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2020-1-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中风不省。用麝香二钱,研为末,加清油二两,和匀灌下,自苏。

2、瓜果食积(脾胀气急)。用麝香一钱,生桂朱一两,加饭和成丸子,如绿豆大。大人服十五丸,小儿服七丸,开水送下。

3、偏正头痛。和麝香五分、皂角末一钱,包在薄纸中,放头痛部位一发中,外用布包炒盐乘热熨贴。盐冷则换。如此几次,不再发病。

4、催生易产。用麝香一钱,水研服,立下。又方:用麝香残、盐豉一两,烧红为末,以秤锤淬过一酒送服二钱即下,此方名“胜金散”。

5、痔疮肿毒。用麝香、当门子、印城(按:原文如此)盐等分涂搽。不过三次即消。

6、山岗瘴气,用水送服麝香三分即解。

上一页:麋当前页:麝下一页:灵猫

灵猫

「释名」灵狸、香狸、神狸、类。

「气味」(肉)甘、温、无毒。(阴部)辛、温、无毒。

「主治」阴部与麝相似,功用也相同(按:现称灵猎的这种分泌的为灵猎香)。可以镇心安神,治心腹痛。解疫气、恶气等。

上一页:麝当前页:灵猫下一页:猫

「释名」家狸

「气味」头骨:甘、温、无毒。

「主治」

1、心下鳖瘕。用黑猫头一个,烧灰,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2、多痰发喘。用猫头骨烧灰,酒送服三钱即止。

3、多年瘰疬。用猫头、蝙蝠各一个,都加上黑豆,烧存性,共研为末敷患处。其疮已干,则调油涂搽。内服五香连翘汤。

4、痈沮不收。用猫头骨一个,火煅,研为末。另取鸡蛋十个煮熟,去白,以蛋黄煎出油,加少许白蜡调骨末敷涂。极效。

上一页:灵猫当前页:猫下一页:湍

「释名」猪獾

「气味」(肉)甘、酸、平、无毒。

「主治」

1、久患水胀。用猪獾肉煮汤吃。

2、咳逆劳热,上气虚乏。用猪獾肉调五味煮吃。又方:用猪獾骨研为末,每服三合,酒送下。一天服二次,直至病愈。

上一页:猫当前页:湍下一页:兔

「释名」明

「气味」肉:辛、平、无毒。屎:咸、寒、无毒。血:咸、寒、无毒。

「主治」

肉:凉血,解热毒,利大肠。

血:凉血活血,解胎中热毒。催生易产。

屎(明月砂、玩月砂、兔蕈):

1、大小便秘。用明月砂一匙安脐中,冷水滴透。自通。

2、痘疮入目生翳。用明月砂晒干,研为末。每服一钱,茶送下。

3、月蚀耳疮。用明月砂放入蛤蟆腹中,同烧为末,敷患处。

上一页:湍当前页:兔下一页:水獭

水獭

「释名」水狗。

「气味」(肝)甘、温、有毒。

「主治」

1、虚劳咳嗽。用水獭肝烧灰,酒送服。

2、肠痔出血。用水獭肝烧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

3、下血不止。用不獭肝一具煮熟,加五味吃下。

上一页:兔当前页:水獭下一页:鼠

「释名」锥、老鼠、首鼠、家鹿。

「气味」牡鼠(雄鼠,入药不用雌鼠):甘、微温、无毒。屎:甘、微寒、无。

「主治」

胆:点目,治青盲雀目不见物;滴耳,治聋。

屎:煮服,治方伤寒劳复发热,男子阴易腹痛,通女子月经,不死脂;研末服,治吹奶、乳痈,解马肝毒,涂鼠瘘疮;烧存性,敷折伤、疔肿诸疮猫犬伤。

牡鼠:

