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心梗猝死的例子越来越多关于心肌

2021-3-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用什么中药治疗 http://m.39.net/pf/a_4769864.html

《重庆一大学生突发重症心肌炎心脏停跳“死”两回》

《疑因熬夜多引发心肌缺血,女白领半路猝死》

《26岁小伙子网吧打游戏不到一小时心肌梗塞猝死》

……

过去我们总以为类似心脏缺血这样的疾病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得的,但现在,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年轻人长期吸烟、喝酒、熬夜,心肌缺血的发病人群也逐渐向他们发展。

据统计,中国人口疾病死亡原因的前十位,癌症居于榜首,而心脑血管疾病稳稳地占据了第二名的位置。30岁左右发生心悸梗死、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患者越来越多,平均每15秒就有一个中国人因冠心病而丧命,而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

(图文无关)

什么是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指心肌本身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肌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澍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肌的供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存在着波动,但这种波动经过机体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如果任何一种原因引起心肌供血不足,经机体调节不能满足心脏工作需要,过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可将本病分为以下类型:

1、心绞痛:是心肌缺血最具代表性的类型,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可分为稳定型、不稳定型和变异型心绞痛。

2、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所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本病急性期主要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疾病,总死亡率可达30%,一定要注意预防,尤其是吸烟、肥胖、糖尿病和缺少体力劳动者。

3、缺血性心肌病:心肌长期缺血缺氧状态,可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瘢痕形成,心肌间纤维组织增生,称为缺血性心肌病,亦称为心肌纤维化。其特点为心脏变得僵硬,逐渐扩大,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预后不佳,病死率高,死亡原因主要是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严重心律失常。

4、猝死: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主要原因是心脏突然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冠心病是心脏性猝死患者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病变。

(图文无关)

心肌缺血6大典型表现

1、胸闷: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也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2、气急: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3、心悸: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也可能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4、疼痛: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5、闷痛: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

6、呼吸困难: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这6大表现如果有1条吻合,就需多加注意,合理休息并改变生活习惯,如有多条吻合,医院进行检查,例如去心内科做一个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确诊一下冠心病。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做一个冠脉CT,看一下冠状动脉堵塞情况等,以尽量避免悲剧发生。

(图文无关)

3个好习惯预防心肌缺血

1、低盐低脂: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心肌缺血的出现,而绿茶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也会对心肌缺血患者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其中的维生素还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2、适度运动:运动可以帮助人体更好地建立防御系统,可以促进心肌侧支循环的建立。但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决定,需量力而行。

3、良好作息:心肌缺血时会影响心脑血管的运行,而过于激动的情绪与过重的体力劳动等都会影响心脑血管的正常运行,应保持充足睡眠以及稳定情绪。

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w.com/zzbx/151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