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敢问来源何处

2021-3-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苏孜阿普片 http://m.39.net/pf/a_5231226.html

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敢问来源何处。

那本书,那个文献?

一.概述皮脂腺囊肿(sebaceouscyst)俗称“粉瘤”,主要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其特点为缓慢增长的良性病变。囊内有白色豆渣样分泌物。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好发于头面、颈项和胸背部。皮脂腺囊肿突出于皮肤表面,一般无自觉症状,如继发感染时可有疼痛、化脓。表皮样囊肿是内衬上皮类似于皮肤表皮的囊肿,是一种良性肿瘤。可发生于皮肤、口腔、颅脑、椎管等部位。常见于儿童或青年。二.病因皮脂腺囊肿发病原因为皮脂腺导管阻塞,导致皮脂腺排泄障碍淤积而成。皮脂腺导管阻塞多为灰尘堵塞及细菌感染所致。表皮样囊肿1.位于皮肤表面的表皮样囊肿,部分为原发性,部分起源于破坏的毛囊结构或外伤植入性上皮。2.发生于口腔的囊肿可能是胚胎发育性上皮剩余所致,或是外伤植入上皮所致。3.颅内和椎管内的表皮样囊肿,通常是胚胎发育早期3-5周时,神经管脱离外胚层而闭合时,将皮肤附件包埋在颅内或椎管内,形成皮肤异位残留所致;也可能与创伤或者人工性的植入有关,如反复腰穿

起的椎管内的表皮样囊肿。三.临床表现皮脂腺囊肿突出于皮肤表面,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如头皮、颜面、胸背等处,多数生长缓慢。未拾并感染时,患者-般无自觉症状。肿物呈球形,单发或多发,小不等,小者数毫米,大者近10厘米。等硬度,有弹性,詘皮面,与皮肤有粘连,不易推动,面光滑,无波动感,中心部位有针头大脐孔凹样开口,呈蓝色,形如针头粉刺,挤压可出豆腐渣或面泥样内容物,内容物为皮脂和破碎的皮脂腺细胞,常有腐臭味。皮脂腺囊肿癌变极为罕见,但易继发感染,若并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热、痛炎性反应。囊肿在外力下可以破裂而暂时消退,但会形成瘢痕,且賜于复发。表皮样囊肿1.皮肤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可发生于皮肤的任何部位,以面部和躯干.上部最为常见。通常无自觉症状。典型的皮损为界限清楚的结节,数毫米至数厘米,大怀等,可观孔样结构,挤压时可挤出具有难闻气味的囊内容物。如果囊壁破裂或继发感染时,可引起红肿、疼痛。2.口腔表皮样囊肿口底及舌下区为最常见的部位。囊肿生长缓慢,呈圆形,可导致舌下区肿胀、舌体抬高、进食及说话困难等。囊肿表面的黏膜或皮肤光滑,囊肿与周围组织、皮肤或黏膜均无粘连,触诊时囊肿坚韧而有弹性,似面团样。3.颅内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占颅脑肿瘤的0.5%-1.5%,由鳞状上皮层状排列,内含蛋白细胞碎片和胆固醇,好发于桥小脑角。生长缓慢,以三叉神经痛为主要表现。4.椎管内表皮样囊肿多发生在髓外硬脊膜下,约1/3发生在硬脊膜外,常引起患者下肢疼痛、无动或者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四.超声表现皮脂腺囊肿肿块位于皮肤层或皮下组织内(有一蒂样结构连于皮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部分呈分叶状,长轴与皮肤平行,边界清晰,多数包膜完整伴侧壁回声失落,后方回声增强;内部呈密集点状低回声,伴少量点片状高回声,并可见散在管道样无回声;表皮样囊肿1.紧贴皮肤,囊性肿物,(椭)圆形。2.虽为囊肿,但并非典型的液性无回声,声像图因囊内容物成熟度及角质物含量不同而不同,内部多呈均匀细点状低回声,后方回声增强。3.探头加压可形变,内部点状回声可有流动感。4.无血流。5.继发感染,内部可见液性区或钙化。6.囊肿破裂,边缘不清楚,形态不规则,部分病变周围可见血流信号。7.为强回声低回声交替出现的“洋葱皮”征。8.结节的位置:均位于皮下及皮下组织,和皮肤关系密切。9.结节的边界:边界清晰,少数边界不清。结节的形态:椭圆形、类圆形,少数形态不规则。10.结节的内部回声:均匀细点状低回声;点状低回声夹杂小无回声区;或点状、短线样高回声;混合回声,内部回声不均。11.彩色多普勒:所有未合并感染的表皮样囊肿囊内无血流信号。当破裂合并急性感染时囊肿周边可及血流信号增多。当合并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时囊肿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血流信号走行规则,无马赛克现象。

皮脂腺囊肿

表皮样囊肿

甲状腺乳头状癌

销售部负责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w.com/zzbx/15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