1、鼠瘘溃烂,用鼠一兴、乱发如鸡蛋大一团,在猪油中煎令消尽。以一半涂患处,另一半,酒送服。

2、疮肿热痛。用大雄鼠一只、清油一斤,煎焦,滴水不散,滤后再煎,加放炒紫黄丹五两,搅匀,滴水成珠,下黄蜡一两,熬带黑色成膏,收瓷瓶中。等出火毒后,取贴患处。

3、溃痈不合,用老鼠一合,烧末敷涂。

4、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噤肢强)用鼠一只,和尾烧成灰,调猪油敷患处。

5、妇女孤瘕(月经来时,因惊恐、悲伤或经受疾风暴雨而得此病,病状是精神恍惚,月经不通,胸、胁、腰、背等处感到疼痛,小困难,喜食欲呕,象怀孕的样子,宜早治)。用鼠一只,裹新絮中,泥封火煅,一日夜后取出,去絮,加桂心末二钱半。每服一匙,酒送下。不过二服可愈。

6、汤火伤疮。用小老鼠一只,泥包烧研。调菜油涂搽。

上一页:水獭当前页:鼠下一页:猬

「释名」毛刺。

「气味」皮:苦、平、无毒。肉:甘、平、无毒。

「主治」

胆:点目,止泪;化水,涂痔疮。

肉:炙食,肥下焦,理胃气,令人能食。

皮:

1、痔疮下血。用猬皮、穿山甲等分,烧存性,加肉豆蔻一半,每服一钱,空心服,热米汤送下。

2、肠风下血。用猬皮一块,锅内烤焦,去皮留刺,加木贼半两(炒黑),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3、五色痢疾。用猬皮烧灰,酒送服二钱。

4、大肠脱肛。用猬皮一斤(烧过),磁石(煅)、桂心各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5、鼻血不止。用猬皮一块,烧为末。取半钱,棉裹塞鼻中。

6、睫毛倒刺。用猬刺、枣针、白芷表黛,等分为末,吸入与病眼同侧的鼻孔中,同时,口含冷水。

7、反胃吐食。用猬皮烧灰,酒送服;或煮汁服;或以五味淹猬皮。炙服。

上一页:鼠当前页:猬下一页:猕猴

猕猴

「释名」沐猴、胡孙、王孙、马留、狙。

「气味」肉;酸、平、无毒。

「主治」

肉:治风劳、久疟、避瘴疫。

屎:小儿脐风撮口及急惊风(用猴屎烧为末,和生蜜少许灌下)。

上一页:猬当前页:猕猴下一页:鹤

「释名」仙禽、胎禽。

「气味」白鹤血:咸、平、无毒。卵:甘、咸、平、无毒。

「主治」

白鹤血:益气力,补虚乏,去风益肺。

脑:和天雄、葱实服,令人目明。

卵:预解痘毒,多者令少,少者令不出。每用一枚,煮给小儿吃。

上一页:猕猴当前页:鹤下一页:鹈鹕

鹈鹕

「释名」犁鹕、乌泽、逃河、淘鹅。「气味」(脂油)咸、温、滑、无毒。「主治」涂痈肿,治风痹,透经络,通耳聋。

上一页:鹤当前页:鹈鹕下一页:鹅

「释名」农雁、舒雁。

「气味」白鹅油:甘、微寒、无毒。胆:苦、寒、无毒。

「主治」

白鹅油:润皮肤,消痈肿,治手足皲裂。

胆:解热毒及痔疮初起,频频涂抹,自消。

上一页:鹈鹕当前页:鹅下一页:鹜

「释名」名鸭、舒凫、家凫、末匹。

「气味」鹜肪(即鸭油,炼过再用):甘、大寒、无毒。肉:甘、冷、微毒。

「主治」

治鹜肪:气虚、寒热、水肿。瘰疬出水,可用鸭油调半夏末敷涂。

肉:久虚发热,吐痰咳血。用黑嘴白鸭一只,取血。加温酒饮适量。另将此鸭去毛,破腹去肠,拭净,放入大枣肉二升,参苓平胃散一升,扎定,半装沙锅中以炭火慢煨。取陈酒一瓶,分三次倒入锅内。待酒干后,食鸭及枣。此主名“白凤膏”,常吃,病好渐愈。

