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排不出去的水分超滤来帮忙
2017-10-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击标题下的生活与健康报
近期,79岁的祝奶奶再次出现了胸闷气急、无法平卧,双下肢严重水肿的情况。心急如焚的子女再次将母亲送进了浙江大学医院下沙分院。
祝奶奶因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功能衰竭反复住院治疗,此次因消化道出血停用相关药物后再次出现胸闷、双下肢水肿、纳差及尿量少等症状,大量的液体由于心脏功能的衰竭无法排出体外,积聚在肺组织间隙内,导致出现相应症状。
入院后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毫无起色,祝奶奶饱受疾病折磨,一度想要放弃治疗。考虑到祝老奶奶全身状况及耐受性差,医院心内科傅国胜主任、黄翯副主任医师、杨莹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为其进行了床边心衰超滤治疗。经过超滤脱水后,3天共脱水ml,患者胸闷气急及双下肢水肿情况明显好转,数天后即下床活动。这是浙江大学医院新开展床边心衰超滤技术,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稳定,生命体征平稳,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当“超级水泵”出了问题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病等诸多心血管病的最终共同归宿,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因心功能失代偿需要反复住院治疗,社会与经济负担巨大,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
水钠潴留和容量负荷增加是心衰的标志,绝大多数心衰的发生和发展均与此相关,简单地说就是心脏这台人体的超级水泵出现了问题,无法把身体里的水分泵出去,导致多余的水分聚集在了肺、组织间隙里,导致肺淤血症状和全身静脉充血的症状,如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水肿等,是绝大多数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
药物治疗中的利尿剂是目前纠正心衰患者容量负荷过重、缓解肺充血症状最常用的药物,也是指南推荐的首选药物,但顽固性心衰患者往往存在肾功能不全,利尿剂抵抗等因素导致利尿效果不佳,同时利尿剂还存在较多副作用,很难充分纠正液体潴留,因此寻找到一种全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迫在眉睫。
在这种背景下,心衰超滤治疗应运而生。杨莹副主任医师介绍,90%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容量负荷过重所致,通俗地讲就是水和钠过多地积聚在体内,导致呼吸困难及水肿等症状。治疗的主要目标即排出体内过多的钠和水。指南首选的利尿剂治疗,却要面对利尿剂抵抗、利尿剂效果不佳、损害肾功能、电解质紊乱及神经内分泌激活等难以避免的缺陷。体外超滤则可认为是一种平稳可控的抽水机,将身体内聚集的多余的水分排除体外。超滤可以根据液体潴留程度,可控可预测地清除过剩的体液,是纠正水钠潴留的新方法,特别是近10年来心衰超滤技术的进步,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工具,显示了极具希望的临床前景,成为慢性心衰利尿治疗的重要补充或替代。
此外,杨莹提醒,心衰超滤治疗目前主要针对的人群为:明显的容量超负荷患者,以缓解淤血症状和液体潴留;对利尿剂抵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超滤技术的禁忌症与常规血透的基本类似,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应慎用。再者,尿毒症患者也不适用该方法。
□本报记者谢文竹通讯员周素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