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灸疗法及脐灸粉脐灸罐简介
2021-3-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脐,中医名曰神阙。《经穴名的考察》云:“神是心灵生命力,阙是君主居城之门。为先天之命蒂,又为后天之气舍,介于中、下焦之间。脐为百枢总窍,五脏寒门,道家谓之下丹田,为人身之命蒂,为真息往来之路,坎离交会之乡。脐又是人体全息。人体全部信息都在脐上有对应之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脐部药灸机理脐灸疗法以脐给药,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经络传导,使药物充分发挥功效,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补虚泻实、平衡五脏六腑阴阳,使机体失衡的状态趋于平衡,从而使疾病逐渐消除。脐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较差,并且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渗透性较强,药物分子较易透过脐部皮肤角质层进入细胞间质,迅速弥漫入血达到全身。
脐灸养生功效脐灸养生法是对古代“帝王养生”、“脐疗理论”、“艾灸理论”和“砭石疗法”的现代传承和发展,它借助现代灸具,针对性的作用于相关养生穴位。
脐部药灸的主要功效1、健脾和胃,生清降浊
脐疗可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满、呕吐、泄泻等。
2、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脐疗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能促进代谢,缩减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
3、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药物温脐可以调理冲任,理气养血,固经安胎。临床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不孕及黄褐斑、面色萎暗等证。
4、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则不痛”。适用于肠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证。
5、敛汗固表,涩精补虚
脐疗能收敛人体的精、气、神、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调整体质,使气血调畅,营卫通利,帮助入睡。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带下、久泄、梦遗、滑精、惊悸、失眠等。
6、防病驻颜,养生延年
脐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是强壮保健的要穴。脐疗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有活化细胞、润肤驻颜、紧致肌肤的作用。具有补脾肾,益精气,抗老驻颜之功。用于虚劳诸疾,神经衰弱和预防保健,回春延年。
脐灸方类一:温中散功效:温阳散寒,健脾止泻
主治:脾胃虚寒导致的胃痛,胃胀、嗳气、腹泻、便秘等。
西医病名: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脐灸方类二:启阳散功效:疏肝调郁,补肾温阳。
主治:男科病,如阳痿、早泄、举而不坚、腰膝酸软、小便频数、小便不尽、不射精、不育症等。
西医病名: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功能性不射精、男性精子异常导致的不育等。
脐灸方类三:妇舒散功效:行气活血,温阳散寒
主治:痛经、月经不调、闭经、白带过多、不孕、乳房胀痛、妇科症瘕积聚等。
西医病名: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紊乱、闭经、盆腔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及排卵障碍、输软管不通导致的不孕等。
脐灸方类四:复泰散功效:补肝健脾、益气温阳
主治:四肢乏力、身体沉重、睡眠不安、精力不济、健忘头晕、性欲淡漠、纳呆腹泻等。
西医病名:亚健康
脐灸方类五:健脾散主调: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纳呆食积等。
脐灸方类六:调中散主调:小儿腹泻、便秘等。
脐灸方类七:抗敏散主调: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体质等。
脐灸方类八:止咳散主调:小儿咳嗽,肺炎、支气管炎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