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第二章呼吸系统1

2018-2-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原发综合征

2.水上浮莲征

4.原发性肺结核

5.中央型肺癌

7.结核球

8.轨道征

9.霉菌球

10.反S征

11.空洞

12.船帆征

13.空气半月征

15.胸膜凹陷征

16.纵隔摆动

17.肺隔离症

18.卫星病灶

1.气胸的X线表现有哪些?

2.液气胸的X线表现有哪些?

3.周围型肺癌有何X线表现?

4.结核球的X线表现有哪些?

5.应从哪几个方面观察肺内结节或肿块病变?

6.胸腔积液的X线表现为?

8.肺转移性肿瘤的X线表现有哪些?

9.何谓肺气肿?x线表现有哪些?

10.肺部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包括哪些?

12.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的X线特点是什么?

13.肺上沟瘤的X线表现有哪些?

15.中心型肺癌的X线征象有哪些?

16.浸润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有哪些?

17.肺结核原发综合征的X线表现有哪些?

答案仅供参考,有错误请留言!

1.肺部原发灶、局部淋巴管炎和所属淋巴结炎三者结合起来称原发综合征。

2.为肺包虫囊肿病的X线征象之一。内、外囊破裂而内囊陷落,飘浮于液平面上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形如“水上浮莲”而得名。

4.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称为原发性肺结核.

5.是指肿瘤发生于肺段或肺段以上支气这的肺癌.

7.为一种干酪型病变被纤维组织所包围而成的球形病,也可因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其内为干酪型物质所充填而成,呈圆形或椭圆形。

8.由于支气管增厚,当其走行与X线垂直时,可表现平行的线状致密影,形如双轨,故称轨道征.

9.霉菌菌丝在空洞内形成的游离球状物,常见于曲酋病,偶见于念珠菌病。

10.右上肺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时,肺叶体积缩小并向上移位,其凹面向下的下缘与肺门肿块下凸的下缘相连,形成反置的或横置的“S"状,称反S征或横置S征。

11.肺内病变组织坏死、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后留下的空腔,胸片上为大小不等,边界清楚的密度减低区。

12.上纵隔一侧或两侧三角帆形密度增高影.其外缘平直、锐利,见于少数胸腺较大的正常小儿。

13.在曲菌球与空洞(腔)壁之间出现的新月形空隙。见于肺曲菌病。

15.肺内病灶邻近脏层胸膜脐样或“喇叭”样,横断面常呈三角形凹陷,尖端指向病变,与病变间借索条影相连的现象。多见于恶性肿瘤,偶见于良性肿瘤、慢性炎症或炎性肉芽肿病变。

16.支气管部分阻塞时.支气管内活动性异物在吸气时可向下移动,阻塞支气管,气体难于进入或进入较少,纵隔向患侧移位;而呼气时,气流推动异物上移,气体呼出,纵隔又恢复原位.

17.又称支气管肺隔离症,为胚胎时期一部分肺组织和正常肺分离而单独发育.与正常支气管树不相通,而且共血供来自体循环的异常分支,引流静脉可经肺静脉、下腔静脉或奇静脉回流。

18.结核球邻近肺野散在的增殖性或纤维性病灶。

1.气胸的X线表现为:①少量气体进入时只在肺野外带呈带状透亮影,有清晰如发丝的光滑边界,且透亮带内不见肺纹理;气体较多时可把肺压缩至肺门,呈球形影;吸气时纵隔居中或移向病侧,呼气时因病侧压力逐渐增加,致纵隔移向健侧。②当形成张力性气胸时,胸膜破裂处有活瓣性阻塞,使气体易进入胸膜腔不易排出,致胸腔内压力超过大气压,把纵隔推向健侧,并可见纵隔疝影,严重者可形成纵隔积气或皮下气肿.③当脏壁层胸膜粘连,使气体局限于腔的某一部位。④开放性气胸时,肺组织完全萎陷,吸气时纵隔移向健侧,呼气时纵隔向病侧移位。

2.X线照片胸腔内可见典型的气液平面,液面上方是气体和被压缩部分肺组织,气体较少时,仅能看到液平面看不到气腔和压缩的肺的边缘,如有胸膜粘连,还可形成局限的单房或多房性液气胸。

3.周围型肺癌发生于肺段支气管远端及其以下的细小支气管。X线主要表现为:①肺内显示孤立的结节状、块状或球形影,进行性增大。②瘤体直径小于2cm时,密度一般较淡,不均匀,似多个结节状影融合在一起,轮廓不清;待增大到3cm以上,密度则变浓趋向均匀,轮廓也软为清楚,有分叶或切迹征象,同时可见短细毛刺。③若有空洞,多呈偏心性,其内壁凹凸不平,较少出现液平面。④远肺门侧,常可见因胸膜增厚、皱缩所致的“兔耳”征、“尾巴”征;近肺门侧,则可见到扭曲增粗的条索状影与肺门相连。⑤若有淋巴结转移,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和纵隔影增宽。

