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解读超声医学专业质量管理控制指标
2020-3-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于年11月发表了《超声医学专业质量管理控制指标专家共识(年版)》[1]。共识明确指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超声医学专业质量管理控制指标,是为了实现超声医学专业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所制定的超声医学专业质量控制指标(简称质控指标),适用于中国各省、市、自治区设有超声医学专业的各级医疗机构,包括综合、专科、公立、医院,医院包括肿瘤、儿童、妇产、妇幼、医院。质控指标由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构成,共有7个专项指标。福建省超声医学质控中心自年始,在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指导下,每年组织质控中心专家开展一次医院医院超声医学专业质控专项检查。年开始,质控医院医院,医院。年初,结合国家的质控专项指标,医院、医院进行年度超声医学专业进行质控评价,医院共有80家,医院三级48家、二级10家,医院16家,医院4家。现将部分评价结果分析如下。一、结构质量分析指标其目标是评估整个医疗服务环境的特征,医院超声科的工作负荷水平。超声科适宜的工作量,合理分配工作时间,才能更好的满足医疗服务需要。超声科医患比是结构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定义是超声科医师总人数占同期超声科完成超声检查总人次的比例,计算公式为:超声科医师总人数与同期超声科完成超声检查总人次之比。此次统计,80家医院超声科医患比平均为1:,最多为1:,超过1:为10家。居高的医患比主要与受检查的对象有关,其中以体检的形式进行检查的人次占所有人次的比例是主要影响因素。因而,计算超声科医患比时,应该将体检部分单独统计。结构质量指标中另一个主要指标是超声科医师的资质。共识中关于学历,必须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中医、口腔、公卫、护理为非临床医学专业。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即便执业范围注册了医学影像和核医学专业,但不一定是超声医学专业的,因而必须接受超声继续教育专业学习班正规培训,通过理论技能考试或考核,以获得超声医学专业合格证。此次检查80家医院中,具备超声专业医师资质者占95%。目前,福建省超声专业医师资质取得的方式包括:(1)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执业范围注册应为医学影像和核医学专业,经过省级及以上规范化培训基地或超声专业质控中心培训基地系统培训一年及以上,并通过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合格者;(2)经国家超声医学专业规范化基地培训合格者。二、过程质量分析指标其目标是评估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表现,也是对超声检查过程质量的监控。危急值概念,是指"出现某种结果时,患者有可能正处于危险的临界状态,如此时临床医师能准确获知此结果、并快速为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就有可能使患者生命得到挽救,否则会因错过治疗时机而危及患者医疗安全。"其中,关键环节是超声科所提供的结果能够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并采取了"快速为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共识中的16项危急值大多数是定性结果,临床医师很难把握。因而,医院还应该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联合超声科、医务部及相关临床科室共同协商,在16项危急值基础上,细化各项相关指征,以利于危急值制度的有效执行。如何做好危急值上报率的统计?接受评价的80家医院中,医院是百分之百上报。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危急值上报率的统计方法错误,存在的问题包括:(1)只根据危急值上报表内所填写的病例数进行计算,而不是按PACS内实际所报告危急值的例数进行计算;(2)PACS内危急值项目名称与危急值上报表内所填写的病名不一致。因此,做好超声科危急值上报工作的基本要求:(1)危急值项目名称规范、并获得临床认可;(2)PACS内危急值项目名称与上报记录本内所填写的必须一致。三、结果质量分析指标其目标是评估医疗服务的结果,也是对超声检查结果与诊断质量的评价,有利于专业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超声报告阳性率是结果质量主要指标之一,是指超声报告中阳性结果的例数占超声报告总数的比重。超声报告中有异常发现,如囊肿、结节、肿块、钙化灶、回声不均匀等,均纳入阳性结果。超声检查对象包括门诊、急诊、住院患者及体检、产前检查。超声检查阳性率统计的病例包括门诊、急诊、住院患者。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超声检查阳性率必须70%。福建省医院中,医院超声检查阳性率为85%~90%。如果将体检人群也纳入统计,可导致阳性率降低,体检人群所占比例越高,阳性率就越低,甚至60%。医院、医院将孕妇列为阳性进行统计,医院的阳性率就明显偏高,有的高达97%。因而,统计阳性率时,其对象应不包括体检人群及产前检查、NT检查。超声诊断符合率是结果质量的另一主要指标,定义是报告期内超声诊断与病理或临床诊断符合例数占超声报告有对应病理或临床诊断总例数的比重。超声诊断符合率反映了超声科室诊断水平的高低。共识中要求纳入"超声报告有对应病理或临床诊断的例数"条件是"病理或临床诊断中所描述的器官部位需与超声报告中所描述的器官部位一致"。由于临床所做出的诊断中,有部分疾病主要就是依据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的,如囊肿、胆囊结石等。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可靠,我们在进行评价超声诊断符合率时,要求所查的超声报告范围为住院患者,必须有对应的病理或手术诊断。"有对应"指:病理或手术诊断中所描述的器官部位需与超声报告中所描述的器官部位一致。关于是否符合的定义,"符合"指超声诊断(二级诊断、疾病诊断)与病理、手术一致者,"基本符合"指超声诊断(一级诊断、物理诊断)与病理、手术一致者,"不符合"指超声诊断与病理、手术不一致者。将"符合"、"基本符合"列为符合。超声医学专业质量的评价包括定性与定量,定量指标体系是评价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性指标也不可或缺。如超声资料的保存、图像的可读性、操作熟练程度、应急体系、质量监管体系等等。超声报告单的质量评价是超声医学专业质量评价体系最重要的环节。规范的超声报告单能够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不良(安全)事件、医疗纠纷。规范超声报告单并建立行之有效的报告单评价方法是超声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保证。薛恩生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