映彻太虚,渺渺无边。丹经所谓:明诵造化机;神炁充而天人不隔,知见扩而物我不分;智周万物,神化无方。齐万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皆言外丹之道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w.com/yyzn/181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