4.被纤维组织包裹的结核性干酪病变直径大于2cm者称为结核球。其X线表现为:①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亦可发生于其他肺段.②单发多见,也可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大小一般为2~3.5cm。③边缘光滑整齐。④常可见斑点、砂粒状钙化,如有环形、弧形成层状或米花糖样钙化有重要诊断意义,部分结核球密度均匀一致或见大小不一的透光区。⑤病灶周围常有斑点状成结节状卫星病灶。⑥病灶与肺门之间可见引流支气管,⑦结核球可长期保持稳定不变,亦可溶解排空而形成空洞。

5.肺内结节或肿块是占位病变的主要表现,判断病变的良恶性质及种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结节或肿块的边缘:边缘光滑锐利或有粗大毛刺者,多见于良性占位.边缘有分叶、脐凹,波浪状,锯齿状或有细短毛刺样改变者多见于恶性肿瘤。②结节或肿块的密度:结节内含有脂肪密度影或爆米花样钙化可见于错构瘤;边缘性钙化可见于良、恶性病变;结节内中心性或弧线样钙化、裂隙样或新月形空洞多见于结核,不规则空洞多见于肺癌;结节内见空泡征,多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与腺癌;结节或肿块内见支气管充气征,多见于周围型肺癌。③是否有胸膜凹陷征:胸膜凹陷征表现为病灶与胸膜间条索状致密影,粗细不均,长度不一,胸膜侧呈三角形,尖端指向内侧,多见于恶性肿瘤,也可见于良性肿瘤与慢性炎症或炎性肉芽肿。④结节或肿块的大小:大于4cm者多为恶性。⑤血管集束征:表现为肺内血管自病灶内穿过,肺内血管受病灶牵拉向病灶移位,肺内血管在病灶边缘截断等不同形式,常见于恶性肿瘤。⑥CT值:了解CT值的大小,有助于推测病变的物理性质。

6.X线检查能确定积液存在的部位和量的多少,但不能确定积液的性质.依据胸腔内液体的流动状态,胸腔积液可分为以下两类:

(1)游离性胸腔积液有少、中、大量之分:①少量积液为胸腔内液体在ml以下。液体沉积于后肋膈角内,正位胸片检查不易发现,使身体向患侧倾斜60度或取患侧向下的卧位水平透照,能显示窄带状阴影,②中等量积液液量在~ml.液体量在ml以上时。患侧肋膈角变浅变钝,随着液量增多,X线表现为下肺野均匀一致的密度增高阴影,横膈遮盖,肋膈角形消失,其上缘为自外上方向内下方倾斜的弧形边缘。③大量胸腔积液时液体上缘可达第2肋间,相当于肺尖下部。患侧可呈广泛性均匀一致密度增高阴影,心脏向健侧移位,肋间隙增宽,膈肌下移。(2)包裹性积液因脏、壁层胸膜粘连,使液体局限于某一部位。一般可分为:①叶间积液。于叶间裂部位出现均匀的梭形影,边缘清晰。②肺下积液。立位胸片显示一侧横膈升高,卧位或倾斜位.可显示出游离性积液的征象。③胸壁包裹性积液。切线位上见紧贴胸壁的宽基底半弧形影向肺内突出,内缘清楚。④纵隔胸腔积液。大都有上窄下宽、立卧位形态改变明显等特点.常和其他部位的胸腔积液并存。

8.(1)血行性肺转移:肺内多发圆形结节状或团块状影,大小不等,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锐利,有的呈不均匀椭圆形阴影,边缘模糊,少数转移瘤可单发,不易与原发肿瘤鉴别。

(2)瘤体内见到钙化,是软骨肉瘤转移的特点,如山现壁空洞,多系恶性滋养叶肿瘤转移。出现大量粟粒或小片状影,轮廓较为清楚,以中下肺野多见,常是甲状腺癌转移的特点.它可持续数年或10余年不变。

(3)淋巴结转移:肺纹理呈网状增粗,增多,沿肺纹理有微细的串珠状或小结节状影,以肺门为中心向外扩展,呈典型的肺间质性病变: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可压迫支气管狭窄移位.也可压迫食道移位弯曲.似食道的良性肿瘤所致。

9.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X线表现为肺透亮度增高,肺血管纹理纤细,稀疏或/和变直,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的肺大泡。桶状胸、横膈低位,膈顶平直和运动受限,肋膈角增大,附着肋骨上的肌束呈梯状影像。胸侧位片上见胸骨后间隙增宽,心影狭长、垂直等。大泡性肺气肿是过度膨胀的肺泡破裂相互合并而形成较大的空腔.可单发或多发。单发者X线表现为肺内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壁薄如线,多位于肺野边缘;多发者病变散在或聚集分布,则表现为肥皂泡状透亮区,也可呈多囊状改变。肺大泡一般不与支气管相通,也不合并感染,内无液平面。代偿性肺气肿系部分肺组织纤维化、肺不张或手术切除后,邻近肺组织代偿而引起的局限性非阻塞性肺气肿.X线表现同局限性肺气肿。结合手术史和其他病史可确诊。间质性肺气肿系某种原因造成的支气管壁或肺泡壁破裂后,气体进入肺间而引起,肺野内常无明显改变,以纵隔积气,皮下气肿为典型的X线表现。

