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和囊肿有区别吗长期复发反复刺激会成
2020-1-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囊肿来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皮,里头有点水,畦胎瘤属于囊肿,但是是恶性的,可能里面会有脂肪、毛发、牙齿之类的。而息肉一般是上皮组织在炎性或者其他激素刺激的情况下反复增生形成的一个实体,往往呈小舌头状,一个实体的小肉揪揪。
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是这样的,女性每个月来月经的时候会剥脱子宫内膜,流出月经血,再重新生长出一层子宫内膜。当排卵有障碍激素,内分泌有一些紊乱,或者是一些特殊情况下,内膜不能完全剥脱,局部反复刺激增生引起息肉,这个息肉往往是一个超声的诊断,但不是绝对准确的,最确切的标准是需要做手术,做宫腔镜,进宫腔里面确实看到了,并且把它取出来送去做病理,证实是息肉,这才能够诊断,超声只会看到内膜有一些增厚,从医生经验上来判断考虑,但是确诊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手术和病理的检查才能够。虽然做宫腔镜可以清除息肉,但是复发的机率非常高。之所以会长息肉是因为很多人比如说排卵有障碍,没有孕激素对抗,雌激素过度刺激增生,局部雌激素受体比较高等等情况,大多数是跟雌激素水平有关的,而切除息肉只是一个治标的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反复生长的病因,例如调节内分泌、适当补充孕激素等,那么内膜又会在同样的情况下再受刺激,再次发生息肉的形成,所以复发的机率比较高,也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现象。
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有关系吗?长期复发、反复刺激会不会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呢?是的,长期复发、反复刺激一定会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建议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时候做手术。不仅会引起异常的出血,而且对于准备生育的人可能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如果年龄比较大的人反复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在激素过度的刺激下,反复增生就会发生分裂、增殖,如果过度地分裂、增殖,就有可能会发生突变,当然还有高危因素和遗传易感性,这一类病人发生恶变、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机率确实要比别人高,所以当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时候一定要积极诊断、治疗,尽管只是一个影像学的检查,提示有息肉,但到底是不是息肉,有没有恶变,只能通过病理学的检查才可以确诊,所以当反复有息肉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更好的治疗基础性疾病方案,这样可以减少息肉的复发以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ycc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