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持续胸痛,却是致命夹层回顾病史恍然大悟
2023-1-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6次
原创魏小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收录于合集#心内病例15个#临床心经验50个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抱了颗“炸弹”跑了好多天,都是年轻惹的祸
事情发生在几年前了,现在回想还是心有余悸,庆幸自己命好,要不然
当时我还是一个初入职没两年的新手,值白班。
初步诊断:冠心病?
叮铃铃、叮铃铃
护士小姐姐说,小魏,门诊给你收了个“冠心病”病人,在走廊床(病房没床了)。
我顺手抓起桌上的听诊器,慢悠悠的走到护士站,瞅了一眼住院证,上明写着:,女,55岁,初步诊断:冠心病?我心里想,这不常见病了,然后去患者身边了。
问病史的时候患者无任何不适,平静地诉说了病史:2小时前与爱人争吵时出现胸部憋闷、疼痛,伴剑突下胀满感,一过性颈部疼痛,视力一过性模糊,有重影,无黑矇、天旋地转感,无咳嗽、咳痰、晕厥、烦躁、心悸、发热、咯血,无恶心、呕吐,自行含化“速效救心丸”数粒后,四五分钟缓解,后无明显不适,为进一步诊疗来院。
既往患有“高血压”10年余,最高血压/mmHg,现口服左旋氨氯地平2.5mgqd;培哚普利叔丁胺片8mgqd,自述血压控制可,在/80mmHg左右;间断有上腹部饱胀感。
门诊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43次/分),T波异常。
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我心里琢磨,55岁,有高血压病史、情绪激动、心前区不适,冠心病应该没错了,和门诊初步诊断也一致。先急查了心肌酶、肌钙蛋白,都没问题,复查心电图也变化不大,心率倒比门诊做的稍快了点,此时血压/62mmHg,排除了心肌梗死,和患者沟通后建议做个冠脉造影明确一下诊断,心率慢也不能排除是冠脉的问题,患者也同意了,当时顺手把知情同意书给签了,申请了手术,还给了双抗等药物,就轻松下班了。
疑似呼吸道感染?
第二天查房,患者说心脏没啥不舒服,就是可能夜里受凉了,有点发烧,37.5℃,嗓子眼干,我心想,完了,有发热,造影赶紧取消吧,电话通知了主任。
患者的检查倒也很快做了,毕竟之前预术嘛!
图1入院时CT
CT报告:1.脑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2.扫及右侧椎动脉颅内段硬化改变;3.右上肺尖后段磨玻璃结节,建议6-12个月内复查;4.左上肺下舌段及右下肺脊柱旁慢性炎性改变,建议必要时复查;5.双肺下叶及右肺中叶通气灌注不均;6.冠脉钙化。
心脏彩超:升主动脉稍增宽,左心房偏大41mm,射血分数(EF)60%,心包有少量积液。其他部位的彩超更是没啥特殊,无非有点动脉粥样硬化。
血象倒是的确高了点: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1%;中性粒细胞数7.31X/L。脑利钠肽.5pg/ml(0-pg/ml);血钾3.38mmol/L;复查心肌酶、肌钙蛋白仍不高,D-二聚体倒是稍高一点。
这是上呼吸道感染了吧,稍微低钾,给点清热解毒的口服液啥的,如果不行再给点抗生素吧!过几天再造影。
接下的每天,患者都重复一句话,“嗓子眼干的很,像放了片铁树叶一样!”不出所料,低热。无奈,上抗生素吧!
抗生素给了1周,患者前后住院将近10天了,可患者还是低热,每天都是37-38.5℃之间,咳嗽很少,无痰,血压波动在-/80-90mmHg之间。
复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依旧偏高,C-反应蛋白.4(0.-8.2),降钙素原(PCT)0.(-);流感病毒(-);
奇怪了,难不成是什么罕见病毒?与患者沟通复查个肺部CT看看吧!
竟是主动脉夹层!
那天我不值班,患者复查完CT已是下午,值班的老陈接到CT室的“这个患者怀疑夹层,建议查主动脉CTA。”
挂完电话,值班的老陈骂了句:“扯淡吧,患者都没说疼,没症状,咋还夹层了?”然后给我打了电话,保险起见,他带患者去做CTA了。
图2复查肺部CT
此刻在家休息的我,心扑通扑通跳到嗓子眼,换好衣服,一直看着电话,手心全是汗。
小魏,快来,你这个患者真是夹层,升主动脉开始撕到了腹主动脉。我起身下楼,医院跑,提心吊胆地给主任汇报。
图3、4全主动脉CTA
看着回传的影像:主动脉全程稍扩张,升主动脉处可见一破裂口,主动脉呈双腔样改变,向上累及升主动脉起始端,向下延至腹主动脉末端;真腔较假腔小,所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起源于真腔,未见明显受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右肾动脉起源于真腔;左肾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起源于假腔,左肾强化程度较对侧减低;扫及前降支走行区见弧形钙质斑块影,降主动脉中远段及双侧髂总动脉近段见多发钙质斑块影;心包腔内见大量积液影。
我拍了拍胸口,“还好没破!”安慰自己。
经过主任和各位大夫一番沟通,医院的心外科手术治疗。
据说这位患者转院后立即行手术治疗,命算是保住了,忐忑了好多天,我才松了一口气!
我回头仔细看了看这位患者的病史及检查结果,恍然大悟:
1、患者来院前有一过性疼痛,视力一过性模糊,有重影,这不就是夹层累及升主动脉撕裂的症状。
2、就算患者入院时肺CT未见明显异常,但是彩超提示:升主动脉稍增宽,心包有积液。
3、患者D-二聚体升高了(我居然没意识到)。
4、患者持续低热,这不是吸收热嘛。
真是太年轻,经验不足,我抱着颗“炸弹”跑了那么多天(还是不定时炸弹),却浑然不知!
此去经年,我对这个病例还“念念不忘”,主动脉夹层真的是什么症状都可能出现,小心使得万年船啊!
本文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魏小云
本文审核:赵洁慧
责任编辑:彭建萍章丽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