10.肺部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有:①渗出性病变:为急性炎症反应,肺泡内液体渗出所致肺实变。X线表现为大小、数目不一的斑片状模糊影。可融合发展成大叶实变,并见支气管充气象。②增殖性病变: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x线上呈密度增高的斑点阴影,排列为腺泡或花瓣状,边界清楚,无融合趋势。③纤维性病变;分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种。前者是急性炎症的一种愈合表现。X线显示为局限性条索状影密度较高,边缘清楚,走向不规则.肺有的还牵拉邻近组织移位变形。后者为弥漫性肺纤维化,广泛累及肺间质。X线表现为紊乱的条索状、网状、蜂窝状和小结节状阴影.从肺门向外伸展。走行无规律性,大多数因间质性肺炎、放射性肺炎、肺胶原性疾病等引起。对病因不明者,称特发性广泛间质纤维化。④钙化性病变:钙化常为某些疾病愈合的一种表现。如结核干酪灶的钙化。

但也可发生于退行性病变或坏死的组织内。X线上呈边缘锐利的致密影,大小、形状不一,呈斑点、斑片状、结节或弧形影。⑤肿块性病变:由肿瘤增殖或炎性肉芽肿所致。X线上良性肿块的边缘光滑,生长缓慢;恶性肿瘤边缘不规则,有分叶、毛刺征,生长快;转移瘤呈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影。⑥空洞与空腔性病变,空洞是肺组织坏死液化、内容物经支气管排除后形成的。X线表现为不同形态的透亮区,根据大小、敷目,形态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虫蚀样空洞、厚壁空洞、薄壁空洞和张力性空洞等。空腔与空洞的X线表现相似,但含义不同.空腔是肺内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如肺大泡、肺气囊等,X线显示为腔壁菲薄的局限性透亮区影。

12.胸透时,可见两肺野透亮度减低,有面纱感。摄片时,可见两肺均匀分布的从肺尖到肺底,大小相等和密度均匀一致的粟粒状致密阴影(直径为2mm左右),即所谓的“三均匀”,边缘清楚或模糊.且有融合为片状阴影的倾向。正常的肺纹理往往被密集的粟粒结节影遮盖而不易辨明。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病灶可全部吸收,或形成纤维化、钙化而愈合。

13.肺上沟瘤是周围型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于肺尖部,鳞状上皮细胞癌多见。其临床及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线可见肺尖部后外侧密度增高,边缘模糊,甚似局部胸膜增厚:肿块增大呈弧形向肺内突出,使整个肺尖密实不透亮;第1--3肋骨常被侵蚀破坏,邻近椎体也可受累。

15.中心型肺癌可发生于主支气管,叶支气管及段支气管的起始部.X线所见分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两种.直接征象:①肺门影增大或肺门部肿块,肿块边缘可呈分叶状,或有短毛刺,也可光滑整齐。②体层摄影或支气管造影,支气管腔内可显示充盈缺损或肿块影.同时可见管腔的不规则狭窄,闭塞。间接征象:①局限性肺气肿,是中心性肺癌较早期的征象。一般持续时间短,不易被发现。②肺不张,表现为病变所属肺叶(段)体积缩小、密度增高的片状影。③阻塞性肺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16.浸润型肺结核多见于成人,是继发性肺结核中最常见的类型,其X线表现多种多样,可表现为渗出性病灶、增殖性病灶、干酪性病灶,结核性空洞、纤维病灶和钙化病灶等。常见表现如下:①病变多位于两侧肺尖和锁骨下区,两肺下叶背段也较常见,可单侧和双侧同时发病。②早期常为渗出性病变,表现为轮廓模糊的片絮状阴影,其后可出现增殖性病变,呈现为结节样改变或纤维索条样改变。③部分病例可合并有结核性空洞。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常为厚壁空洞,内缘大多不规则,形态不整;慢性期多为薄壁空洞,圆形或椭圆形,洞壁光整。④病变恶化,形成千酪性肺炎,沿支气管播散,可形成两肺多发结核病灶。⑤慢性期病灶成陈旧性病灶,可出现钙化。⑥部分病例可表现为结核球。⑦经有效治疗后,结核病变可完全吸收或遗留不同性质的静止性病灶。

17.结核杆菌初次感染肺部后,多在肺的中部近胸膜处发生急性渗出性病变.为原发灶:其周围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灶周围炎,结核杆菌沿原发灶周围的淋巴管侵入同侧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原发病灶、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组成原发性肺结核的典型变化为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及病灶周围炎表现为边界模糊的云絮状影,可占据整个肺段或一肺叶。自原发灶引向肺门的淋巴管炎,可表现为数条索条状致密影,肺门与纵隔增大的淋巴结表现为肿块影。如原发病灶较小,可出现原发灶-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三者组成的哑铃状双极征象。

