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神经鞘囊肿
2020-9-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男性患者,57岁,左小腿外侧及左足踇趾背疼痛、麻木4个月,加重并出现下肢无力2月。自诉曾按“痛风性关节炎”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服药后疼痛消失,麻木及无力症状未改善。查体见左小腿前外侧及后外侧触觉较对侧明显减低、针刺觉正常,左踝关节背伸及左侧脚趾背伸无力(肌力0级)。
既往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及脑血管病史,否认外伤史。
腰椎MRI:L1-2、L4-5、L5-S1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
为明确诊断收住我院骨科。
超声所见:左侧腓总神经局部增粗,形态不规则,回声略减低、结构欠清晰,其旁可见长条形无回声,与神经分界不清,无回声延续至腓深神经近心端,神经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无回声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见下图及小视频)。
超声诊断:腓神经旁囊肿并局部神经增粗。
左膝关节MRI:腓骨外后方可见一囊性条带状长T1,长T2信号灶,PDWI压脂呈高信号,其内可见腓总神经穿行。
术中所见:腓总神经中段明显变粗,其前内侧可见一长条形肿块,延续至腓深神经后外侧,呈囊性,壁较薄。切开腓神经外膜,见肿块与神经黏连严重,分离过程中囊肿壁部分破裂,少量果冻样液体流出,术后分离的囊肿壁送病理。
病理诊断:未见上皮被覆的纤维结缔组织囊壁。
神经鞘囊肿是源于神经外膜的非肿瘤性良性病变,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解剖变异或外伤有关,常见于膝部大神经干。文献报道此类囊肿可有“有蒂”和“无蒂”之分,本例超声表现未见明确囊蒂,术中亦未见。囊肿压迫神经使神经纤维变性、轴索损伤,患者常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如神经分布区域运动减弱、感觉异常和下肢近端疼痛,且疼痛往往先于运动和感觉异常出现,本例的临床表现符合腓神经卡压损伤的神经功能障碍,比较典型。
神经鞘囊肿超声一般表现为神经旁无回声或低无回声,多数边界较清晰,沿神经长轴分布并与神经关系密切,内部无血流信号,局部神经回声减低,结构欠清,近端神经增粗,神经血流信号可有增多。
超声诊断此类疾病,除了比较典型的超声表现之外同时也要重视患者的临床表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