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临床意义
2018-7-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临床意义经常出现在考题当中。这部分题目是记忆性的题型,针对这个问题,中公卫生人才网对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临床意义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首先我们一起看一道题目:
1.急性心肌梗死时血心肌坏死标记物中升高最早的是:
A.肌钙蛋白B.肌红蛋白
C.乳酸脱氢酶(LDH)D.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
1.B。
可以看出,考察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临床意义的时候,基本的考查形式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形式,只要将常考的几种坏死标志物区别开就能更好的做题。下面我们将几种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列出来,更加方便大家记忆。
(1)心肌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是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指标,在起病2?4小时后升高,cTnI于10?24小时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cTnT于24?48小时达高峰,10?14天降至正常;
(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判断心肌坏死的临床特异性较高,在起病后4小时内增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是判断溶栓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3)肌红蛋白:最早出现,最早恢复,于起病后2小时内即升高,12小时内达高峰;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有助于早期诊断,但特异性较差;
(4)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远不如上述心肌坏死标志物,但仍有参考价值。
在以上化验指标中,肌红蛋白出现最早,敏感性强,特异性差;肌钙蛋白随后出现,特异性强持续时间长,CK-MB敏感性弱于肌钙蛋白,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往期精彩回顾
招人,专科、往届均可报!酒泉事业单位招聘
招聘人!甘肃省庆阳宁县乡镇卫生院招聘公告
医疗招聘考试交流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