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男孩心梗去世,医生道明原因,父母失

2019-8-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未来有所成就,衣食无忧,毕竟谁不是望子成龙呢?

所以很多孩子从小就会被加以期望,身上也承担了很多压力,父母却都没想过他们还是个孩子。

前段时间,一名岁医院救治。经诊断他患上了心梗。虽然医生竭尽全力救治,可还是没能挽回这条年幼的生命。

医院失声痛哭,一个满怀希望的家庭就这样陷入了无尽的悲伤之中。

不过在我们的印象里心梗这种疾病一般都是成年人甚至是老年人才会患上的。心梗是冠心病的一种,排除先天性病症,它多发于中老年人,有极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那么为什么年仅岁的孩子就患上了心梗呢?

小杨(化名)从小就很聪明,父母为此也是津津乐道。为了不让孩子成为下一个“伤仲永”,妈妈在他五岁时就带着他参加各种辅导班和特长班。

别的孩子都在嬉戏玩闹的时候,他却坐在钢琴前一遍一遍的练习熟悉的曲子,童年对于小杨来说成了奢望。

每次考试他都要力争第一名,如果没有考好就要被严厉的妈妈责备,一个岁的孩子承担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很多东西。

但是每次妈妈都会拿其他人来对比,这样小杨更加不敢有要求,累了也不敢有怨言。

事发前两天,小杨和妈妈说自己胸口痛,可不可以休息一会,可是妈妈以为他只是单纯的想偷懒,就没有理会。

谁知不久以后就发生了这样的悲剧。尽管小杨已经离开了人世,可父母还是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患上心梗。

医生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孩子长时间学习,休息不好而且还有长期处于紧张和较大压力的状态,这样的情况很容易让孩子焦虑,使他的身体长期处于应激反应中,从而引发了人体心脏疾病的发生。

听到这小杨的父母后悔不已,只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我们总说成年人的生活不容易,可是却没想过孩子的世界也是如此。

“我太累了,想睡一会。”

可能你听到这句话时会觉得是一位生活不易的中年人说的,可是它却出自一位年仅八岁的男孩口中。

当时他正躺在ICU的病床上接受抢救,说完这句话他就再也没能醒过来。

当时他的多处器官已经衰竭并且昏迷不醒,尽管医生竭力抢救,也只是让他清醒了几分钟,说完了这几个字以后,就撒手人寰。

医生说本来是有希望抢救回来的,可是孩子他自己却没有一丝求生的欲望,也就是说他放弃了自己。

年仅八岁,为什么就有了如此可怕的想法了呢?

原来这个孩子的妈妈很要强,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让他拼命的学习,希望他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孩子只能默默的接受,不能说不能言,被巨大的压力压的喘不过来气。

很多父母都在埋怨熬夜陪孩子做作业的心力交瘁,却没有想过孩子又何曾轻松过呢?

童年本该是美好和欢声笑语,而他们却只有无尽的补习班和题目作业。这样的童年毫无幸福可言。

不是孩子不想活下去,而是不想再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

如今,儿童自杀率已经越来越高,每年都有很多的孩子死于自杀。

一项在上海展开的调查显示:

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这种想法的也有5.23%,更有5.85%的孩子计划过自杀,还有.7%的孩子自杀未遂。

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是4岁(22.7%),岁和3岁(3.6%)。而且在自杀者的性别分布中,女孩子远远超过男孩:女孩(72.7%),男孩仅有(23.7%)。

全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6%~32.0%。

高校约有20%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其中5%属于一般心理问题,需要学校、亲友进行疏导;3.5%有心理障碍,出现失眠、消瘦等症状;.5%有精神病,失去自制能力,分不清现实和幻觉。

(以上来源于“北医儿童发展中心”)

这样的数据不禁令人后怕,我们的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不快乐。而且在儿童自杀的原因中牢牢占据第一位的是学习压力过重。

望子成龙不是错,可是在他们该玩闹的年纪却只有无尽的学习,怎么能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呢?

虽说社会竞争压力大,家长也不愿意压迫孩子,可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对待孩子一定要张弛有度,一根弦绷得太紧只会断掉。

成绩优异的孩子确实让父母满意,但是他们也必须付出同龄人更多的努力,要承担更多的压力。

所以不要让重负成了毁掉孩子的“杀手”,成绩不是评判孩子的全部,无论他们是否优异,都要给予关怀和鼓励。









































白癜风公益亲诊
贵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w.com/zzbx/131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