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神奇的配方,腹痛痛经阴痒囊肿,
2020-1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对于女性来说,月经是她们一生中都绕不开的话题,而伴随她们的不仅仅是痛经,还有闭经、功血等问题,这些疾病看似没什么大不了,实则对每个女性的影响都会很深刻。凡是经历过的女人们,都会感叹,“下辈子别做女人”。当然,这个世界正是有了女人,才变得如此美妙。正如著名作家冰心所说,“这个世界如果少了女人,就少了七分真、八分善、十分美;女人是生命和爱的伟大的融合”。所以,当你身边的女人有了这方面的生理问题,应当多加呵护。
对于女性生理上容易出现的状况,早在年前,清代名医王清任创造性的发明了一个神奇的配方,虽然刚发明的时候主要只是为了治疗各种腹痛(包含痛经)和各种月经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后世医家对此方进行了拓展,将它运用于各种妇科疾病,比如原发性痛经、月经不调、白带异常、慢性盆腔炎、妇科肿瘤(子宫肌瘤、输卵管囊肿、卵巢囊肿、巧克力囊肿等)、输卵管狭窄不孕症、习惯性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外阴白斑(阴痒)、乳腺增生、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黄褐斑等。那么,这么奇妙的方剂,究竟长什么样呢?它就是出自《医林改错》的少腹逐瘀汤。
少腹逐瘀汤这么奇妙,究竟由哪些药物组成呢?全方由“小茴香七粒(炒),干姜二分(炒),延胡索一钱,没药二钱(研),当归三钱,川芎二钱,官桂一钱,赤芍药二钱,蒲黄三钱(生),五灵脂二钱(炒)”等10味药组成。细心的人们可能会发现,这个方子里有两个经典名方的影子,一个是《局方》里的失笑散(蒲黄、五灵脂),另一个是《金匮要略》中的温经汤(吴茱萸、麦冬、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虽然与温经汤中重合的药物不多(完全重合的只有三味药),但温经散寒的理念却很相似。
那么,王清任最初创立本方的功效主治是怎样的呢?本方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血见时,先腰酸少腹胀,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等症。而王清任创立的少腹逐瘀汤正好能够应对寒凝气滞、瘀血阻络导致的一系列妇科疾病。
少腹逐瘀汤仅仅十味药,而且全方药物的剂量都很小,全方药物总量才50多克,究竟是如何发挥如此强大的功效的?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配伍。全方以没药为君药,主要起到破血散瘀、大止诸痛的作用;以失笑散(蒲黄、五灵脂)为臣药,主要起到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的作用;用当归、川芎、赤芍、延胡索、官桂、干姜为佐药,其中前四味药主要起到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而官桂主要起到助阳调气、鼓舞气血的作用,干姜主要起到温通散寒、通散凝滞的作用。用小茴香为使药,主要起到温中散寒、引药下行的作用。所以,全方诸药合用,就变成了可以治疗一切下焦久瘀寒凝、痼冷积块等证。
对于少腹逐瘀汤的临床运用,依然绕不开的就是一些兼证,比如少腹疼痛的厉害的话,可以加入适量的乳香,乳香与没药本就是一个药对,二药组合起来止痛的作用更强大;如果兼有胸胁、乳房胀痛的话,可以加入郁金、川楝子等中药;如果少腹冷痛,可以酌情加入香附子、乌药、葫芦巴等中药,如果伴有腰酸背痛、膝软乏力,可以酌情加入杜仲、续断、牛膝、桑寄生等中药;如果体倦乏力且气短者,可以降低川芎和五灵脂的用量,加入黄芪、白术等药。
少腹逐瘀汤的现代应用可以说极其广泛,不仅仅能够搞定各种妇科疾病,就连慢性前列炎、前列腺增生、男性不育、阳痿、男性尿道综合征等令男人们尴尬的男科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人们却往往忽略了王清任对本方所编歌诀中的最后一句话了,那就是“调经种子第一方”,意思是说,这个配方可以广泛应用于男女不孕不育方面的问题。而且从现代的临床研究来看,的确是可以用于不孕症和不育症,诚如是,这个奇妙的方子就又多了一个“送子观音”的称号了!
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