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钩端螺旋体的那些事儿
2018-3-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又称细螺旋体病,是一种复杂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病原: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人畜共患。
特征:发热、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流产、皮肤和粘膜坏死性及水肿等。
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能感染,其中以猪、牛最易感。
各种年龄均可感染,以幼猪发病较多;
无季节性,但夏秋季节发病较多。
主要经损伤的皮肤感染,其次为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一般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
症状与病理
发热(39~40℃),大便密结,干硬呈颗粒状,小便浓茶样,幼猪拉血红蛋白尿(浅红)或血尿。
病猪头部和颈部发生水肿,故名位“肿头病”或“大头瘟”,结膜炎,可视粘膜黄染。
妊娠母猪流产,哺乳母猪发热、无乳。
头、颈部和全身皮下组织水肿,浆膜和粘膜黄染。
膀胱高度膨胀,充满红褐色,类似浓茶的尿液。
肝脏肿大,黄棕色,疸囊肿大充盈,肾肿大,有灰白色的坏死灶。
流产胎儿全身浮肿,皮肤有红斑,肺有黑色坏死灶。急性型
多发于大猪和中猪,呈散发偶尔爆发;
主要特征:败血症、全身性黄疸和各器官、组织广泛性出血以及坏死;
皮肤、皮下组织、浆膜和可视粘膜、肝脏、肾脏以及膀胱等组织黄染和不同程度的出血;
胸腔及心包内有浑浊的黄色积液;
脾脏肿大、出血,有时可见出血性梗死;
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或棕色,质脆,胆囊充盈、淤血,被膜下可见出血灶;
肾脏肿大、淤血或出血;
肺淤血、水肿,表面有出血点;
膀胱积有红色或深黄色尿液;
肠及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颌下淋巴肿大,呈灰白色。
亚急性和慢性型
多发于断奶前后至30公斤以下小猪;
症状:身体各组织水肿,以头颈部、腹部、胸壁、四肢最明显;
肾脏、肺、肝脏、心外膜出血明显;
浆膜腔内常可见有过量的黄色液体与纤维蛋白;
肝脏、肾脏、脾脏肿大;
防治
常用链霉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再结合对症治疗,其中葡萄糖、维生素C
静脉注射和强心利尿,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全国免费--
三十年华都饲料,三十年品质见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