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岛心脏停跳北京西进疏通
2017-3-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中国总理李克强已经飞向欧洲,自年3月以来,包括习近平在内的中国要人正频繁在欧亚大陆的上空两端穿梭,用外交手段将东西两翼连在一起。北京,这一新近在西方口中已经“GDP超越美国”的“大国”,已经于世界岛的中央和两翼留下继续自己的痕迹,在“丝绸之路”这些传统概念与符号仍旧存在的当下,多年来奔波于俄罗斯、德国的中国人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连通旧大陆。
北京介入亚欧大陆的事务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需求。殖民主义打破古典的亚洲均衡,破坏中国和欧洲的平衡后,北京希望重建历史上的大国地位。中国的经济、安全等领域的迫切需求也迫使他向西行动。这也让北京与欧洲搭桥,疏通并重新搏动这颗心脏。
心脏停跳中国孤悬远东
“世界岛”的概念固然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可当汉朝和罗马出现在欧亚大陆的两端,罗马民众开始对“塞里斯”的物产津津乐道时,欧亚大陆的“东西边缘地带”和作为“中心地区”的“世界岛”就已经在托勒密的地图上呈现了。欧洲的旅行者、商人、学者乃至下层贫民都知道东方有一个大国。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身份就是由此开始的。
西行的李克强已经肩负起为中国疏通世界岛心脏的责任
东西方之间出现体量相等的大国后,双方的物产、人员、思想经由中央地带的“丝绸之路”形成一种连通器式的交换,平等的压力让双方易于各取所需,世界岛心脏的搏动加剧了这种东西方平等交换的进程。“丝绸之路”连接了罗马和汉朝。虽然有贵霜、安息等区域强国的阻隔,但罗马的玻璃、汉朝的丝绸还是源源不断的出现在长安和罗马的集市上,横跨“世界岛”核心区域的贵霜、安息等国和周边的月氏、大夏、粟特、斯基泰、厭哒等族民众也从横跨东西的贸易中获利颇丰。“丝绸之路”的名字已经证明了长安作为世界的枢纽,吸引了世界的各个民族前往“朝圣”,中国虽然遥远,可他也已经成为世界的中心之一。
提出“世界岛”学说的美国学者麦金德认为,由于古代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欧亚大陆中央的这块腹地在过去不可能被一个单一强权所控制。由于人力资源与供给的困难,自古以来,自东向西或自西向东的连续军事扩张不可能实现。虽然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和瘸子帖木儿都曾经以铁蹄席卷从东欧、小亚细亚乃至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地带,但这些世界大帝国都没能持久。相比之下,欧洲人眼中位于远东的“中华帝国”却经久不衰。
上古和中古时代,旧大陆始终在东西两翼和中央地带间维持着传统的均衡,从大唐、大食和大秦的时代直至中古时期结束,元代诗人马祖常《河湟书事》中的“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的景象早已定格在了世界岛心脏的每一个角落。世界岛的心脏虽已老迈,却仍在继续跳动,远东的中国政权也因此继续成为古典世界稳定的要素之一。在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出版后更是如此。西方人口中的中国皇帝、可汗或者其他拥有尊号的统治者有着比欧洲统治者们更为崇高的声望,以至于在18、19世纪时,英国诗人柯勒律治仍在诗歌中赞颂“香都”的美妙。
伴随着中古时代的结束,北方兴起的沙皇俄国和西方杀来的英帝国终于在铁路、海洋和钢铁的助力下折断了东西方的这一联通,也直接破坏了中国在古典世界中的地位。从印度河沿岸、兴都库什山到哈萨克草原的广大区域里,不到年时间,中东布满了英国人的身影,波斯成了俄罗斯的属国,莫卧儿帝国、马拉特联邦、中亚诸汗国纷纷被攻灭,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大片中国领地因此丧失,唯有在英、俄两国间摇摆的阿富汗成为沙皇和英王“theBiggerGame”的赌注。清帝国仍然领有喀什和伊宁这两处中亚的中心,但世界岛的中心已经不再继续承担着连接东西的任务,不断扩展的欧洲帝国为了全球的争霸开始压榨旧大陆的空间,传统的“中华帝国”开始成为东亚病夫,不仅原先的大国位置荡然无存,更从此成为列强裂土分疆的对象。很显然,东西方经由世界岛心脏的交换出现中断后,西方为寻求掌控旧大陆不断膨胀,远东的大陆政权则持续萎缩,中国直接成为了这种失衡的受害者之一。
