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针灸治疗

2018-5-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经络学说是针灸治疗面部疾病的理论基础。它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不仅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同时对指导中医临床各科的诊断与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循行于面部的经络和面部疾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辨证论治

痤疮临床表现多样,证型错综复杂,治疗时首先要辨别患者的热、郁、痰。

(一)热

(1)血热此病所以好发于青春期,缘因青春之年,血热气盛,血热上壅,夹湿夹毒,壅于肌肤,而成此疾。临床上可见面红,粉刺较硬,舌红,口渴,尿赤,多见于黑头粉刺。

(2)湿热饮食辛辣刺激及膏梁厚味之品,酿生湿浊,或汗出见湿,湿郁化热而成。《素问·生气通天论》言:“汗出见湿,乃生痤。”

(3)风热面鼻属肺,肺经风热熏蒸,邪壅肌肤而成。《医宗金鉴》云:“肺风粉刺肺经热,面鼻疙瘩赤肿痛。《诸病源候论·面疮候》云:“面疮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头如米大,亦如谷大,色白者是也。”即说明了此病理。

(二)郁

(1)毒郁为湿毒郁滞,不能外宣,郁而化热,热盛肉腐,有化脓之势,临床上可见痤疮成脓疮,连接成片,多见于脓疤性痤疮。

(2)血痕痤疮日久不消,影响气血运行,疲血阻滞。临床上可见痤疮坚硬疼痛,无头顶,多见于结节性痤疮。

(三)痰

脾胃失调,运化失健,酿生湿浊,湿聚成痰,凝滞肌肤而成。临床上多见于结节性痤疮或囊肿性痤疮,疼痛不甚,舌苔白腻。据形态辨证,认为痤疮中丘疹性痤疮多与“热毒”有关,脓疤性痤疮多与“湿热”有关,结节性、囊肿性痤疮多与“痕”有关。

证型与治疗

肺经风热型

症候:主要表现颜面细小红色丘疹、黑头粉刺、白头粉刺,以额头多见,有的伴有瘙痒感,鼻翼两旁皮肤发红、油腻、脱屑,兼见口干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滑。病程较短,单纯痤疮或伴有脂溢性皮炎,炎症较明显。

治则:宣肺清热为主。

基本处方:合谷、曲池、肺俞、膈前。随症加减:热盛者加大椎、鱼际;大便黏滞者加天枢、三阴交。

方义:合谷、曲池为疏风清热常用穴,用以清泻阳明之热;肺俞、膈俞用于清解肺风肺热;大椎、鱼际清热泻热功力强;天枢泻热通便;三阴交滋阴以调和阴阳。

操作:进针得气后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分钟,肺俞、膈俞可点刺出血。

配合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

方药:枇杷叶12g,黄苓9g,桑白皮12g,侧柏叶12g,菊花9g,桑叶9g,金银花12g,生甘草6g。如丘疹质硬难消者加天冬12g,象贝母9g,玄参12g;如面部痒甚者加白藜12g。

胃肠湿热型

症候:主要表现为颜面、胸背较大的红色丘疹,有的呈结节、脓疱,痒甚。常伴身困,纳食欠佳,口干,便秘,尿赤,白带多,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数或滑数。病程可长可短,常伴有胃肠功能紊乱。

治则:清热利湿通腑为主。基本处方:阳白、四白、曲池、合谷、内庭。随症配穴:食欲亢进加中脘、天枢,口臭加劳宫。

方义:合谷、曲池为疏风清热常用穴,用以清泻阳明之热;阳明多气多血,又其经脉上走于面,故配内庭清泻阳明经气。四白、阳白疏通局部气血,使肌肤排泄功能得以调畅。

操作:上穴均用泻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

配合中药:黄连解毒汤加减

方药:黄芩9g,黄连6g,苦参12g,山栀9g,土茯苓15g,全瓜菱18g,白花蛇舌草15g,鹿含草15g,生川军(后下)9g,生甘草6g。如脓疱较多者,加重清热解毒药的剂量,并加用蒲公英15g,金银花15g,野菊花9g。皮脂溢出较多者加生苡仁30g,生白术15g,伴月经不调者加当归10g,益母草20g,伴囊肿结节较重者加夏枯草20g.

肝经郁热

症候:多见于脓疱性痤疮或月经前痤疮。皮疹多发于面颊两侧,以炎性脓疙、丘疹为主,并兼见心烦易怒、乳房胀满不舒、胸闷暖气、纳食减少、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则:疏肝解毒。基本处方:太冲、合谷、血海、曲池、三阴交。

随症加减:食少纳呆加中院、大肠俞;便秘口干加天枢。

方义:太冲通导厥阴经气、泻火疏肝,合谷调阳明经气、疏散风热,四穴相配名曰“开四关”,以疏散一身热邪;血海用以治疗血热、血淤,配合曲池为皮肤病经验穴;三阴交为肾、肝、脾三经交会穴,可滋阴以降火。

操作:三阴交用补法,其余均用泻法。

配合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方药:炒丹皮、炒栀子、黄苓、山楂、苏梗各60g,当归、生地黄、茯苓、白术各10g,白花蛇舌草、茵陈、蒲公英各12g.

痰热淤结

症候:主要表现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颜面、胸背较多的结节、囊肿,或遗留瘢痕、色

治则:以滋养肝肾、调摄冲任为主。

基本处方:血海、地机、太溪、太冲、三阴交。

随症加减:食少纳呆加中院、大肠俞;便秘口干加天枢。

方义:地机为脾经都穴配合血海治疗女子冲任不调;太冲滋阴泻火;太溪、三阴交用以滋补肝肾阴。

操作:血海、地机平补平泻,太冲泻法,太溪、三阴交施用补法。

配合中药:二至丸加减

方药:女贞子12g,早莲草12g,生地黄18g,玄参12g,仙茅9g,仙灵脾12g,当归12g,丹参15g,生甘草6g,有胸胁胀满者,加柴胡9g,郁金9g,香附9g;如痛经明显加命翻12g,木香9g;丘疹色白者加羌活3g,生苡仁15g,茯苓10g;丘疹色红者加赤芍、牡丹皮、丹参各10g;有脓者加败酱草5g;有色素沉着者加生甘草3g,白芷10g。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
怎么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w.com/zzbx/11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