上一页:鹅当前页:鹜下一页:凫

「释名」野鸭、野鹜、施、沉凫。「气味」(肉)甘、凉、无毒。「主治」补中益气,平胃消食。身上有小热疮年久不愈者,多食野鸭可以治好。

上一页:鹜当前页:凫下一页:鸡

「释名」烛夜。

「气味」白雄鸡肉:甘、微温、无毒。乌雄鸡肉:甘、微温、无毒。乌骨鸡:甘、平、无毒。黄雌鸡肉;甘、无毒。

「主治」

白雄鸡肉;

1、精神狂乱。用白雄鸡一只,煮以五味,和作羹粥吃。又方:用白雄驻只,如常法洗治,加入真珠四两、薤白四两,再加水三升,煮成二升,食鸡饮汁。

2、突然心痛。用白雄鸡一只,治洗干净,加水三升,煮至二升,去鸡,煎至六合,加苦酒六合、真珠一钱,再煎至六合,投入麝香约两颗豆大的量。一次服完。

3、赤白逅眄。用白雄鸡一只作汤及馄饨吃,食前须空腹。

4、突然咳嗽。用白雄鸡一只,加苦酒一斗,煮成三升,分三次服,并淡食鸡。

5、不气浮肿。用小豆一升、雄鸡一只(治洗干净),加水三斗,煮熟吃下,将汤喝完。

乌雄鸡肉:

1、反胃吐食。用乌雄鸡一只,如常法治净,鸡腹内放入胡荽子斤,烹食。吃过两只,即见疗效。

2、肾虚耳聋。用雄鸡一保,治净,加酒三升煮熟,乘热吃上。食地视而不见、五只,可以见效。

乌雌鸡肉:

1、中同舌强,不能方语,目睛不转。用乌雌鸡一只,治净,加酒五升,煮成二升,去渣,分三次服,同时吃葱姜粥,吃后须暖卧发汗。

2、虚损积劳(身体久虚或大病后出现盗汗、气喘、心悸、胃弱、多卧少起等病象)。用乌雌鸡一只,治净,以生地典一斤(切细)、饴糖一斤,放入鸡腹内,扎定,装铜器中,用甑蒸熟,食鸡饮汁,勿用盐。一月照此法吃鸡一次,极效。

黄雌鸡肉:

1、水癖水肿。用黄雌鸡一只,治净,和赤小豆一升,同煮汁饮。白天饮二次,夜间饮一次。

2、流行性发黄病。和黄雌鸡一只,治净,煮熟吃下,并尽量饮叶,至多吃鸡两只即愈。鸡汤中放少许盐、豉亦可

3、脾虚滑痢。用黄雌鸡一保,炙过,以盐、醋涂上,煮熟吃下。

4、脾胃弱乏,人痿黄瘦。同黄雌鸡肉五两、白面七两,作民馄饨,下五味煮熟,空腹吃。每天一次。

乌骨鸡:

1、赤白带下。用乌骨鸡一只,治净,在鸡腹中装入白果、莲肉、江米各五钱,胡椒一钱,均研为末,煮熟,空心吃下。

2、遗精白浊。治方同上。

3、脾虚滑泄。用乌骨母鸡事例,治净,在鸡腹内装入豆蔻一两、苹果二枚(烧存性),扎定,煮熟,空心吃下。

4、鸡冠血:涂颊治口歪不正,涂诸疮癣、虫伤。鸡血:安神定心,解虫毒,治筋骨折伤、白癜风、疬疡风。

肝:

1、阳痿。用雄鸡肝三具,菟丝子一升,共研为末,加雀卵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2、睡中遗尿。用乌鸡肝一具,切细,以豉和米煮鸡肝成粥吃下。

3、肝虚目暗。用乌雄鸡肝、桂心等分,捣烂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一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三闪,治遗精病,可用上方加龙骨。

胆:

