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手术后40小时内出院再次刷新术
2018-10-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声明:本文中影像学资料及照片已征求患者本人意见,同意使用并发布。其他个人及单位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我院胸外科辛华主任、王振兴主治医师医疗组与麻醉科李凯副主任、张伟医生医疗组再次合作完成1例无管化(Tubeless无气管插管、胸管、尿管)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下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物切除术。术中麻醉平稳,术程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并于术后40小时内顺利出院,再次刷新了我院该类手术后最短住院时间记录。这标志着我院对该类疾病的诊治日趋常规化、标准化、流程化,正朝着“日间手术”的方向迈进。
近日家住德惠市67岁的孙大爷因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医院,医生为其开具了胸部CT检查,结果发现在孙大爷的前纵隔心脏前方有一个大小约5.0cm*4.2cm*4.2cm肿瘤(箭头所示)。
医生建议孙大医院进行微创手术,并向孙大爷推荐了治疗感冒的药物。经过药物的治疗孙大爷咳嗽、咳痰的症状好转了,但是胸腔里的肿瘤怎么办?孙大爷和全家人都犯了难。几经打听和网上搜寻,孙大爷一家慕名找到了省内知名胸外科专家——我院胸外科主任辛华教授。
因为与辛华主任素未谋面又无熟人介绍,就诊之前孙大爷一家担心辛主任是否会收其入院,会不会为其实施手术,手术费用会不会很高,手术后会不会恢复不好,术后会不会复发……,平时不喜言谈,朴实诚恳的庄稼汉孙大爷也变得更加少言寡语。就诊时拥有多年临床经验的辛华主任发现了孙大爷一家的顾虑,经过阅片、问诊初步判断孙大爷胸腔内的肿瘤是“心包囊肿”,并将自己的判断以及此类疾病相关知识向孙大爷一家进行了耐心讲解,辛华主任告诉孙大爷“心包囊肿是一种良性肿瘤,经过治疗术后几乎不会复发,可采取胸腔镜下微创切除的方式手术,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胸手术”。经过辛主任的讲解孙大爷一家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一半,并办理了入院手续。
经过系统的入院相关检查,发现孙大爷的各项身体指标均良好,没有发现手术禁忌。术前辛华主任、王振兴主治医师及麻醉科李凯副主任、张伟医生对孙大爷的病情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和充分准备,决定对孙大爷实施无管化(Tubeless)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并将手术方案及术中、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向孙大爷一家进行了讲解,在取得同意后手术于年7月17日下午如期进行,术中将孙大爷心脏前方的肿瘤完整切除,手术经过正如术前的设计一样,进展十分顺利,麻醉效果良好。整个手术过程中未进行气管插管、未留置尿管及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的病理结果也正如辛华主任术前的判断一样,为心包囊肿。
手结束后孙大爷很快就恢复清醒,术后孙大爷自己穿上病号服,起身离开手术床,并表示切口处未感觉到疼痛,身体其他方面与术前相比也没有明显异常。当告知孙大爷手术已经结束,肿瘤已被完整切除后孙大爷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
手术切口只有短短的3.5cm。
术后孙大爷自己起身下手术床,穿上病号服,自己安装术前取下的义齿。
术后孙大爷与胸外科医生及麻醉师合影
(左一,杜瑞医生;左二,王振兴主治医生;左三,孙大爷;左四,张伟麻醉医生)
术后孙大爷被送回到胸外科监护病房,经过观察孙大爷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2个小时孙大爷就可以自己下床去卫生间进行排尿。当家人们看到孙大爷术后仅2个小时就可以下床排尿,且身体及精神状态较术前并无差异,家人也感到十分震惊,他们表示“以前也听说过胸外科手术,患者都要插导尿管和胸腔引流管,术后还要在监护观察至少6个小时。像孙大爷这样什么管子也不插,术后2个小时就能自己下床排尿,而且手术伤口一点也不疼的真是第一次见到“。家属们还表示“医院,老爷子的手术才这顺利,真的非常感谢胸外科的医生、护士以及麻醉科的医生。”
术后第1天医生们为孙大爷安排了胸部正位片,胸腔彩超、血项等检查,结果完全正常。查房时辛华主任告诉孙大爷一家“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各项临床指标正常,可以出院了。”家人们十分高兴,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毕竟昨天才刚刚做完手术。家人们要求再住院观察一天。年7月19日上午(术后第2天),孙大爷感觉良好,安心的办理了出院手续,再次表达了对胸外科医生、护士的医院。从手术结束到出院只有短短的40小时。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小编觉得在医疗上这句话应该改成“铁打的病房流水的患者”。孙大爷诊疗经历只是胸外科众多手术案例中的一例。先进的治疗理念,良好的手术技术和经验需要更广泛的推广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无管化(Tubeless无气管插管、胸管、尿管)胸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麻醉简单快捷,避免了双腔气管插管对声门/气管的物理性损伤、机械通气对肺组织的压力性损伤,术后呼吸道感染/肺不张发生率低;2、病人术后喉咽部不适感及咳嗽症状轻,舒适性高,术后切口疼痛轻,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低;3、术中、术后病人应激反应更轻,维持更好的生理状态;4、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减少,术后苏醒更快,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缩短,降低住院费用等优点。
但此类手术在非插管状态下进行,患者术中处于自主通气状态,存在膈肌扑动及咳嗽反射等,故对胸外科医生的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操作有更高要求。同时,没有确切的气道插管管理、麻醉机护航,对麻醉技术也是一项挑战。以后我科将会进一步探索及加大此类技术的应用范围,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病人的信任及口碑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医院胸外科将秉承“以人为本,精益求精,团结务实,创新图强”的精神,用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辛华,男,年出生,吉林省人。胸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年参加工作,年及年以客座研究员前往日本秋田大学医学部进行工作,擅长肺癌、食管癌及其它胸部疾病的诊断及微创胸腔镜治疗。
主要社会兼职:吉林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胸腔镜学组副组长、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控烟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卫计委微创外科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14项;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获得吉林大学校医疗成果奖3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
主要荣誉:入选吉林省杰出青年科技支持计划及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
王振兴,年生人,吉林磐石人,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获得外科学硕士学位,吉林大学博士在读。全面掌握肺癌食管癌诊治的最新动向,提倡的规范化、微创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对胸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独到见解,尤其擅长胸壁恶性肿瘤及胸壁缺损的外科治疗。
主要科研成果: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省级科研课题2项,参加重点研发项目1项,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
王振兴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