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一例
2022-6-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参赛选手:山医院孙青医生
孙青医师
病例简介
现病史
患者因“反复胸闷憋气1年,加重半月”于年1月28日入院。患者1年前劳累时出现胸闷憋气,无胸痛心慌等,无下肢水肿,无夜间憋醒,休息数分钟可缓解。体力耐力有所下降。5个月前着凉后病情加重,咳嗽咳痰,上2楼即感胸闷,医院住院治疗,诊断“冠心病心衰急性支气管炎”,给予抗感染、利尿强心等治疗后缓解。出院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琥珀酸美托洛尔”,胸闷憋气仍有发作,步行米即感胸闷憋气。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但胸闷憋气加重,夜间有憋醒,伴下肢水肿,于当地门诊给予“消炎药”等治疗多日效果差,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收住病房。
既往史
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史20余年,平均40支/天,戒烟10年+。否认饮酒史,否认药物滥用、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疾病家族史。
辅助检查
入院BP/70mmHg,HR60次/分,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底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律齐,心音低钝,心尖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外院胸部CT:符合支气管病CT检查;双肺斑片状高密度灶及索条状;双肺门影及心影大。NT-proBNPpg/ml↑,肌钙蛋白T、心肌酶、血常规+CRP、甲功、血糖、肝肾功、血脂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大便常规无异常。
心脏彩超示左心扩大,左室壁运动弥漫性减低,主动脉瓣轻度反流,二尖瓣中重度反流,左室射血分数(LVEF)34%。
初步诊断
冠心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III级。
诊疗经过
入院治疗
入院后给予新活素(首先以1.5μg/kg静脉冲击后,以0.μg/kg/min的速度连续静脉滴注3天)、利尿剂(速尿20mg静脉推注每日一次)等药物治疗,胸闷憋气水肿逐渐缓解,体重逐渐减轻。进一步优化口服药物,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qd,螺内酯20mgqd,开始启用诺欣妥,起始剂量25mgbid。依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tid。
病情缓解后完善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冠脉血管未见明显狭窄,排除冠心病诊断。
修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III级。停用阿司匹林和他汀药物。鉴于《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推荐,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心衰中作用肯定,故继续应用麝香保心丸。
患者病情缓解后出院。院外规律随访近两年时间,患者心衰症状未再发,无再入院,体力耐力持续稳定。
诊疗体会/临床思辨
1.全面准确的诊断是心衰患者有效治疗的前提和基础。遵循指南,规范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是患者改善病情及预后的关键。
2.麝香保心丸能保护线粒体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同时保护内皮功能,减少心肌细胞损伤,促进心肌功能恢复,最终降低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1]。
参考文献
[1]袁萌楠.云南中医中药杂志.;39(3):38-39
文章作者:山医院孙青项目简介
年10月10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联合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向全国发起“冠心病中西医结合诊疗-经典病例演讲比赛(逻辑思维训练营)”城市半决赛二区在山东烟台成功举办。“冠心病中西医结合诊疗-经典病例演讲比赛”旨在让更多临床医生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实践应用进行主动的思考与探索,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拓展临床诊断思路,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