第二节CT

●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中纵隔的疾病()

A.Castleman病B.胸腺瘤

C.支气管囊肿D.心包囊肿

E.淋巴瘤

2.良、恶性胸腺瘤鉴别征象,错误的是()

A.边缘不规则侵袭邻近组织B.胸腔积液

C.心包增厚和/或积液D.钙化

E.脚膜多发转移结节

3.下列哪项不属于矽肺的分期()

A.0期B.I期

C.Ⅱ期D.Ⅲ期

E.Ⅳ期

4.类风湿肺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鉴别点是()

A.空洞性结节B.线网状影

C.蜂高状改变D.片状影

E.细线影

5.某患者,CT随访观察见肺部病灶,有多样性、多变性的特点,临床上伴有肾脏或其他多个脏器损害,有呼吸道症状及持续高热,而抗感染治疗无效。应首先考虑的诊断

是()

A.真菌病B.韦格肉芽肿病

C.肺结核D.肺脓肿

E.肺癌

6.吸人性肺脓肿的好发部位是下列哪项()

A.上叶尖段B.上叶后段或下叶背段

C.左舌叶D.右中叶

E.双下肺

7.下列哪项为大叶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A.绿色链球菌B.流感嗜血杆菌

C.肺炎链球菌D.大肠杆菌

E.绿脓杆菌

8.下列哪项为确诊肺动静脉瘘首选的检查方法为()

A.胸部X线摄片B.CT检查

C.肺血管造影D.MRI检查

E.断层摄片

9.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原因是()

A.原发肿瘤B.继发肿瘤

C.感染D.吸入有害物质

E.不明原因

10.全小叶型肺气肿的典型CT表现是()

A.两肺弥漫分布低密度区,无壁B.呈散在小圆形低密度区,无壁

C.胸膜下肺大泡D.肺内肺大泡形成

E.蜂窝状改变

11.在HD中,最常见的是()

A.淋巴细胞为主型B.混合细胞型

C.结节硬化型D.淋巴细胞耗竭型

E.以上都不是

12.干酪性肺炎典型的CT表现是()

A.大叶性实变,内见多发小空洞,多有播散

B.大叶性实变,无空洞

C.大叶性实变,无播散

D.大叶性实变,肺体积缩小

E.大叶性实变,合并胸腔积液

13.肺实质病变的CT表现是()

A.肺内多发点状结节状阴影B.小叶间隔线增厚

C.多发不规则索条状影D.支气管气相

E.弥漫分布网状阴影

14.典型霉菌球的CT表现是()

A.胂内囊状或空洞内软组织球状阴影,可随体位移动

B.肺内单纯球状阴影

C.圆形阴影密度不均

D.圆形阴影增强明显

E.圆形阴影可见引流支气管

15.对支原体肺炎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是()

A.多发于冬春季B.症状轻

C.两肺或一侧肺阴影D.冷凝集试验阳性

E.高热、呼吸困难

16.异物吸入最易进入()

A.左下叶支气管B.左上叶支气管

C.右上叶支气管D.右下叶支气管

E右中叶支气管

17.血源性肺脓肿致病菌主要是()

A.链球菌B.肺炎双球菌

C.大肠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

E.阿米巴原虫

18.引起肺不张最常见的原因为()

A.呼吸无力B.支气管阻塞

C.炎症限制D.肺外压迫

E肺肿瘤

19.可出现爆米花样钙化的是()

A.结核球B.错构瘤

C肺癌D.胸膜间皮瘤

E.矽肺

20.关于肺部CT的检查技术描述,错误的是()

A.平静呼吸的吸气束屏气扫描B.多需增强扫描

C.层厚、间隔均为l0mmD.范围为肺尖至肺底

E.仰卧位

21.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是()

A.支气管肺癌B.慢性支气管炎

C.支气管扩张D.支气管哮喘

E.小叶性肺炎

22.下述不引起肺血减少的疾病是()

A.贫血B.法洛四联征

C.三尖瓣下移畸形D.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E.肺心病

23.正常人左肺一般有几个肺段组成()

A.11

B.9

C.8

D.7

E.10

24.心包积液最常见的原因是()

A.风湿性B.结核性

C.类风湿D.化脓性

E.心包转移瘤

25.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征象,错误的是()

A.支气管壁增厚,内径窄、外径不大B.可见多个支气管受累

C.肺门、纵隔多无淋巴结肿大D.肺门肿块

E.阻塞性肺不张

26.中央型肺癌的CT征象,错误的是()

A.肺门肿块B.支气管扩张、狭窄相间

C.阻塞性炎症D.阻塞性肺不张

E.支气管壁增厚

27.可引起纵隔向患侧移位的病变是()

A.全肺叶切除B.一侧性肺气肿

C.大量胸腔积液D.较大的肺肿瘤

E.气胸

28.对纵隔肿瘤诊断价值最大的检查方法()

A.胸片B.胸透

C.血管造影D.体层摄片

E.CT

29.肺纹理主要由哪些结构组成()