1、沙石淋沥。用干雄鸡胆半两、鸡屎白(炒)一两,研匀温酒服一钱。至小便通畅为止。

2、眼热流泪。用五倍子、蔓荆子煎汤洗眼,洗后用雄鸡胆点上。

嗉囊:小便不禁及气噎食不消。

鸡内金:

1、遗尿。用鸡肫一具,连鸡肠烧存性,酒送服。男用雌鸡。女用雄鸡。

2、小便淋沥。用鸡内金五钱,阴干,烧存性,开水送服。

3、反胃吐食。用鸡肫一具,烧存性,酒调服。男用雌鸡,女用雄鸡。

4、噤口痢疾。用鸡内金焙过,研为末,乳汁送服。

5、喉闭乳蛾。用鸡内金阴干(有须洗过),烧成末,以竹管吹入喉部,蛾破即愈。

6、一切口疮。用鸡内金烧灰敷涂。

7、脚胫生疮。用鸡内金洗净贴上,一天换一次,十天病愈。

屎白:

1、心腹鼓胀,小便短涩。用冬季干鸡屎白半斤,放入新酒一斗中泡七天后,每次温服三杯。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鸡尿醴”。又方用鸡屎、桃仁、大黄各一钱,水煎服。又方:用鸡屎炒过。研为末,滚水淋取汁,调木香、槟榔末二钱服。又方:用鸡屎、川芎,等分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服适量。

2、一切肿胀(肚腹、四肢肿胀,鼓胀、气胀胀、水胀、湿等)。用干鸡屎一升,加新酒(末过滤者)三碗,煮成一碗,滤汁饮服。不久,有小排出,先从脚下消肿。如水末消尽,隔日再照样治疗,另用田螺三个,滚酒煮食。再吃白粥调理身体。

3、食米成瘕(好吃生米,口吐清水)。用鸡屎同白米等分,合炒为末,水调服。用米形物吐即愈。

4、石淋疼痛。用鸡屎白晒至半干,炒为末,每服一匙,本乡浆送下。一天服二次。

5、中风寒痹,口噤,不各人事。用鸡屎白后升,炒黄,加酒三升,搅令澄清后饮服。

6、产后中风,口噤,抽筋。角弓的张。用黑豆二升半,同鸡屎白一升炒熟,加入清酒一升半,再加竹沥,饮服。令发汗。

7、喉痹肿痛。用鸡屎白含中,咽汁。

8、牙齿疼痛。用鸡屎白烧末,棉裹,放痛和咬住,即愈。

9、鼻血不止。取鸡屎的白色部分烧灰吹入鼻中。

10、面目黄疸。用鸡屎白、小豆秫米各二分共研为末,分作三服,水送下,当有黄汁排出。

11、乳痈。用鸡屎白炒过,研为末,酒送服一匙,三服可愈。

12、瘰疬瘘疮。用雄鸡屎烧灰。调猪油涂搽。

鸡蛋:

1、伤寒发狂,热极烦躁,吞生鸡蛋一枚,有效。

2、身体发黄。用鸡蛋一枚,连壳烧成灰。研细,加醋一合,温服。服三次,有特效。

3、身面肿满。用鸡蛋黄白相和,涂搽肿处,干了再涂。

4、产后血多。用乌鸡蛋三枚、醋半升、酒二升,搅匀,煮成一升,分四次服下。

5、妇女白带。用酒及艾叶煮鸡蛋。每天取食。

6、身体发热。用鸡蛋三枚、白蜜一俣,和匀服睛,不拘大人或小孩都有效。

鸡蛋白:

1、赤白痢。用生鸡蛋一个,取白摊纸上,晒干,折出四层,包乌梅十个,烧存性,冷定后研为末,加水银粉少许。大人分二次服,小孩分三次服,空心服,水送下。如只微泻,即不须再服药。

2、蛔虫攻心,口吐清水。用鸡蛋白和漆调匀舌下,虫即引出。

3、汤火烧灼。有鸡蛋白和酒调匀,勤沅痛处,忌发物。

鸡蛋黄:

