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科普篇
2020-10-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的危害 https://m-mip.39.net/pf/mipso_4779951.html
在我国,每年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女性人群占比非常高,乳腺作为女性生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器官,也常常出现在检查内容当中,而超声作为乳腺疾病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无辐射、诊断准确性高、方便快捷和易于随访复查等优点,在乳腺临床诊疗中应用广泛并且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经常有女性朋友拿到自己的乳腺检查超声报告,却一脸懵,脑海里常常会有诸如:报告的内容以及报告的结果都是什么意思?自己是不是长肿瘤了?后续该怎么处理?等等一系列问题,黑马哥想通过这篇科普文能让大家通俗易懂地去认识乳腺超声检查以及理解乳腺超声报告。
首先,我们先从“乳腺增生”开始,国内很多医疗机构的超声报告还会以“乳腺增生”这个结论出现在检查报告中,其实这种说法非常的不严谨。我们先看一下什么叫增生。
增生就是指细胞有丝分裂活跃而致组织或器官内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称为增生。有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两种。因适应生理需要而发生,且其程度未超过正常限度者,称为生理性增生。人体一部分组织损害后,其余部分的代偿性增生也属生理性增生。由病理原因引起的,超过正常范围的增生称为病理性增生。所以,增生不一定都是坏事,有些朋友热爱健身,如果没有肌肉的增生就没有健身后的美丽线条,放到乳腺这个位置,如果没有增生,那么各大美容整形医疗机构的生意将会很红火,因为乳腺腺体不增生,何来丰满的乳房?再一个,即便真的是病理性增生,笼统地下一个“乳腺增生”的结论还是不准确,因为乳腺增生症可表现为多种影像学改变:包括单纯性囊肿、腺瘤样结节、腺病改变等,而这几种不同的改变在乳腺BI-RADS分级评价中已经归到了不同的类别,处理及随访方式都各不相同。
还有些兄弟单位会常规测量乳腺腺体的厚度,这个有没有必要呢?其实黑马哥历来认为所有的测量都仅供参考,因为人体是个体差异生物,而非工厂流水线产品,数值不可能完全同样,只能说多少范围内大致相同,非但各个个体间会出现差异,就连自身也会出现差异,有时候这种差异还会很明显,所以说,乳腺腺体的厚度在不同人群、不同人种、不同生育期、甚至不同的生理周期中都不尽相同,没有必要常规去测量乳腺腺体的厚度!
上面提到了乳腺BI-RADS分级评价,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这套分级评价标准,其实,黑马哥之前也有跟大家分享过乳腺BI-RADS分级评价标准,这次黑马哥想通俗一点解释,力求让非医学专业的看官能看明白一点,这样目的就达到了。具体请参考黑马哥之前的文章
乳腺超声BI-RADS分级
BI-RADS(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是目前乳腺超声诊断普遍应用的分级评价标准,建立使描述乳腺病灶的特征性术语和评价病灶恶性程度的报告术语趋于标准化规范化,降低了解读乳腺影像学报告中出现误差和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这套系统是通过乳腺病灶的不同图像表现评价病灶的良恶程度,为什么通过图像就能初步判断病灶的良恶程度呢?中国有句老话,叫相由心生,也就是说你的内心想什么,都会在脸上表现出来,所以,病灶是良民还是歹徒,也可以通过脸(图像)大致判断。温文尔雅(形态规则、表面平整、边界清晰……)的一般多为好人,面目狰狞(形态不规则、成角有毛刺、边界不清……)的一般多不善。
但是,毕竟只是通过图像初步判断,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善于伪装者逃过检查,也会有一些良民被误判。
0级(category0):指采用超声检查不能全面评价病变,需要进一步的其它影像学检查诊断。例如:有乳头溢液、不对称增厚、皮肤及乳头改变等临床表现,而超声无征象,或者超声检查不满意者。但是一般情况下超声检查报告很少出现0级,除非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完全扫描乳腺,比如巨大乳腺、乳腺皮肤明显破溃等。出现这类评价时常常需要进一步做乳腺磁共振检查。
1级(category1):阴性(negative),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改变,有把握判断为正常。这类评价只需定期(一年左右)乳腺超声检查即可。
2级(category2):良性征象(benignfinding/findings),基本可以排除恶性。比如常见的单纯性囊肿、形态正常的腺体内脂肪、多次复查超声,图像变化不大,年龄小于40岁的纤维腺瘤或首次超声检查年龄小于25岁的纤维腺瘤,还有乳腺假体植入等。这部分的图像表现一般都是乳腺腺体内规则的异常回声,边界清,无血流信号,也就是乳腺病灶中的良民,发现了不要大惊小怪,只需半年或一年定期乳腺超声检查即可。
3级(category3):可能良性征象(probalybenignfinding),恶性危险小于2%。图像描述可能是以下情况:实性椭圆形、边界清、纵横比小于1的肿块,多发性复杂囊肿或簇状小囊肿等,建议短期随访(三至六个月)及其它检查。如考虑纤维腺瘤可能性大,经过连续二至三年的复查,可将原先的3级(可能良性)改为2级(良性)。
黑马哥乳腺纤维瘤相关文章
乳腺纤维腺瘤
4级(category4):可疑恶性(suspiciousabnormality),需活检明确,恶性危险性3%-94%。这类乳腺病灶常表现为乳腺腺体内实性肿块,形态不甚规则但与面目狰狞还有一定距离、边界清晰或者不清,有小钙化灶出现等。这里要说明的是,有些超声图像虽然有良性表现特征,但是,因为年龄超过40岁(乳腺癌高发年龄段),也建议划归4级。乳腺超声报告中如出现这个分级,黑马哥建议有条件的可以做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如果所在城市条件不允许,那么近期(二至三个月内)复查乳腺超声,观察乳腺病灶变化情况,如果两个复查周期(差不多是半年时间)乳腺病灶无明显变化,那么复查周期可相对延长。
5级(category5):高度可能恶性(highsuggestiveofmalignancy)。恶性危险性大于95%。乳腺病灶超声有特征性异常征象:形态不规则、病灶纵横比大于1、边界不清晰、有毛刺或成角现象、粗大血供……。乳腺超声报告如果出现此类分级,建议马上到专科找医生治疗。
6级(category6):已活检证实为恶性(knownbiopsy-proven)。这一分级用于在活检已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影像学评价上。主要是评价活检前后的影像学改变或监测手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影像学改变。
再讲一下文章中出现的一些专业描述用语通俗理解方法:
1、形态规则与否:参照日常生活中的鸡蛋、苹果等就是规则体,榴莲、木耳、海参等就是不规则体。
2、病灶纵横比大于1或小于1:就是简单的用病灶的纵径与横径比值,病灶纵径、横径的定义是根据病灶生长方向而确定的,与人体长轴平行的是横径,垂直的是纵径,通俗点理解就是纵横比小于1的病灶(多为良性病灶)一般是平着长,纵横比大于1的病灶(多为恶性病灶)一般是凸着长。
3、还有一个年龄的问题,在乳腺肿瘤中,40岁是一个分水岭,所以,建议40岁或者接近的年龄者都能定期做乳腺超声检查,以尽早发现乳腺病变,及时处理。
黑马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