A.支气管动、静脉和淋巴管B.支气管

C.淋巴管D.支气管动、静脉

E.肺动、静脉

30.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是()

A.长径0.5cm,横径0.5cm

B.长径2.0cm,横径1.5cm

C.长径1.0cm,横径0.75cm

D.长径l.5cm.横径1.0cm

E.长径2.5cm,横径2.0cm

31.肺癌最常见的类型为()

A.腺癌B.未分化癌

C.腺鳞癌D.鳞癌

E.肺泡癌

32.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是()

A.机化性肺炎B.慢支、肺气肿

C.支气管扩张D.肺结核

E.矽肺

33.①肺动脉、②支气管动脉、③肺淋巴管、④肺静脉、⑤支气管静脉,属于肺功能性血管的是()

A.①②B.①②⑤

C.①④D.②⑤

E.③④⑤

34.石棉沉着病(石棉肺)CT扫描最常见的表现是()

A.胸膜下弧线影B.肺内结节

C.下肺蜂窝影D.肺内浸润

E.胸膜斑,常有钙化

35.正常胸部CT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横径比为()

A.0.5:1

B.1:1

C.1.5:1

D.2:1

E.2.5:1

36.较易引起肺癌的肺尘埃沉着病(尘肺)是()

A.矽肺B.石棉肺

C.煤尘肺D.铁矽肺

E.有机尘肺

37.易出现脓胸或脓气胸的肺炎是()

A.大叶性肺炎B.支原体肺炎

C.支气管肺炎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E.腺病毒性肺炎

38.关于肺癌组织学分型,下列肿瘤类型哪项不在其中()

A.鳞癌B.小细胞癌

C.透明细胞癌D.腺癌

E.大细胞癌、腺鳞癌、类癌等

39.下列哪种原发瘤的肺转移灶可出现钙化()

A.肝癌B.乳癌

C.黑色素瘤D.肾癌

E.成骨肉瘤

40.关于过敏性肺炎,下列哪项不是其诊断要点()

A.症状轻或无症状B.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C.病灶具有迁穆性D.病灶易形成空洞

E.病变短期内吸收

41.男,52岁,呼吸困难伴咳嗽1年余,逐渐加重.无咳痰,轻度杵状指.HRCT示侧中下肺毛玻璃状斑片影伴细网状影,考虑诊断为()

A.支气管肺炎B.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C.胂泡癌肺炎型D.过敏性肺炎

E.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42.上纵隔肿物在透视下可见到扩张性搏动的是()

A.胸腺瘤B.畸胎瘤

C.胸主动脉瘤D.淋巴结转移

E.气管囊肿

43.上呼吸道与呼吸道的解剖分界是()

A.口咽部B.喉咽部

C.主支气管D.环状软骨

E.甲状软骨

44.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的病理改变是()

A.肺腺泡结节B纤维组织增生

C.空洞形成D.干酪性肺炎

E.结核球

45.关于高分辨率CT技术条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薄层扫描B.软组织算法重建

C.高kVD.宽宙宽()

E.窄窗位(-)

46.空间分辨率是指()

A.对组织对比差异的显示能力B.对解剖细微结构的显示能力

C.评估影像灰阶的参数D.评估信号强度的参数

E.评估伪影大小的参数

47.纵隔内畸胎瘤典型的CT表现()

A.CT显示肿块内有脂肪、软组织和骨性密度B.不含脂肪成分

C.一般可显著均匀增强D.畸胎瘤可见于中、后纵隔

E.可呈单纯囊性病变

48.关于侵袭性胸腺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A.CT表现为边缘不清的不规则肿块

B.纵隔受侵犯的主要征象是结构间脂肪层消失

C.可沿胸膜种植到同侧后纵隔、心包、后肋膈角区

D.可通过主动脉裂孔和食管裂孔进入腹腔

E.易发生肺内多发性转移.

49.观察肺间质病变细节,最理想的CT扫描技术是()

A.常规CT扫描B.螺旋CT扫描

C.动态增强CT扫描D.高分辨率CT扫描

E.以上都不是

50.支气管扩张患者,CT示扩张的细支气管比伴行肺动脉粗。两者共同构成的影像, 称为()

A.葡萄征B.印戒征

C.晕环征D.手套征

E.轨道征

51.胸膜凹陷征形成的病理基础是()

A.肿瘤瘢痕收缩B.瘤内含气、扩张的细支气管

C.胂瘤内残存正常含气肺组织D.肿瘤钙化或包埋原有钙化灶所致

E.癌细胞漫润及间质反应

52.肺癌空泡征形成的病理基础是()

A.肿瘤瘢痕收缩B.瘤内含气、扩张的细支气管

C.肿瘤内残存正常含气肺组织D.肿瘤钙化或包埋原有钙化灶所致

E.癌细胞浸润及间质反应

53.肺癌钙化形成的病理基础是()

A.肿瘤瘢痕收缩B.瘤内含气、扩张的细支气管

C.肿瘤内残存正常含气肺组织D.肿瘤钙化或包埋原有钙化灶所致

E.癌细胞浸润及间质反应

54.肺癌细支气管充气征形成的病理基础是()