1、赤白痢。用鸡蛋一术,取黄去白,加胡粉满壳,烧存性,酒送服一匙。

2、小儿疾。用鸡蛋黄和乳汁搅服。

3、小儿头疮。取熟鸡蛋黄,炒令油出,调麻油、腻粉涂搽。

4、消灭瘢痕。用鸡蛋五、七枚煮熟。取黄炒黑,一天涂三次,直至瘢痕消灭。

鸡蛋壳:

1、小便不通。用蛋壳、海蛤、滑石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2、头疮白秃。用鸡蛋壳七个,炒过,研为末,调油敷涂。

3、头上软疖。用孵出小鸡后的蛋壳,烧存性,研为末,加轻粉少许,清油调敷。

4、阴茎生疮。用鸡蛋壳炒过,研为末,调油敷涂。

5、肾囊痈疮。用孵出小鸡后的蛋壳、黄连、轻粉,等分为末,以炼地宾香油调匀敷涂。

上一页:凫当前页:鸡下一页:雉

「释名」野鸡。

「气味」(肉)酸、微寒、无毒。

「主治」

1、脾虚下痢,日夜不止。用野鸡一只,治净,加桔皮、葱、椒等五味,作成馄饨,空心吃下。

2、消渴饮水,小便频数。用野鸡一只,加五味煮汤喝,肉亦可食。

3、心腹胀满。用野鸡一只、茴香(炒)、马芹子(炒)、川椒(炒)、陈皮、生姜吃下。吃鸡的这一天,早上服喜禾散,辰时服此方,得午时服导气枳壳丸。

上一页:鸡当前页:雉下一页:鸽

「释名」鹁鸽、飞奴。

「气味」白鸽肉:咸、平、无毒。鸽屎:辛、温、微毒。

「主治」

白鸽肉:解药毒,治恶疮、疥癣、白癜风等。

屎:(左盘龙)

1、带下排脓。用野鸽屎一两,炒至微焦。白术、麝香各一分,赤芍药、青木香各半两,延胡索(炒赤)一两,柴胡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调下,脓排尽后,可服其他药物补养身体。

2、蛔虫寄生。用白鸽屎烧过,研细,水送服适量。

3、项上瘰疬。用鸽屎炒过,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汤送下。

4、头痒生疮。用白鸽屎五合,加醋煮开三次,捣烂敷涂。一天三次。

上一页:雉当前页:鸽下一页:雀

「释名」瓦雀、宾雀(按:即常见的麻雀)。雀屎:白丁香、青丹、雀苏。

「气味」肉:甘、温、无毒。雀卵:酸、温、无毒。雄雀屎:苦、温、微毒。

「主治」

雀卵:男子阳痿、女子带下、便溺不利。和天雄、菟丝子末为丸,空心服五粒,酒送下。

肉:

1、老人脏腑虚弱。用雀儿五只,治净,炒熟,加酒一俣同煮。过一段时间,再加水二碗、粟米一保、葱白三根,一起煮粥吃。

2、肾冷偏坠(疝气)。用生雀三只,燎毛去肠,勿洗,以茴香三钱,胡椒一钱,约定缩砂、桂肉各二钱填雀腹内,湿纸裹好,煨熟,空心服,酒送下。

3、小肠高气,用带毛雀儿一只,去肠,填入金丝矾末五钱,缝好。火上煨成炭,研为末,空心服,酒送下。年久者服二次可愈。

4、赤白痢。用冬季麻雀,去皮毛及肠肚,填入巴豆仁一枚,装瓦煅瓦瓶中,煅存性,研为末。以好酒煮黄蜡百沸,取蜡和药末调成丸仓。每服一、二十丸,红痢,用甘草汤送下;白痢。用干姜汤送下。

5、内外目障(目昏和翳,远看似有黑花内障则不见物)。用麻雀十个,去翅、足、嘴,连肠、胃、骨、肉研烂,加磁石(煅,醋淬七次,水飞)、神曲(炒)、青盐、肉苁蓉(酒浸,炙过)各一两,菟丝子(酒浸三日,晒干)三两,共研为末,加酒二升及少量炼蜜,一起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雄雀屎:

