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2014-6-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急性心包炎是最常见的心包疾病,是心包膜赃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以同时并存心肌炎和心内膜炎,也可以是唯一的心脏柏变。常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也可由邻近组织如胸膜、心肌、纵隔、淋巴结炎病变的蔓延或损伤所致。临床表现为胸痛、心包摩擦音及心电图上特异的ST-T改变为三大特征。针对原发疾病及时的正确的诊断和积极治疗,预防产生严重并发症而导致病残及死亡。
1 临床资料
收集急性心包炎病例26例,男性15,女性1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6岁,有心包摩擦音12例,肺部干湿啰音8例,胸痛23例,呼吸困难16例,胸闷19例,心悸15例。
2 临床特点
2.1症状 心前区疼痛往往是急性心包炎的最主要症状,主要见于炎症变化的纤维蛋白渗出阶段。疼痛性质为锐痛或压榨样痛,与呼吸运动有关,常于体位改变、深呼吸、咳嗽、吞咽、卧位尤其当抬腿或左侧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倾位时减轻。
2.2诊断
病人出现心前区痛、呼吸困难、心界扩大、心率增快、脉搏细弱、奇脉、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血压下降等;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放射性核素、磁共振显像、心包穿刺检查等有确立急性诊断价值。听到心包摩擦音可以肯定明确心包炎的存在。但心包摩擦音持续时间短暂易变,需经常仔细反复听诊,才能及时发现。如有心包液性质对病因诊断极为重要,脱落细胞学及心包活检对诊断提供依据。
1 2 下一页
百癣夏塔热片痘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