A.肿瘤瘢痕收缩B.瘤内含气、扩张的细变气管

C.肿擅内残存正常含气肺组织D.肿瘤钙化或包埋原有钙化灶所致

E.癌细胞浸润及间质反应

55.肺癌细短毛刺形成的病理基础是()

A.肿瘤瘢痕收缩B.瘤内含气、扩张的细支气管

C.肿瘤内残存正常含气肺组织D.肿瘤钙化或包埋原有钙化灶所致

E.癌细胞浸润及间质反应

56.CT扫描示主动脉弓左侧圆形结节影,向足侧连续多个层面均可见有明显增强,

提示为()

A.左侧膈神经B.永存左上腔静脉

C.主动脉弓旁淋巴结D.左上肺动脉

E.左上肺静脉

57.在CT轴位像上,主肺动脉的直径不应大于()

A.2cm

B.2.5cm

C.3cm

D.3.5cm

E.4cm

●标准配伍型(B型题)

A.畸胎瘤B.胸腺瘤

C.淋巴瘤D.神经源性肿瘤

E.甲状腺瘤

1.中纵隔最常见的肿瘤是()

2.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是()

3.后纵隔最常见的肿瘤是()

A.体检发现双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气管旁淋巴结肿大

B.颈部淋巴结肿大CT示:气管旁、主动脉弓旁淋巴结肿大,呈环状增强

C.前纵隔明显肿大淋巴结,相互融合,内有囊变,右侧胸腔可见积液

D.肺癌患者,近日出现声嘶,CT示:主肺动脉窗可见淋巴结肿大

E.右肺门巨大淋巴结,肿块轮廓光整,明显强化

4.纵隔淋巴结转移()

5.Castlcman病()

6.淋巴瘤()

7.淋巴结核()

2.纵隔畸胎类肿瘤的CT表现有哪些?

4.动脉瘤有何CT表现?

5.夹层动脉瘤的CT表现有哪些?

6.胸内甲状腺有何CT表现?

7.肺结核球有哪些CT表现?

9.CT诊断纵隔内淋巴结肿大应注意哪些问题?

10.纵隔内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有哪些?

11.肺结核的CT表现有哪些?

12.胸腺瘤有何CT表现?

13.CT如何鉴别侵犯性胸腺瘤与前纵隔恶性淋巴瘤?

14.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有哪些?

15.大叶性肺炎的CT征象有哪些?

16.进展期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有哪些?

17.肺部间质型病变的CT表现有哪些?

18.肺转移癌的CT表现有哪些?

19.支气管扩张有何CT表现?

20.CT如何鉴别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

21.肺炎性假瘤有何CT表现?

答案仅供参考!

●单选题

1.B2.D3.E4.A5.B6.B7.C8.B9.E10.A

11.C12.A13.D14.A15.D16.D17.D18.B19.B20.B

21.A22.A23.C24.B25.D26.B27.A28.E29.E30.D

31.D32.B33.C34.E35.C36.B37.D38.C39.E40.D

41.B42.C43.D44.A45.B.46.B47.A48.E49.D50.B

51.A52.C53.D54.B55.E56.B57.C

●标准配伍型(B型题)

1.C2.B3.D4.D5.E6.C7.B

2.纵隔畸胎类肿瘤的CT表现为:①肿瘤位于前纵隔,边界清楚.光滑,多为圆形或卵圆形。②多呈混杂密度,包括实体部分的软组织密度,液体部分的水样密度,脂肪集中形成的负值部分以及钙化、骨化等.③其特征性表现为以脂肪密度为主的肿块内含有钙化的实体结节或肿块,合并液体时.常可见脂肪部分居上方,液体部分在下方,两者之间有脂肪-液面,在此界限处可见线状或索状混杂密度的圆形毛发团影。④CT值测量可显示病变部分存在密度差。⑤肿瘤有继发感染时,周围有炎性粘连及胸膜肥厚,轮廓模糊。⑥增强扫描可见囊肿壁有强化。

4.CT测量动脉瘤外径的准确性优于主动脉造影。CT表现为:①主动脉管腔异常扩张膨大.而管壁保持完整,一般认为局部扩大的胸主动脉管腔直径大于4cm,或与邻近主动脉管径比较超过1/3者,可诊断为主动脉瘤.②瘤壁可见斑点状钙化。③主动脉瘤管腔内可见附壁血栓.往往需CT增强方可发现。④邻近结构的受压与侵蚀。⑤主动脉瘤渗漏表现为主动脉周围积液及胸膜腔积液。⑥当主动脉瘤径大于10cm时,半数可能发生破裂。

