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汇总反复晕厥,她们究竟怎么了

2017-4-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晕厥是一种症状,临床上,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均可导致晕厥,但后者导致的晕厥较为严重。本文4例患者为何反复发作晕厥,让我们一起揭秘真相吧!

Case1:18岁女性,反复晕厥10年

18岁女性,10年前于快跑时出现心悸、黑矇,随之摔倒伴意识丧失,约10余秒后意识恢复,伴乏力、头晕,约2~3小时后完全缓解,期间无胸痛、胸闷、抽搐及感觉运动障碍等。此后7年间共发作晕厥5次,多于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发作时偶伴有小便失禁。既往无特殊病史及用药史,母亲及弟弟有类似晕厥史,母亲11年前(37岁)猝死,弟弟1个月前(17岁)猝死。查体未见异常。3医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次/分,QT/QTc间期/ms,T波电交替(图1)。入院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2次/分,QT/QTc间期/ms(图2)。血液化验(包括电解质)、超声心动图、胸片及腹部超声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结合病史诊断为先天性长QT综合征。

给予普萘洛尔10mgTid,患者心率偏慢,行双腔起搏器(DDD)植入术,起搏频率70次/分。术后逐渐将普萘洛尔加量至20mgTid。定期随访至今,未再有晕厥发作。

图1

图2

Case2:28岁女性,间断晕厥20年

28岁女性,20年前开始间断出现晕厥,未诊治。产后第10天凌晨2:00突发抽搐,伴意识丧失,数秒钟后恢复意识,医院心电图示室速,予静推利多卡因、胺碘酮及电复律等治疗后,为接受进一步治疗转院。血钾4.3mmol/L,肌酸激酶同工酶3.1ng/ml,肌钙蛋白I0.18ng/ml。室速发作时,心电图提示尖端扭转型室速(图3),转复后心电图提示QT间期明显延长,窦性心动过缓(图4)。超声心动图提示正常。

患者住院期间多次发生晕厥,心电监护捕捉到心律失常(图5)。考虑该患者心率较慢,无法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给予异丙肾上腺素、补钾、补镁治疗,建议植入ICD,家属因经济原因拒绝。之后,患者多次因室速晕厥住院,随访至第2年时猝死。

图3

图4

图5

Case3:37岁女性,发作性晕厥15年

37岁女性,15年前无明显诱因晕倒,不省人事,呼叫不应,持续约5分钟后神志逐渐转清,每年发作1~2次,发作时无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年5月再发晕厥1次,症状同前,行脑电图示:轻度异常脑电图。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室早、部分呈二联律、三联律,给予普罗帕酮等治疗,治疗效果不确切。患者于昨日11时左右突然再次晕厥,神志不清持续约5分钟,醒来后感胸闷、头昏不适,当时未就诊。分别于今晨5:00、5:30、8:00时发作晕厥,门诊拟“癫痫?”收入神经内科,因心电监护示“频发室早,短阵室速,室性早搏(R-on-T)”转入心内科进一步诊疗。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家族中有一姐姐发作过晕厥,无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

患者晕厥发作时心电监护示:尖端扭转型室速。发作间歇心电图示:频发室早,R-on-T,QT0.56s,以ST延长为主要表现。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室早,部分二联律、三联律;Ⅱ、Ⅲ、aVF导联V4~V6导联ST段水平压低0.05~0.1mV,T波倒置。脑电图示:轻度异常脑电图。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内径27mm,左室舒张末径55mm,左室收缩末径43mm,LVEF44%。血常规示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提示贫血。电解质,肌酸激酶、肌钙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FT3、FT4、TSH,乙肝六项均正常。

本例患者反复晕厥,心电图示尖端扭转型室速,窦律时有长QT间期,室早有R-on-T现象,排除了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心动过缓等获得性长QT综合征因素,且患者家族有类似晕厥史,心电图表现为T波基底部宽,ST段明显延长,且多在激动、劳累后白天发作。诊断遗传性长QT综合征(LQT1型可能性大)伴尖端扭转型室速。植入ICD,术后给予美托洛尔mg/d治疗。随访至今未出现晕厥和ICD放电。