不可否认,一战结束之后,欧洲的霸权开始消失,王冠成打地滚落在街上而无人拾取,欧洲旧秩序面临普遍的破产,旧的国家及其传统的治国才略一齐被摧毁,这其中就包括了沙皇俄国在中亚的布局。亚洲民族正开始寻求独立,正如英属印度的文豪伊克巴尔(MuhammadIqbal)所说的那样,中国开始觉醒,“喜马拉雅山的喷泉开始沸腾”。但是,英国作为一战战胜国仍旧存在,他对中东到中亚的经略反而因此暂时少了阻碍。以英属“大印度”为基地的伦敦当局不仅进一步加速了沿阿富汗进入乌兹别克和中国新疆的步伐,更趁国民政府对西藏控制力不足之际借西姆拉会议炮制了藏南的麦克马洪线。这也使得世界岛的两翼非但没有在“公理战胜”之后恢复到古典的均衡,反而让此前的畸形局面愈演愈烈。中国历史上的大国地位没有因此而恢复,反而在西方从属者的位置上越走越远。
当沙俄变为苏联,美国也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后。世界岛的局面并没有出现好转。鼓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苏联以中亚和高加索诸加盟国为跳板,大举渗透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遭遇了对手的英国也在伊拉克、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暗暗出力。英、苏乃至美国、日本还将势力和人员渗透进了中国新疆。中共夺取政权,取代国民政府后,苏联面对退却的英国,向阿富汗和新疆的攻势更是有增无减。伴随着铁幕和竹幕拉起,原有的世界岛被分割开来,长期游离于联合国之外的北京政府更难以改变这一现状,中共高层所能做的只有在印度、巴基斯坦等邻国间寻求周边的平和,却难以将其覆盖到旧大陆全体。缺少了世界岛心脏的作用,中国就难以轻易恢复传统的历史地位。
中国上路不止西去疏故道
对于中国来说,冷战结束之后,北方的威胁暂告一段落,在苏联崩塌后,握有欧洲,开始向东方巡行的美国却也将手伸进了世界岛的腹地。西方对于中亚五国的拉拢令中、俄最终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体系,可美国仍旧能凭借“圣战士”的关系网渗透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同时与高加索至中东的俄国反政府组织建立紧密的联系。虽然“基地”的失控令美国出兵阿富汗,也让美军和小布什政府遭遇了当年英军、苏军的困境,但美国也因此成功的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军事桥头堡。这让北京在该区域的经略显出了更多的现实意义。
不可否认,中国长期以来陷于困境,但这有着他自身的原因,北京在建国后尚未厘清自己在欧亚大陆和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就被迅速卷入到冷战的东西方对抗中,中国的欧亚大战略也无从谈起。资料显示,苏联解体后的历届中国政府都希图在东、西方间寻求政治和经济的均衡。诚然,欧洲国家在90年代期间对于北京并不友好,统一后的德国作为欧洲中心,也和英、法等国一起动辄因人权等理由摆高与北京交流的身段。但让旧大陆的东西方间回复古典的均衡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国地位的问题,更有有助于解决中国的产能、技术、资源乃至安全等问题,这一点的实际意义就由此凸显。分析人士指出,北京打通欧亚大陆腹地的新丝路策略对中国已有着一举三得的效果。
首先,借“新丝绸之路”,中国可以营造一个与周边国家的良好政治、国防、民族环境,这有利于中国新疆等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周边国家安全的建设。其次,通过建设新的经济带,还能推进区域间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种互联互通,有利于提高区域合作水平,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激发区域内经济增长潜力,为全球日益增长缓慢的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力量,尤其有利于消化中国严重过剩的各种产能。再次,中国通过打造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必然会有利于构筑以开放促进中国西部大开发,促进形成中国东部再改革的格局。很显然,这样一个“跨欧亚大陆”(Trans-Eurasia)体系,正是北京为亚洲中心地带注入活力,同时借机发展自身的良机。
