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
2016-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曾几何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只能接受化疗。但是,其疗效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无法再进一步。可喜的是,随着人们对分子遗传学认识的不断增强,NSCLC被细分为各种不同的分子亚型,并由此诞生了各类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靶向药的应用,明显改善了NSCLC患者的预后。
带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肿瘤患者的一线治疗中,化疗并没有一席之地。肺癌是肿瘤世界的头号杀手。在年,预计将有名新确诊的肺癌患者,而且其中大部分为晚期NSCLC。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面对晚期NSCLC只能使用“含铂类药物的化疗”这一招。这招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总生存期(OS),但它的上限也仅限于20%的反应率和8-10个月的中位生存期。
肺腺癌作为占据NSCLC总数50%以上的大户,是最常见的组织亚型。这样分型的意义在于,随机试验结果表明,非鳞状NSCLC使用铂-培美曲塞效果优于铂-吉西他滨。肺腺癌可以根据相关驱动基因突变进一步细分成更多的亚群(图1)。截止目前,这些驱动基因包括EGFR,KRAS,HER2,PIK3CA,BRAF,MET基因突变和ALK,ROS1和RET基因重排。
鳞状细胞癌在NSCLC中排名第二,大约占20-30%的病例。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基因突变和PI3KCA基因的扩增和突变比较常见。其中针对腺癌效果明显,部分鳞癌也成为受益者。
总结
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检测已经完全改变了它原来的分型和治疗方式。非小细胞肺癌不再被视为一个疾病,它是一类由不同分子亚型构成的异质性疾病。其结果是,针对性的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改善了无数患者的临床疗效。
不久以前,肿瘤的活检目的仅仅是为了诊断肿瘤。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改变。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组织活检来测定EGFR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诊疗步骤。
胸心外科简介
医院胸心外科是以手术为主治疗胸部疾病的专业科室,是我院肺癌治疗中心,专业范围:①以肺癌根治术、食管贲门癌根治术等恶性肿瘤手术为主要技术特色。②胸腔镜微创治疗肺内良恶性肿瘤、纵隔肿瘤、气胸等为主要技术特色。③肺癌术后及非手术各期肺癌(包括晚期)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为主要技术特色。④其他手术:胸部创伤(肋骨骨折、血气胸)的外科治疗;胸腺瘤、神经源性肿瘤、各种囊肿、胸骨后甲状腺肿等纵隔肿瘤的手术切除;支气管扩张及大咯血的手术治疗;胸壁良、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胸膜间皮瘤的手术治疗;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胸壁畸型矫正术;肺脓肿及肺囊肿的手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的外科治疗。⑤食管内、气管内置入支架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食管、气管狭窄、食管胸膜瘘、食管支气管瘘等。⑥射频消融术微创治疗肺癌及肺转移癌。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海口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