1、目中翳膜(因目热所生的赤白膜)。用雄雀屎和人乳点眼。

2、小儿口噤中风。用水调雀屎作成丸子,如麻子大。水送服二丸,即愈。

3、疮疖末破。取雀屎涂疮,即易破。

4、喉痹乳蛾。用雀屎二十粒,调沙糖做成三个丸子。每取一丸,棉裹含口中。

上一页:鸽当前页:雀下一页:伏翼

伏翼

「释名」蝙蝠、天鼠、仙鼠、飞鼠、夜燕。

「气味」伏翼:咸、平、无毒。天鼠屎(亦名鼠法、石肝、夜明砂、黑砂星):辛、寒、无毒。

「主治」

伏翼:

1、上焦发热,白昼贪眠。用五两重的蝙蝠一个(连肠、骨炙燥),云实(炒)五两、威灵仙三两,牵牛(炒)、苋实各二两,丹砂、铅丹各一两,腻粉半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丸,木通汤送下。此方名“仙乳丸”。

2、久咳上气,多年服药无效。有蝙蝠除去翅、足,烧焦,研为末,米汤送服。

3、久疟不止。用蝙蝠一个(炙)、蛇蜕一条(烧)、蜘蛛一枚(去足、炙)、鳖甲一枚(醋炙)、麝香半钱,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五丸,温酒送下。此方名“伏翼丸”。

4、小儿惊。用入蛰蝙蝠一个,在蝠腹中放入成块朱砂三钱,煅存性,待冷后研为末,分四次空心服下。如儿龄很小,则分五次服,都用开水送下。

5、多年瘰疬。用蝙蝠一个、猫头一个,都撒上黑豆,烧到至骨化,研为末,敷患处。如疮已干,则调油敷涂。内服连翘汤。

天鼠屎:

1、内外障翳。用夜明砂末化入猪肝内,煮食并饮汁。有效。

2、青盲不见。用夜明砂(糯米砂黄)一两、柏叶(炙)一两,共研为末,加牛胆汁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夜睡觉时,以竹叶汤送服二十丸,至五更时,再用米汤送服二十丸,至病愈为止。

3、小儿夜盲。用夜明砂,炒过,研细,加猪胆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米汤送下。又方:用夜明砂、黄芩,等分为末,取淘米水煮猪肝的汁水每次调服半钱。

4、五疟不止。用夜明砂末,每以冷茶送服一钱,立效。又方:治疟发作时,经久不愈。有夜明砂五十粒、朱砂半现金、麝香一钱,共研为末,加糯米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大。发病前开水送服十丸。

5、咳嗽不止。用蝙蝠去翅、足,烧为末。每服一钱,饭后服,开水送下。

6、耳出汁用。用夜明砂二钱、麝香二分,共研为末,先将患处揩干净。然后把药末敷上。

7、溃肿排脓。用夜明砂一两、桂半两、乳香一分,共研为末,加干砂糖半两,水调匀,敷患处。

上一页:雀当前页:伏翼下一页:寒号虫

寒号虫

「释名」独舂。屎名五灵脂。

「气味」(五灵脂)甘、温、无毒。

「主治」

1、心腹痛及小肠疝气(包括妇女妊娠期间及产后心痛、小腹痛、血气痛等症)。用五灵脂、蒲黄,等分研末,以醋二杯调末成膏,加水一碗,煎至七成,乘热服下。痛未止,可再服。以酒代醋亦可,或有醋、糊和药末为丸,童便和酒送服。此方名“失笑散”。

2、产后恶露不快,腰腹疼痛。或月经不调,久有瘀血。用五灵脂(水淘净,炒为末)一两,以好米醋调稀,慢火熬成膏,加蒲黄末调成丸子,如龙眼大。每服一丸,用水与童便各半碗,煎至七成后温服。再服,恶露即下。如是血块或闭经可用丸药磨酒服。此方甸“紫金丸”。