Case4:20岁女性,既往多次晕厥

20岁女性,分娩第1胎数周后突发室颤并被立即转送至医院,途中成功复律,医院开始静脉应用胺碘酮,后转院继续治疗。患者既往曾经多次发生短暂性晕厥,每次发作均呈自限性。家族史包括晕厥和癫痫。

入院时心电图示QTc轻度延长至ms(图6)。入院后不久,患者先后发作2次非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和1次持续性多形性室速,紧急除颤后恢复至窦性心律。持续性室速发作后均予以胺碘酮mg静脉推注,后以1mg/min的速度持续泵入(整个转院过程中,一直应用胺碘酮治疗)。3小时后复查心电图示QTc进一步延长至ms,出现T波交替(图7)。

图6

图7

患者入院36小时内,又发作了5次室性心律失常,均通过紧急除颤终止。对除颤后心电图分析确定存在持续性QT间期延长。在怀疑QT间期延长为室性心律失常的始作俑者之前,患者共接受了超过mg的胺碘酮。入院第4天,再次出现室颤,除颤复律后停用胺碘酮治疗。采用利多卡因联合高剂量镁的治疗方案,同时继续予以β受体阻滞剂并添加赖诺普利和螺内酯。住院第6天,患者植入双腔ICD,心房起搏心率设定80次/分。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陷症状逐渐缓解并于第9天出院。1个月后复诊,ICD程控结果显示,患者并未再发室性心律失常与放电事件。2个月后基因检测结果示KCNE1基因突变,属于长QT综合征中相对罕见的一种类型。

提示:尽管胺碘酮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线药物,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少数情况下,例如先天性QT间期延长的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时可能进一步延长患者QT间期,发展为室速、室颤等恶性事件,不仅不能发挥治疗作用反而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相关知识

长QT综合征(LQTS)定义

LQTS亦称复极延迟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伴有T波和(或)u波形态异常。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转型室速(TdP)、晕厥或猝死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LQTS分类

LQTS可以是先天性,也可以是获得性。先天性LQTS是一种由基因缺陷引起复极异常的遗传性心脏病。获得性LQTS是指由药物、心脏疾病或者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以可逆性QT间期延长伴TdP发作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TdP的急诊处理

急性期治疗主要针对TdP的处理。

1.纠正引起TdP危险因素及促发因素:立即停止明确或可能诱发TdP的药物,纠正其它诱发因素,并进行连续的QTc间期监测。评估是否存在促发TdP的其他因素,包括药物相互作用、代谢异常、有无心动过缓或电解质异常。

2.除颤:TdP持续发作或蜕化为室颤,应立即实施直流电复律。使用非同步最大电量(单相波J,双相波J)复律。对于不能明确TdP的原因且日后有心脏性猝死危险的患者,应考虑置入ICD预防心脏性猝死。

3.镁剂:对于药物引起的QT间期延长及TdP发作的患者,应静脉注射硫酸镁。

4.提高心率:对心动过缓和明显长间歇依赖者可考虑临时起搏,起搏频率维持80次/分左右,某些患者可能需要更快的频率,若有指征,可安装永久起搏器。在等待临时起搏时,可以短时使用提高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5.补钾:获得性LQTS致TdP往往合并低血钾。药物和低血钾协同可使TdP的发生率增加。建议将血钾水平保持至4.5~5.0mmol/L。

6.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药在获得性LQTS的治疗价值有限。虽然有建议可以考虑使用利多卡因和美西律,但这不是治疗和预防的主要措施。在心动过缓但已经接受起搏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

7.预防:对药物获得性LQTS者,如已查明诱发TdP的药物,需要详细记录,并告知患者,以便今后使用同类药物时要加以防范。

病例征稿啦!

攻克疑难患者,您是否想传授经验、分享喜悦?遇到罕见病例,您是否想找“高手”指点,听取多方见解?那么,机会来了!“心在线”现面向全国征集心血管疾病相关病例啦!我们将为您提供传授经验、切磋技艺的平台,您不仅可以拓宽思路、丰富视角,还可获得丰厚稿酬!

投稿邮箱:

content

cardiounion.cn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刘倩┆美编柴明霞┆制版潘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







































白癜风治疗的有效方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w.com/hlbk/7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