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一放羊的孩子,常生吃虾蟹结果严重咳嗽
2017-7-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湘西一放羊孩子出现严重咳嗽的症状,此前他曾经常生吃虾蟹充饥。到医院一检查,发现他感染了肺吸虫!生吃食物要谨慎啊!
来自湘西龙山县的放羊娃云娃(化名),经常在山间放羊,喜欢在附近的溪水捉螃蟹、小虾米生吃充饥。
近日,云娃出现严重的咳嗽症状,血常规检查显示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值是正常人的50倍,医生触诊发现他的肝脏和脾脏明显肿大。
医院血液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杰平根据临床经验,为云娃进行了寄生虫全套检查,发现云娃得“怪病”的原因是感染了肺吸虫。
医院血液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杰平介绍,肺吸虫的幼虫可在淡水蟹、蝲蛄、沼虾体内寄生,人们吃了这些动物,或食用半熟的被囊蚴感染的野生动物肉,或生饮被囊蚴污染的溪水后都可遭到感染。当人体感染后,潜伏期大约有3至6周,有些甚至可达1至数年。
“肺吸虫的虫体主要寄生于肺部,以咳嗽、咳棕红色痰为主要表现,也可寄生于多种组织器官,如脑、脊髓、胃肠道、腹腔和皮下组织等,产生相应症状。”李杰平解释道,比如在急性期时可出现腹痛、腹泻、便血;寄生于脑部可形成脑内多发性囊肿,出现剧烈的头痛、癫痫、瘫痪、视力减退、头颈强直、失语等症状。
若虫体移行至皮肤可出现皮肤或肌肉的皮下结节,多见于下腹部和大腿处,也可在胸壁、腹壁、阴部、腋窝、颈部、四肢等处,出现蚕豆大至核桃大、圆形或椭圆形的多个皮下结节,稍隆出皮面,皮色正常,有轻度的痒感或刺痛感。并且虫体的代谢产物或虫体死亡后所产生的异性蛋白吸收后还会出现变态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血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
目前,云娃正在医院血液科接受抗寄生虫的药物治疗,康复良好。
医院血液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杰平提醒市民,预防肺吸虫病的关键在于做到不生吃或不要吃半生不熟的石蟹、蜊蛄及生水等食物,做到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便,避免虫卵随雨水冲入溪流污染水源。如果发现肺吸虫病症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彻底治疗。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效果好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