其实,就中国对于世界岛中心的经略自进入21世纪以来,就已成为该国政府的一项基本政策,“新丝路”的相关路径更被写进年度的全国统一高考试题。美国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反恐战争对此固然有影响,但美军即将在年撤离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却要被纳入上海合作组织体系,北京并不忌惮这一进程多么缓慢,他在年于巴基斯坦处确立了其拓展的第一步,第二步却直到年才正式迈出去。可中国在年已突然发力,虽然中亚、西亚的不稳定因素已经出现,他要借蓉欧快铁、国际公路以及喀什、霍尔果斯等内陆特区全面打通原先的丝绸之路的决心是不变的。
目前,西方对于北京的战略方向早有所领会,可在德皇威廉二世的“黄祸论”影响下,西方对北京往往心存疑虑。美国《新闻周刊》在年指出,中国早已加入中亚“大博弈”。也有观点认为,北京在上合中的身份不断上升,他也有寻求掌控世界岛腹地的意图。在李克强于年前往乌兹别克斯坦,称乌国是“中国在中亚值得依赖的好朋友、好伙伴”后,中国在西方眼里正在挤压美国的中亚影响力,更借其企业投资收买人心。
不过,此前在乌兹别克斯坦的经验已经可以让分析人士发现部分端倪。在乌国与美国交恶,并已退出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的当下,中国却并没有迫其仰自身鼻息。中国有句俗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中国从年开始高喊口号。沿欧亚大陆一路西进之余,又在中亚国家、伊朗、土耳其、也门等方向修建铁路、扶助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在伊核与巴以等问题上加强介入,以此稳固伊朗和巴勒斯坦。这一系列行动就已经体现出中方目前构建的“跨欧亚大陆”体系绝非让参与国成为中国体系延伸的经济系统。中国的路已经铺在中亚、南亚和西亚,中国高层更希望借助这样一条路径走向西方。
至于北京与西方的关联,其实伴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不断上升,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早已发现其中的商机,对德国本身而言,中国疏通世界岛的计划对他也有好处,北京倘建成新丝路,打通从西安、成都到欧洲的大通道后,获利的并非只有中国一家,沿途各方也均能因此得益,对于二战后被彻底限制行动的德国来说,“3B”(柏林、伊斯坦布尔、巴格达)铁路的百年梦想竟也将由此意外实现,百年前因一战而轰然倒地的“大德意志”也将因为中国而中兴,这一点已经让默克尔总理为代表的德国政府高层多次在与中国的接触中表达了合作的热意。李克强访德后达成的亿美元大单也印证了这一点。
欧洲诸国在德国之后也大多开始选择对华亲睦。就在年3月,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海牙发表了讲话,接着周旋于荷兰、法国、英国、德国和比利时之间后,英、法、德各国为争夺中国投资机会已几近大打出手。对华不睦的萨科齐(NicolasSarkozy)下野后,中法之间大规模的经济协作已解冻,而苦于经济不振、制造业低迷的奥朗德,对于中方的感激亦在情理之中。英国央行也已和中国人民银行达成了一项有关在“伦敦清算和结算人民币交易”的协议,有分析人士预计,这项交易将进一步增强伦敦作为“人民币西方交易中心”的地位。这种种迹象也促使德国为核心的欧盟不会在关键节点上与美国一同遏制中国,在中俄已经于上合组织中继续践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德也已互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后,世界岛两翼的平衡态势也基本开始呈现。
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当前西亚绵延至中亚的世界岛核心虽然曾是古代文明的纽带,也是商旅来往的要道。可在东西两翼的平衡被帝国主义打破后,这一心脏地带已经堵塞了数百年。按照习近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思维,正如“亚洲的事情有亚洲来办”,欧亚的事情只能有欧亚国家参与,这也让北京平衡旧大陆、疏通世界岛心脏的行为显得不仅拥有历史依据,更有现实意义。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银川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