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小伙严重心衰看看医生用什么神技抢

2020-1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如果在搜索引擎输入“24岁的名人都在干什么”,会看到一大串令人颤抖的名单,从李白、莎士比亚、金庸到比尔盖茨、李嘉诚、马云,还有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等,都已经开始为他们今后轰轰烈烈的事业奋斗着。哪怕是普通人,在24岁这样的年纪,也应该站在了人生的起点,为梦想而战了。但24岁的小陈,三年前被诊断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轻微活动就会让他胸闷气短,日常生活明显受限,由于心功能极差,他每天面临的,就是在高危猝死风险下,与死亡抗争。

“医院”成为充斥着这三年时光的唯一热词,他已经记不清楚是第几次因为心脏衰竭住进新医大五附院了,看着他的病情每况愈下,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幸世峰早在去年年底就建议他植入三腔起搏除颤器(CRT-D),否则随时可能遇到严重后果。但患者及家属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同意。医院医生提出相同的建议后,小陈和他的父母,电话联系幸世峰副主任医师,再次来五附院住院治疗。

入院后,在心内科主任曹桂秋和幸世峰的牵头下,科室组成了包括王娟博士、张岳、麦麦提阿卜杜拉两位医师在内的治疗小组,充分评估后决定行CRT治疗,并做了周密的术前准备。

在药物控制患者心衰后,6月5日,在新疆医院专家李耀东的指导下,由幸世峰主刀为小陈手术。

2.5小时的手术顺利完成。

接受CRT-D治疗后,小陈恢复情况良好,成为目前为止五附院接受CRT治疗的最年轻患者。

曹桂秋介绍,CRT-D,全称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复律除颤器”,是在“X线”引导下,将起搏器电极植入患者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内,另一端连接三腔起搏器并植入皮下。当心脏出现室内传导阻滞时(适应征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右心室不同步收缩,植入三腔起搏器,以达到心房心室顺序起搏并左右心室同步收缩,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改善心衰预后。

在此基础上兼顾除颤功能(CRT+ICD),一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可由植入在体内的起搏器自动治疗终止。也就是说,除了达到双心室同步收缩还有除颤功能。该技术既能起到心脏再同步化以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又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心脏性猝死,降低患者死亡率。

据了解,新医大五附院自年开展起搏器植入术,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接受CRT-D植入术的患者,大多都是心脏病晚期患者,不少病人除了心脏移植之外,已经没有其它更好的治疗方法,这些患者5年内的存活率和癌症患者相当。从国内其他城市已完成的病例来看,部分患者的术后效果比心脏移植还好,且费用相较心脏移植来讲降低了许多,为有适应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w.com/zzbx/14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