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茯苓,国医大师的珍贵临证经验

2021-6-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青春痘防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

茯苓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肾经。功用为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临床炮制方法有生用和制用(朱茯苓)等。量之于效,如日与晷,关系殊密。

本文对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现代医家临床运用茯苓的用量及配伍经验进行了总结,同时对茯苓的经方用量策略及炮制与用量进行了汇总,进而为茯苓临床合理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0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古代医家常用茯苓配伍不同中药治疗蓄水证、水热互结证、脾虚湿盛证等,不同朝代剂量换算也不同,如东汉1两约13.8g、宋金元1两约41.4g、明1两约37g、清1两约37.3g。如五苓散(东汉《伤寒论》)中茯苓(十八铢约10.4g)、猪苓汤中茯苓(一两约13.8g)配伍泽泻、猪苓,治疗小便不利、身热口渴;参苓白术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茯苓(二斤约82.8g;每服约0.53g)配伍山药、白扁豆等,治疗(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w.com/hlbk/15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