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直肠肛管周围囊肿病人的护理

2018-4-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病人的护理

一、A1

1、直肠肛管疾病患者非手术治疗期间宜采用何种饮食

A、流质

B、少渣半流质

C、富含膳食纤维的普食

D、普食

E、禁食

2、关于肛门周围脓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肛周疼痛不明显

B、是慢性化脓性感染

C、常自行破溃,可形成低位肛瘘

D、在直肠肛管周围脓肿中较少见

E、多有高热、寒战、全身疲乏不适

3、肛裂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无痛性便血

B、肛门部下坠感

C、疼痛、便秘和出血

D、肛周流脓

E、黏液脓血便

4、肛裂常发生于肛管的

A、前正中位

B、后正中位

C、左侧

D、右前位

E、左后位

5、患者男性,70岁。较长时间大便干燥,近2周来,排便时疼痛伴出血,经检查,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溃疡,诊断为肛裂。采用坐浴等非手术治疗。

1、对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有重要意义的检查是

A、实验室检查

B、直肠指检

C、B超

D、诊断性穿刺

E、X线钡餐

2、该患者肛门坐浴的水温应为

A、23~26℃

B、33~36℃

C、43~46℃

D、53~56℃

E、63~66℃

6、患者男性,43岁,肛周肿痛4天,肛门左侧皮肤发红并伴疼痛,以坐时及排便时明显,2天前加剧并局部肿胀,无畏寒、发热。体检:胸膝位肛门11点处见局部肿胀,约2cm×2cm,有脓头,周围皮肤发红,波动感(+)。

1、考虑患者的病变部位是

A、肛门周围脓肿

B、坐骨肛管间隙

C、骨盆直肠间隙

D、直肠后间隙

E、直肠黏膜下

2、对该患者的处理方法首选

A、抗生素控制感染

B、局部理疗

C、口服缓泻剂减轻排便时的疼痛

D、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E、手术切开引流

3、该患者目前的主要护理诊断为

A、体温过高

B、疼痛

C、皮肤完整性受损

D、便秘

E、个人应对无效

4、引起该病的最常见原因是

A、外伤

B、肛周皮肤感染

C、肛腺感染

D、痔行药物注射治疗后

E、血栓性外痔剥离术后

7、患者男,70岁,较长时间大便干燥,近2周未,排便时疼痛伴出血,经检查,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溃疡,诊断为肛裂。采用坐浴等非手术治疗。

1、该病人作直肠肛管检查时最合适的体位是

A、蹲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膝胸位

E、截石位

2、该病人肛门坐浴的水温应为

A、20~26℃

B、30~36℃

C、43~46℃

D、50~56℃

E、60~66℃

3、上述病人的有关处理不妥的是

A、避免辛辣食物

B、多吃水果

C、服缓泻剂

D、采用肛门指检

E、外用消炎软膏

答案部分

一、A1

1、

C

直肠肛管疾病患者在非手术治疗期间应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吃粗粮,少饮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

C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直肠下段或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及脓肿形成。(排除B)临床表现:1.肛门周围脓肿①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常位于肛门周围皮下部,一般不大。(排除D)②主要症状是肛周持续性跳痛,受压或咳嗽时加重,行走不便,坐卧不安,全身感染症状不显。(排除A、E)③局部检查:肛旁皮肤有明显红肿,伴硬结和触痛,可有波动感,必要时可行穿刺证实。如不及时切开,常自行破溃,形成低位肛瘘。感染也可向上穿透肛周筋膜,扩散至坐骨直肠窝,早期有时误诊为血栓性外痔,但后者边界清楚,周围皮肤无炎性反应。故C是正确的。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故正确答案:C

3、

C

肛裂最主要症状是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部两次疼痛高峰。病人因怕疼痛而不敢排便,使原有便秘加重,此时排便疼痛更加剧烈,形成恶性循环。排便时肛裂加深,创面可有少量出血。

4、

B

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在肛管后方形成的肛尾韧带较坚硬,伸缩性差,而排便对肛管后壁承受的压力最大,因此肛裂常发生在肛管的后正中位。

二、A3/A4

1、

1、

B

直肠指检:对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有重要意义。病变位置表浅时可触及压痛性肿块,甚至波动感;深部脓肿则可有患侧深压痛,有时可扪及局部隆起。

2、

C

热水坐浴:指导病人用1:高锰酸钾溶液ml坐浴,温度为43~46℃,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2、

1、

A

由于患者的症状以局部表现为主,无全身感染症状。且体检发现病变部位表浅,故应是肛门周围脓肿。

2、

E

由于该患者的病变已局限形成脓肿,故应及时切开引流。

3、

B

根据病情,目前患者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或问题应是肛周疼痛。

4、

C

绝大多数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由肛窦炎、肛腺感染引起,也可继发于肛周的软组织感染、损伤、内痔、肛裂、药物注射等,是最常见的脓肿。肛腺开口于肛窦底部,由于肛窦呈袋状向上开口,可因粪便损伤或者嵌入继发感染而累及肛腺。肛腺形成脓肿后可蔓延至直肠肛管周围间隙,其间所含的疏松脂肪结缔组织使感染极易扩散,从而形成不同部位的脓肿。

3、

1、

B

直肠肛管检查时膝胸位最常用,适用于一般病人的短时间检查;左侧卧位适用于年老体弱或重病病人;截石位适用于肛门手术;蹲位适用于检查内痔、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等。本题中病人已70高龄,最好取左侧卧位。

2、

C

肛门坐浴的温度最好在43~46℃。温度过高容易烫伤病人,温度过低则不能起到治疗效果。

3、

D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的溃疡,由于肛门皮肤受体神经支配,对痛觉敏感,因此病人往往容易出现肛门部剧痛。对于已确诊的肛裂病人,一般不宜做肛门指诊和肛镜检查,以免引起疼痛。

送书活动

规则:后台回复“护考一本通”领取

中公护士资格考试活动火热进行中!备考一本通电子版资料免费送,错过再等一年,







































四川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诚信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w.com/zzbx/11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