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心肌重构的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2018-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线药物,与被称为心衰治疗「基石」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使用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心衰治疗进展。然而由于β受体阻滞剂可增加气道阻力,引起支气管痉挛,临床上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道症状(咳嗽、呼吸困难等)加重。那么,患者该如何使用β受体阻滞剂呢?
追根溯源,我们首先要搞清楚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及其使用禁忌。β受体分布于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其受体分为3种类型,即β1受体、β2受体和β3受体。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受体激动引起心率增快和心肌收缩力增加;β2受体存在于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受体激动引起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等;β3受体主要分布于脂肪细胞上,受体激动引起脂肪分解。
β受体阻滞剂可分为3类:①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同时阻断β1和β2受体,如普萘洛尔;②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β2受体影响很小或几乎无影响,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③α1受体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
β受体阻滞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主要来自于阻断β1受体,通过有效拮抗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相应的神经体液因子,在心血管疾病的恶性循环链中起到重要阻断作用,从而延缓甚至逆转心肌重构,发挥改善内源性心肌功能的「生物学效应」。而当β2受体被阻断时,则可诱发支气管痉挛,导致严重的呼吸系统急症。
第二版《药理学》中阐明,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支气管哮喘患者。而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的禁忌证包括:心源性休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不稳定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肺水肿、低灌注或低血压)等,伴有坏疽危险的严重外周血管疾病。
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用于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的治疗,可改善心功能状态,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可降低远期死亡率,但仍应因人而异,实现个体化治疗。
新一代心衰管理标志物ST2可指导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医院Januzzi团队报道,ST2浓度低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获益明显超过ST2浓度更高的患者,并且剂量越大获益越大。如果患者ST2浓度高仅使用低剂量ST2,其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接近于低浓度ST2高剂量BB组的六倍。
参考资料
1.付晓幸.改善心肌重构vs增加气道阻力,β受体阻滞剂怎么用
2.GagginHK,MotiwalaS,BhardwajA,etal.SolubleconcentrationsoftheinterleukinreceptorfamilymemberST2andβ-blockertherapyinchronicheartfailure.CircHeartFail,,6(6):-.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