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难得一见的好医案
2018-6-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读: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日渐增多,为了提高疗效,临证时除应分辨脉象虚实外,还要结合全身病情予以仔细判断,确立证候,依法立证,据法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方药,不能机械、呆板地固守一方。有问题可以加小编。
心律失常的常用治法
目前,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日渐增多,为了提高疗效,临证时除应分辨脉象虚实外,还要结合全身病情予以仔细判断,确立证候,依法立证,据法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方药,不能机械、呆板地固守一方。
1.滋阴养心法
适用于机能性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或形成二联律、三联律,阵发性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属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神不宁者。表现为心悸阵发,须臾则安,每因精神情绪激动而发,易惊惕不安,多伴有失眠、健忘、多梦、头痛、心烦易怒或身倦乏力、腰酸、遗精、盗汗、月经失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或脉来有力而结代。选用生地黄、玄参、知母、麦冬、玉竹、制首乌、沙参、枣仁、远志、柏子仁、夜交藤、珍珠母、牡蛎、龙骨、龙齿、黄连、黄柏等药治疗。若心火旺盛,口舌生疮、口苦、便秘、苔黄,可加龙胆草、大黄、竹叶以清热泻火;若肝阳上亢,面红目赤、头痛头晕、血压增高、脉弦,可加龙胆草、夏枯草、菊花、钩藤、地龙、天麻以平肝潜阳;若失眠多梦惊悸较重者,可加朱砂安神丸或安眠丸以养心安神,常用方剂有酸枣仁汤、知柏地黄汤等。
例1:室性早搏
薛某,女,40岁,教师,年7月6日诊治。患室性早搏二联律2个月,经用心得安、苯妥英钠以及炙甘草汤方治疗无效,每遇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时则心中悸动不安,脉搏出现频繁规律停跳,且有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口苦、易惊、手足心热等症,舌红少苔,脉细数而代。药用生地黄、玄参各12g,知母、玉竹、枣仁各9g,黄连3g,夜交藤15g,珍珠母18g。每周服药6剂,休息一天,连续治疗4周,病情显著好转,心悸与脉搏停跳现象很少出现,心电图复查室性早搏二联律消除。
例2:阵发性心房纤颤
藏某,女,38岁,职工,年1月19日诊治。患者年来患心房纤颤,一天可发作1~3次,每因精神情绪激动或劳累而发,发作时间约30分钟至2小时,西药曾用安定、心得安、奋乃静以及西地兰治疗无效,中药多用参、术、芪、草、地、归、芎、芍亦未见效。心悸阵发,须臾则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烦躁易怒,惊悸不已,夜寐不安,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发作时脉细数而结,未发作时脉细数。几经检查,已除外器质性心脏疾患。药用生地黄18g,知母12g,玄参9g,玉竹9g,黄连3g,枣仁9g,夜交藤15g,珍珠母18g,龙齿30g,朱砂安神丸9g(睡前内服)。服药18剂,病情好转,很少发作,心电图多为窦性心律,未出现心房颤动。
肾阴不足,不能上承于心,则虚火妄动、心神不宁;“或因怒气伤肝”“或因遇事繁冗,思想无穷,则心主亦为之不宁,故神明不安而怔忡之证作矣”(虞抟《医学正传》)。
上2例心律紊乱,一为室性早搏二联律,一为阵发性心房纤颤,病虽不同,但发作均与情志因素有关,皆伴有失眠、心烦、口苦、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水衰火旺、心胸躁动”现象(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辨证不明,误投参芪桂草之药,既耗不足之阴于下,又协有余之火于上,焉能有效。故用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之剂,使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心神安宁而病情好转。
2.理气健脾法
适用于机能性或器质性房性、室性早搏形成二联律、三联律等心律失常属于饮食停滞或湿浊阻滞,气机不畅,浊气上逆,心神受扰者。多因饮食无节或醇酒厚味引起心中悸动不安,行走时则减轻,休息时反加重,食欲不振,口中黏腻,胸部憋闷,脘腹胀满,头晕,神倦乏力,舌苔白腻,脉缓而结代。选用陈皮、苍术、厚朴、草豆蔻、木香、焦槟榔、大腹皮、莱菔子、炒谷麦芽、神曲、焦山楂等药。若湿郁化热,口苦,苔白黄而腻或黄腻,可加黄连、黄芩、龙胆草以清热燥湿;若头晕头重如裹,则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浊。常用方剂如平胃散、温胆汤、藿香正气汤等,皆可化裁应用。
