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片胸部病例专栏

2016-11-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国内首家开通医学影像自动学习功能。小编

病史:

体检发现左后纵隔囊性占位,无明显症状。

支气管源性囊肿讨论:

支气管囊肿是先天性肺胚芽发育异常,部分支气管树停止发育,并与邻近正常气道组织分离所致,通常发生在胚胎发育的第26~40天,即支气管发育的最活跃期,若发生于胚胎发育早期,肺组织尚未充分形成,近端气管芽生异常,则该囊肿多位于肺外纵隔部位,成为纵隔支气管囊肿;若发生于胚胎发育后期,肺组织已充分发育,远端气管-支气管树芽生异常,则该囊肿多位于肺内成为肺内支气管囊肿。

支气管囊肿可发生恶变,机制尚不清楚,长期合并感染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本病多为中年发病,男性发病率多高于女性。一般自幼年起病,但在病灶小、未产生压迫症状、亦未并发感染时,一般不易发现。随患者年龄增长,病灶扩大产生压迫症状或并发感染时发现,或终生无症状而于体检时偶然发现。

影像学表现:

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CT上表现为良性病变特征。

典型表现为纵隔内水样或软组织密度的类圆形肿块,以中纵隔常见,多与支气管关系密切,病变边界清楚,壁薄,密度均匀,增强无强化,通过多平面重建有助于观察病变与支气管的关系。

CT平扫为水样密度时较易诊断,呈软组织密度时易误诊,建议增强扫描,并推荐静脉期观察,可避免动脉期上腔静脉及心房内对比剂伪影干扰,利于准确判断病变强化特征。

CT扫描能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为手术提供重要参考。

鉴别诊断:

纵隔支气管囊肿一般均为含液性,而其囊壁可分泌黏液,囊内密度一般高于其他纵隔囊肿,CT值大多20HU甚至超过60HU,因此发生于纵隔的圆形或类圆形、均匀软组织密度占位,若CT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囊壁可强化),无论发生在哪个部位,均应首先考虑到支气管囊肿。

对于CT值20HU的水样型囊肿,如果发生在前纵隔,则较难与胸腺囊肿鉴别;发生在后纵隔者,应与食管囊肿、神经源性肿瘤囊变相鉴别,前者多贴近食管生长,且更为罕见,后者一般壁较厚;

中纵隔是支气管囊肿的好发部位,CT上须与囊性淋巴管瘤或心包囊肿相鉴别,囊性淋巴管瘤多发生在中纵隔的中上部,并有沿组织间隙蔓延的趋势,呈爬行性生长,其长轴多呈条状,心包囊肿则多发生于心包反折处,以宽基底或狭蒂附于心包,常位于右心肋膈处。

另外纵隔支气管囊肿也要注意与单发、肿大的淋巴结相鉴别,后者一般有重度强化。

------推广------

版权申明【本







































阿阇梨问答录2如何在一顿饭一杯茶中修
必读女人为什么要滋阴女人滋阴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w.com/jbyf/2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