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普医成功开展关节镜下行坐骨结节囊

2021-7-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鍖椾含鎬庢牱娌荤枟鐧界櫆椋?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近日,医院骨科团队接诊一位63岁男性患者,因“发现左侧臀部包块20天”就诊,经门诊检查提示左侧坐骨结节囊肿。

在传统医疗技术中,坐骨结节囊肿的切除往往需要大切口,术后还担心切口美观、生活质量、切口感染等等问题,自从引进关节镜技术,普医不断在自身领域寻求突破。医院(青岛)运动医学科孙伟主治医师的帮助下,骨科团队为患者成功开展了一项新技术——关节镜下行坐骨结节囊肿切除术。

术后,切口减小了,解决了美观问题,也消除了患者因为大切口而影响生活质量的担忧。

患者术前局部彩超检查结果提示左侧坐骨结节囊肿。↑↑

术中体位,左侧臀部术区标记。↑↑

术中关节镜下见囊肿内滑膜水肿增生。↑↑

术后切口(放置引流管)。↑↑

科普延伸:

人体臀部的骨骼由盆骨构成,其中坐骨构成盆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坐骨可分为上下两个分支,在分支骨汇合处有向后下凸起的粗隆,即坐骨结节,当人采取坐位姿势时,坐骨恰好与凳面接触。

在坐骨结节的顶端长有滑囊,滑囊能分泌液体,以减少组织间的摩擦与受压,是坐骨的保护性装置。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感到有什么不适。然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激素水平逐渐降低,皮下脂肪慢慢减少,肌肉及韧带渐趋萎缩,滑囊也随之发生了退行性改变,液体分泌减少。加上有的老年人体质本来就比较消瘦,又长时间伏案工作或盘腿久坐,容易使坐骨结节与坐凳“硬碰硬”,长期不合理的摩擦、挤压、负重、创伤,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创伤性滑囊炎的发生,而这种滑囊炎大多发生在一侧坐骨上,这可能与受力的不平衡有关。

滑囊炎发生之后,囊内充血、肿胀、浆液性渗出物增多,迁延日久积液就会变得粘稠、混浊、纤维素沉着而发生粘连。这时,滑囊壁增厚、滑膜表面粗糙,最后形成了囊肿。

老年人预防坐骨结节性囊肿,应注意以下几点:

1.改善坐具。平时如果习惯于坐木椅、硬板凳者,可改坐藤椅或沙发,也可在硬质坐具上放置较厚的海绵垫、布垫,能够减轻硬质坐具对坐骨结节的摩擦与对抗力。

2.讲究坐姿。要改变不良的坐姿习惯,例如坐时不要翘起二郎腿或者长时间盘腿而坐,尽量使两侧坐骨结节均衡承受上身体重,避免无意识地厚此薄彼而引起病变。

3.静中有动。平时不要长时间坐着不动,每次坐半小时至1小时后站起来伸伸腰、弯弯腿,活动一下筋骨,并用手轻轻按摩坐骨结节部位3~5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新陈代谢。

患有坐骨结节囊肿的老年人,轻者不必治疗,任其自然,重者疼痛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行走时,医院骨科诊治,手术切除病变的滑囊,以彻底去除病根。

来源:骨科通讯员:赵林编审:贾正鹏总编:刘祥万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w.com/byjj/15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