例3:室性早搏二联律
许某,男,36岁,工人,年4月28日诊治。患室性早搏二联律半年之久,经用心得安、安定等药治疗2个月未效,后用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方药亦未好转,且日渐加重。其症多在午、晚餐后半小时出现,自觉胃脘胀满不适则心中悸动不平,平时若饮食不当,或稍进肥甘厚味可连续发作,心中悸动不已,身倦乏力,嗳气吞酸,少有矢气,夜寐不安而多梦,受惊则惊惕,舌苔白厚而腻,未发作时脉缓,发作时脉缓而代。药用陈皮、厚朴、川楝子、大腹皮各9g,苍术、草豆蔻、焦槟榔、枳实各6g,甘草3g。服药6剂,胃脘舒畅,矢气增多,心悸减少,夜寐转安。后曾一度食复,再进上方9剂,诸症悉平。
“脾胃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何梦瑶《医碥》)。若食伤脾胃,湿阻中焦,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必致上扰心神,悸动不已。本例心律失常起于饮食失宜,脾运失职,故有胃脘憋胀、苔腻、脉缓等症。湿阻脾胃,徒用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非仅无效,甘寒滋腻反助湿浊,不利气机之宣通,“升降之机者,在乎脾土之健运”(章虚谷《医门棒喝》),故以理气燥湿健脾,和胃降逆之剂,使脾土健运,气机顺畅,浊气下降,清阳上升,疾病向愈。
3.益气温阳法
适用于器质性房性、室性早搏形成二联律、三联律,Ⅱ~Ⅲ度房室性传导阻滞,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属于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者。悸动经常发作,气短,胸闷,活动时显著加重,严重者则咳逆倚息不得卧,并有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或有浮肿、小便不利等症。选用人参或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莲子肉、炙甘草、肉桂或桂枝等药。若小便不利,显著浮肿者,加猪苓、泽泻、车前子以利水消肿;若心神不宁,失眠易惊,惊剔不安者,可加枣仁、柏子仁、远志、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等以养心安神;若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可酌情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救逆。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参苓白术散、炙甘草汤等,均可按病情斟酌服用。
例4:心房纤颤
马某,女,47岁,职工,年2月26日诊治。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11年,心房纤颤1年,用洋地黄叶或地戈辛治疗7个月未效。心悸不安,气短而喘不能平卧,动则增剧;并有声音低微,颜面青紫,形寒肢冷,小便不利,双下肢明显浮肿,按之凹而不起,舌淡胖嫩,苔白水滑,脉沉数弱结。药用党参15g,白术、茯苓、炙甘草、猪苓、泽泻各9g,莲子肉、肉桂各6g。每周服药6剂,休息一天,连续治疗1个月后改为每周服药3剂,休息4天,在休息期间配服参苓白术散,每次3g,每日3次,研冲内服6个月,心房纤颤得以纠正,他症亦随之好转。
作者简介
薛芳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之一。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以善治心血管病为主的内科疑难重危病症而著称。
(扫码下单)
推荐书:《老医治难病——燕赵名医薛芳50年临证经验》。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老医治难病——燕赵名医薛芳50年临证经验》,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内容推荐
本书即较完整地收录、整理了薛老临证50多年治疗内科疑难危重病症的思路、方法及经验体会,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风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肺心脑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等疑难病症,内容丰富,经验独到,方法具体,体会深刻,切合临床,真实反映了一位名老中医以人为本、扎实临床、不懈探索的大医精神,颇具实用及参考价值。
END
本文由中医出版治疗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丹芪偏瘫胶囊零售价格得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