5.夹层动脉瘤的CT表现为:①CT平扫钙化的粥样硬化内膜向腔内移位,距主动脉壁外缘常达5mm以上。②假腔内可有血栓形成,假腔如已栓塞则其密度比真腔内流动血液密度高。④病变段主动脉管腔增宽,④主动脉夹层发生渗漏和破裂,可造成心包、纵隔和胸腔积液、积血征象。⑤CT增强扫描,撕裂的内膜瓣显示为一略呈弯曲的线样负影,真假两腔同时增强显影,或真腔先显影,假腔后显影,常可见到真腔受压变形。⑥超快速CT扫描常可显示内膜破口。

6.胸内甲状腺为胸骨后或纵隔甲状腺肿块.可为颈部甲状腺坠入胸腔,也可为发育过程中遗留于胸内的甲状腺组织逐渐发育而成。最常见于上纵隔胸骨后间隙、气管前间隙。由于胸骨后间隙狭窄,因而肿瘤不大即可产生明显的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颈静脉曲张等。CT表现为:①肿块位于胸骨后.上部与甲状腺相连位于气管前间隙内,也可伸入至气管与食管之后方。②肿块一般为多结节状,轮廓清晰,结构不均匀,③肿块密度较高.CT值为50~70HU.有时可达~HU。④肿块内可有钙化或囊性变,增强扫描CT值可增加15~25HU.强化明显且强化持续时间长。

7.肺结核球病理上为干酪样肺炎的局限化,周围有纤维组织包绕成为球形,或有多个小病灶的融合,或为单个病灶的逐渐增大而成。CT表现为:①结核球常常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球形高密度影,直径在2cm以上。②多呈圆形、类圆形,有的可见轻度分叶但边缘多清楚规整。③密度不均匀,多数可见钙化,部分可见空洞,呈裂隙状或新月状。④大多数病例可见卫星灶。⑤靠近胸膜者,一般在外侧缘可见毛刺状或胸膜粘连带。⑥增强扫描结核球无明显强化或仅边缘包膜样强化。

9.正常情况下纵隔内不同部位可见大小不一的淋巴结,判断其有无临床意义,应注意以下情况:①左头臂静脉、膈上淋巴结和膈角后等部位的淋巴结正常应小于6mn。②位于右支气管区.主肺动脉窗和隆突下区的淋巴结一般小于10mm.③上部气管旁淋巴结小于

气管旁淋巴结或气管支气管淋巴结。④右侧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常大于左侧相对应的淋巴结。⑤老年人、中度大小的淋巴结、中心密度低,呈脂肪密度,可考虑为正常变异。

10.纵隔内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为:①一般位于血管前或气管旁.②多为双侧性,浸润范围常超出前纵隔。③病变边缘凹凸不平,呈分叶状,④平扫或增强扫描可见密度均匀或不均匀,有时可见坏死和出血。⑤大部分可见到血管移位征象,少数病人增强扫描

见肿瘤包绕血管,在纵隔内弥漫浸润,侵犯周围结构和间隙。⑥可出现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无胸膜种植。

11.肺结核的CT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肺内结节性阴影,直径5~20mm,圆形或类圆形.可有钙化、小空洞,侵犯胸膜可见胸膜肥厚及粘连带.②肺段或肺叶实变性阴影.密度多不均匀.可见支气管树影,少数可见空洞。③散在分布的斑点状,斑

片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病灶内也可见钙化、小空洞和支气管树影。④空洞性阴影.多为厚壁空洞,呈中心透亮的环形阴影,而慢性纤维性空洞壁较薄,内壁光滑,周围可见扩张的支气管与纤维化改变。⑤纤维条索影,致密僵直.边界清晰,粗细均匀,与

肺纹理的走行不一致,肺体积可缩小,纵隔向患侧移位。⑥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钙化,较小淋巴结在增强扫描时可均匀增强,大于2cm以上淋巴结则常显示周边环形增强,而淋巴结钙化可为圆形、类圆形、簇状及斑点状。⑦胸膜病变,如游离性积液、局限性或广泛性胸膜肥厚、局限性包裹性积液、胸膜结核球及胸膜钙化。⑧粟粒性阴影。急性栗粒性结核直径小于5mm.大小密度均匀,边界不清晰,与血管纹理走行一致;亚急性、慢性粟粒性结核,病变边缘多较清晰.病变大小多不均匀。⑨肺结核球。

12.胸腺瘤CT表现为:①肿瘤位于前上纵隔,多在主动脉弓至肺门之间的胸骨后间隙内,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②一般肿瘤边界清楚;当肿瘤包膜不完整或与周围脏器粘连或为恶性胸腺瘤时,边缘欠清楚。③肿瘤大小一般为2-1Ocm.多数生长不对称,常位于纵隔一侧,呈均匀软组织密度肿块。④CT值一般为4~80HU.肿瘤可有囊性变。⑤较大的肿瘤可呈蜂窝状、结节状,可因其内含有脂肪组织而呈低密度影使肿瘤密度不均。⑥恶性胸腺瘤肿块与纵隔结构间的低密度脂肪间隙消失。⑦增强扫描肿癌实质部分可强化。

