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斌强运用桂枝茯苓丸治疗肝肾囊肿的经
2020-10-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75.html01肾囊肿
肾囊肿多因素体阳虚,或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房劳过度而引起阳气亏虚,导致气化失常,水液凝结为痰,气血运行不畅而生瘀,痰瘀互结于肾,凝聚成积。肾囊肿早期可能单纯出现畏寒怕冷,随着囊肿增大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尿频、腰痛、尿血等。阳虚明显者可加肉桂、制附子;尿频甚者加益智仁、桑螵蛸、煅牡蛎;腰痛甚者加杜仲,桑寄生;尿血者加小蓟、白茅根、生地等。
案例患者黄某,男59岁,年8月12日因左侧腰部疼痛不适1年就诊。患者1年前开始经常出现左侧腰部疼痛,劳累后加重,夜间疼痛影响睡眠,夜尿频,大便溏,口渴喜热饮。B超示:左肾囊肿(80mm*60mm),诊见:面色暗黄有倦容,四肢温度偏凉,左侧腰部压痛明显,舌质暗,苔白腻,脉沉弦。辨证为肾阳不足,湿瘀互结。予以处方:
桂枝15g茯苓15g牡丹皮12g桃仁8g白芍15g肉桂6g(后下)制附子12g(先煎)巴戟天15g杜仲15g益智仁15g红参10g炒白术12g,补骨脂15g炙甘草10g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服用7天后尿频及便溏症状改善,原方桃仁加量为10g,加牛膝12g,坚持服用1月,疼痛消失,后改为桂枝茯苓丸丸剂,续服3月余,复查B超囊肿消失。
02肝囊肿肝囊肿和情志、饮食关系密切,由于长期情志不畅,而肝气郁滞而产生水饮内停,瘀血内阻,或痰瘀互结,或湿郁化热。肝气郁结者加柴胡、郁金、香附;胁肋疼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白芍;湿热重者加茵陈、藿香、车前子;脾气虚弱者加党参、白术、木香。
案例患者武某,女,62岁,2年前B超检查肝右叶可见3.6cm2.5cm无回声区,边界清楚。于年3月5日因右胁阵发性疼痛求诊,伴有大便次数增多,多不成形,平素易生气,易胃脘胀满,偶有反酸。刻诊:面色晦暗,右侧胁肋部有压痛,舌质暗,边胖,苔薄黄,脉沉弦。中医辨证,素体情志不畅,肝郁脾虚,脾失健运,则泄下;气机运行不畅,瘀阻肝络,则凝结成型。治疗宜化瘀散结,疏肝理气。方用桂枝茯苓丸合痛泄要方加减,用方:
桂枝15g炒白术20g茯苓15g赤芍12g白芍12g牡丹皮10g桃仁10g防风12g陈皮10g柴胡12g枳壳12g徐长卿12g,甘草6g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7剂服后,泄泻止,胁部疼痛明显减轻,按压时仍有不适,原方减防风、枳壳、白芍,加党参15g。
上方连续服用20余天,诸症除,嘱其继续服用桂枝茯苓丸丸剂以巩固疗效。后电话随访,复查B超,肝区囊肿消失。
桂枝茯苓丸和其他活血化瘀剂相比,化瘀而不伤正,更适合囊肿这种瘀滞日久而形成的疾病。不同部位的囊肿会影响相应部位的生理功能,也会压迫相应的局部组织产生不同的症状,可根据不同症状在桂枝茯苓丸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减变化。囊肿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常常兼有热证、虚证,应当细查是否有“舌色暗”、“局部疼痛”、“面色晦暗”等这些症状,瘀证重时可将白芍改为赤芍,或增加活血化瘀之药。
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连发五评重磅聚焦中医药
《伤寒论》的学术渊源
苏礼《伤寒论》的学术成就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简介
黄斌强
陕西西京中医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陕西省名中医教授
武医院原院长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老年学会中医专家委员会委员。发表学术论文63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6部。负责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从事中西结合专业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治疗内分泌与生殖泌尿系统方面独具匠心。
图源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