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见证六枝ldquo
2021-3-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序
“战贫”是一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决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同步奔小康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场不甘于贫、齐心协力推动发展的新时代注解。
在这场战役里,每个人都没有置身事外,每个单位都全力以赴。就拿保护一方平安的六枝特区公安局来说,也和其他单位一样,尽其力、献其策,为地方“战贫”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其中,该局20余名干警,相继分赴一线“战场”,和群众“战”在一起。
站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国家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至今,来路上的发展巨变,铭刻在一代“战贫者”的心里,是一份难忘的记忆。
今天,让我们跟随镜头,笔触于公安系统,以“讲述”与“整理”结合的方式,记录下六枝“警界”扶贫的那些事儿,为擘画未来留下深刻的印记,为迎接新时代的到来,献上一份“初心”之礼。
我叫苏兴红,今年38岁,系六枝特区公安局派驻落别乡川硐村第一书记。
“产业兴旺、乡村渐美......”。这些在“战贫者”心里,都是一件件倍具“成就感”的幸福事儿。
苏兴红驻村的落别乡川硐村村容村貌
脱贫攻坚这些年,川硐村从原来的“煤矿村寨”成功转型为“农业村寨”,已然迎来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子。
在这里,川硐人乘着党和国家系列扶贫政策这趟“快车”,在转型升级中,把“增收致富”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群众的生活愿景。
“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相辅相成,且为群众奔向全面同步小康筑起了一道道厚实的发展“屏障”。
年3月15日,我作为陇脚派出所教导员,与六枝特区公安局的其他同事一道,怀着“战贫”之信心和决心,分赴到各自的驻村工作点,在川硐村开启了我的驻村生涯。
苏兴红在整理建档立卡户信息
新岗位亦是新环境。初到川硐村,我的第一印象是——这里峰峦叠嶂,绿意盎然,整个村都隐现在植被茂密的大山深处。
后据了解,川硐村森林覆盖率达61.8%。这一生态资源环境,为致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更为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驻村初期,走进村寨便是一条泥浆遍地的水泥路穿村而过。
入户走访,一幅人居环境“脏、乱、差”同存的奋斗场上,已有“战贫者”和群众在这里忙碌着。
“如今,正是由于国家的扶贫政策好、力度大,不断派人前来驻村帮扶咱们,我们老百姓对追求幸福日子有十足的信心!干事创业才有了无限的激情。”听川硐村干部介绍我的到来,不少村民群众喜上眉梢,并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苏兴红(右)在了解川硐村蜜蜂养殖产业
当时,面对群众“不甘于贫”的美好生活愿景,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因为,我知道开展扶贫帮扶,需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群众落后的生产生活现状,要让他们有稳定的就业、有增收,才能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才能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步入小康时代。
有所思才有所悟,有所悟才有所措,有所措才有所执,有所执才有所果。“责任”于“肩”,“战贫者”勇往直前。
来到川硐村,我通过近三天时间的夜以继日,分别与硐川村村支两委促膝相谈,从而了解到该村的村情发展实际,并在商讨中提出了工作举措。
是的,“脱贫”是党中央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是每个党员干部肩负的历史使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与川硐村支两委干部及其他单位派驻川硐村的驻村工作队一道,严格按照处理好“国家治理”和“村民自治”的关系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国家的规划、引导、帮扶作用,对症下药,使相关工作得到有条不紊地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年,川硐村党支部被六枝特区评为优秀党支部。
事实上,年,川硐村支“两委”老龄化严重,缺乏懂电脑的工作人员,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我驻村以后,主动向村委提出让自己兼任村文书一职,对“人员分工、规范档案”等工作进行明确和完善,此举彻底改变了该村之前因工作资料收集不规范而导致工作成果流失的旧象。
川硐村三组村民邹志国家脱贫前的房屋图景
川硐村三组村民邹志国家脱贫后的房屋图景
近年来,我共收集整理农户个人信息条,纠错农户错误信息余条,带领村委干部完成全村户人的精准扶贫档案。
同时,我还培养出了2名村文书后备干部,他们现已能独立处理工作事务。
了解民情、民意,是解群众之困的关键。从驻村至今,我就把走访群众作为开展好工作的重要抓手。期间,我鼓励群众讲真话、讲实话,详细记录村民反映的每一个问题,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对于群众理解有偏差的问题,我就极力作出解释,直到他们全部理解为止。
驻村以来,我先后走访群众余户,帮助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余件。
例如:在前往村民郭国秀家开展走访时,我了解到她因头部肿瘤医疗费用巨大,为其争取了医疗救助、医疗扶助和低保;在对村民王光祥家的走访中,了解到其儿子患先天性胆管囊肿,自付医疗费用高达余元,家庭负担巨大,为该户争取医疗保障余元,并带头捐款元,发动村委10名工作人员给该户捐款元。
“苏书记是个好人,为我们群众办了不少好事、实事!”每当群众说这样的话时,我都会觉得自己的工作获得群众认可,是一件幸福的事,驻村工作累并快乐着。
此外,我还与川硐村委齐心协力,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年,川硐村30户以上自然村寨实现了硬化路覆盖率%,完成入户路硬化.65米、庭院硬化平米、全村安全用水%覆盖率、开展老旧房整治户。这些举措的实施,有效解决了群众住房不安全、透风漏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入户走访的苏兴红(中)正在与村民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
针对卫生环境,我与川硐村委干部商量决定,提出了“盯党员、盯干部、盯群众、盯保洁员、盯低保户”的“五盯”工作方法,并将责任给予细化和落实。经过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彻底改变了川硐村年以前道路泥泞、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脏乱差现象。
目前,川硐村已实现相对规模的刺梨、茶叶、核桃、养猪等四个主导产业,其中:刺梨1亩、茶叶亩、生猪养殖0头,核桃亩。这些产业对农户均有不同程度的带动。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近年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川硐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年的元提升到年的元。
发展中,变化里,我看到的是村民群众思想的转变和干事创业的激情,更是乡村精气神的提振。
然而,驻村帮扶这些年来,“扶上马,再送一程”“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些鼓舞人心的话,一直烙在我的心里,浮现在脑海里。
了解民情民意,苏兴红在路上
下一步,我将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在开展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全面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建立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精准掌握和把控建档立卡贫困户外出务工及他们生产生活情况。进一步立足川硐村现有的村情实际,把产业促脱贫、促就业、促增收相关工作做好,让这里的群众从“脱贫路”向着“幸福路”持续迈进。
作为一名身处“战贫”一线的普通民警,我将在扶贫中谨记忠诚,在奋斗里彰显服务。
“战贫”于我,践行“初心”,我一直在路上。
特别鸣谢文章来源:多彩贵州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