13.侵犯性胸腺瘤与前纵隔恶性淋巴瘤两者在纵隔分布特点不同:①恶性淋巴瘤多为双俩性,浸润范围常超出前纵隔,病变多累及主动脉弓上方,侵犯性胸腺瘤多为单侧性,浸润范围小。②恶性淋巴瘤的边缘多有分叶,肿瘤密度可均匀,也可表现为含有三角形、带状或环形的低密度影;侵犯性胸腺瘤多为不均匀密度,且不均匀范围较广.③恶性淋巴瘤大多伴有纵隔血管移位,增强扫描见肿瘤包绕血管;侵犯性胸腺瘤仅表现为血管移位.④恶性淋巴瘤无胸膜种植、胸膜肿瘤及胸腔积液;侵犯性胸腺瘤可有胸膜种植。

14.中央型肺癌CT可见:①肺门区肿块,②支气管内肿块。③支气管壁增厚。④支气管腔狭窄与阻断。⑤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⑥病灶附近或(和)肺门的淋巴结肿大。

15.①病变呈大叶性或肺段性分布;②病变中可见空气支气管征;③病变密度均匀;边缘平直;④实变的肺叶体积通常与正常时相等,⑤消散期病变呈散在的、大小不一的斑片状阴影。

16.瘤体的密度:①肿瘤的密度为软组织的CT值,多数肿瘤的密度均匀。肿瘤空洞的洞壁厚薄不均,内壁可有结节,外缘清楚,有分叶。CT检查时肿瘤钙化的发生率为6%~7%.明显高于平片;②瘤体边缘:肿瘤分叶征较常见,多数肿瘤边缘毛糙.有毛刺或模糊,但也可清楚;③转移征象:肿瘤在肺内血行转移形成多发结节,结节边缘光滑,或呈粟粒状,肿瘤经淋巴结转移形成癌性淋巴管炎。肿癌转移到胸内淋巴结引起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17.肺部间质型病变CT扫描上的主要表现为:①胸膜下曲线影,表现为在胸膜下5mm以内,长2~lOcm的弯曲细线状致密影,其病理基础是细支气管周围纤维化及肺泡萎陷。②小叶间隔增厚,表现为垂直胸壁的细线影,厚度大于1mm.粗细均匀,无分支,是小叶间隔的纤维性增厚,常见于间质性肺水肿、肿瘤和纤维化。③蜂窝状影像或小囊腔,表现为2-1Omm之间的小囊腔,常伴有小叶间隔增厚.小叶间索条影,叶间裂增厚等。④小叶内细线影,表现为肺小叶中央的细微的网格状影,从小叶中央向边缘放射。⑤小叶肺气肿,表现为肺内局灶件无边缘的低密度区.⑥气管影像模糊。⑦肺内小结节病灶。⑧穿越肺野的长瘢痕索带。⑨支气管扩张。⑩肺野磨玻璃样密度等。

18.肺部转移瘤可分为血行转移与淋巴转移两种.CT扫描可有如下表现:①两肺单发或多发结节或球形病灶,单个病灶轮廓清楚、较光滑,有时可有分叶征象,多发病灶多分布在两肺中下部,边缘较清楚,大小可不一致,形态相似。②两肺弥漫性粟粒性结节,大小2~4mm.轮廓较清楚,密度较均匀,较多见于血供较丰富的原发性肿瘤,如肾癌、甲状腺癌和绒毛膜上皮癌等恶性肿瘤。③癌性淋巴管炎,为淋巴管转移性所致,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结节状增厚、小叶间隔与时间裂增厚、多角形线影、弥漫网状阴影及串珠状或结节状

阴影.肿瘤的淋巴管播散最多见于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和未知原发部位的腺癌.④部分转移瘤可呈单发或多发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均.

19.CT扫描可提示支气管扩张的类型、程度和范围,具体表现如下:①囊状支气管扩张表现为厚壁的囊腔聚集成堆或簇状或成串排列.合并感染时可见液面,或因渗出物充满囊腔而成多个圆形或类圆形致密影。②柱状支气管扩张表现为支气管较伴行的肺动脉管明显增粗,管壁增厚,当扩张的支气管内充满积液时可呈柱状或结节状高密度影。③混合型兼有以上两型的表现.④CT扫描对局限性梭形扩张发现较困难。

20.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鉴别的关键在于识别膈肌,膈肌通常呈一薄的软组织密度影,位于膈内侧的为腹水,外侧的为胸腔积液。胸腔积液随扫描层面向上越来越多,而腹水相反。肝、脾区裸区征的存在有助于腹水的诊断,胸腔积液使膈脚向前方移位,而腹水则向后内侧移.

21.肺炎性假瘤CT扫描可见:①病灶多近肺边缘部,与胸膜紧贴或有粘连,呈圆形或卵圆形结节或肿块.②直径多为2~4cm.边缘清楚锐利,多无分叶,偶有小切迹。③肿块亦可呈不规则形.边缘较毛糙,肿块周围可有粗长条索血管纹理或棘状突起。④密度多数均匀.个别可有空洞、钙化及空气支气管征。⑤纵隔内多无肿大淋巴结。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效果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w.com/yyzn/113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