3、男子脾积气痛。女子血崩诸痛。用水飞过的五灵脂炒干,待烟尽,研为末。每取一钱,温酒调服。有此药「气味」怪,很难吃,炒存性较好。此方名“灵脂散”。如将药末用酒、水童便煎服。则名“抽刀散”,治产后心、腹、胁、肋、腰、胯等处疼痛。能散恶血。

4、产后血晕,不知人事。用五灵脂二两,半生米炒,研为末。每服一钱,水调下。如口紧闭,可拔开灌药,入喉即愈。

5、小儿蛔虫病。用五灵指末二钱、灵矾(火飞)半钱,每取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五成温服。有虫吐出即愈。

6、月经不止。用五灵脂炒干,待烟尽,研为末。每取二钱,加当归二片,投酒一碗中煎至六成,乘热服,三、五次后可见效。

7、血崩。用五灵脂十两,研为末,加水五碗,煎成三碗,支渣,再煎为膏,加神曲末二两,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极效。又方:用五灵脂烧过,研为末。另以铁器烧红淬酒,将此酒调药服。

8、吐血呕血。用五灵脂一两、卢荟三钱,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二丸,将浆水化下。又方:治血行入胃,吐不止。用五灵脂一两、黄芪半两,共研为末,水磅服二钱。

9、化食消气。用五灵脂一两、木香半两、巴豆四十枚(煨熟,去油),共研为末,加糊做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开水送下。

10、消渴饮水。用五灵脂、黑豆(去皮),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冬瓜皮汤送下(无皮,用叶亦可)。一天服二次。不可更服热药,可服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若只是小渴,服此方二、三服即止。此方名“竹笼散”

11、手足冷麻。用五灵脂二两、没药一两、乳香半两、川乌头一两半(炮,去皮),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用一丸,以生姜温酒磨服。

12、骨年肿痛。用五灵脂、白芨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三钱,共研为末,以生姜温酒磨服。

13、损伤接骨。用五灵脂一两、茴香一钱,共研为末。先将乳香末敷在极痛处,再在药上含沙射影小黄米粥,然后把上述配好的药末撒盖在粥上,随即用木块夹定。三、五日后可见效。

14、咳嗽肺胀。有重型灵脂二两、胡桃仁八个、柏子仁半两,共研匀,滴水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甘草汤送下。此方名“皱肺丸”。

15、痰血凝结。用五灵脂(水飞)、半夏(汤泡),等分为末,姜汁浸过,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水送下。

16、目生浮翳。用五灵脂、海螵蛸。等分为末,每日以熟猪肝蘸末吃。

17、虫、蛇咬伤。用五灵脂末涂搽,立愈。

上一页:伏翼当前页:寒号虫下一页:斑鸠

斑鸠

「释名」斑佳、锦鸠、鹁鸠、祝鸠。「气味」(鸠肉)甘、平、无毒。「主治」明目,益气,令人不噎。

上一页:寒号虫当前页:斑鸠下一页:乌鸦

乌鸦

「释名」鸦乌、老雅,预、匹居、楚乌、大嘴乌。

「气味」(肉)酸、涩、平、无毒。

「主治」

1、五劳七伤。用乌鸦一只,于其腹中装入栝楼瓤一枚和白矾少许,扎紧煮熟,分作四次服下。

2、暗风疾。用冬季捕得的乌鸦一只,盐泥封固,煅过,冷后取出,研为末,加朱砂末半两,和匀。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不过十天可以治好。又方:用乌鸦一只,瓶封火煅,加胡桃七枚、苍耳心子七枚,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热酒送下。

3、经脉不通,积血不散。用乌鸦(去皮毛,炙)三分,当归(焙)、好墨各三分,延胡索(炒)、蒲黄(炒)、水蛭(以糯米炒过)各半两、芫青(糯米炒过)一分、共研为末。每三钱,酒送下。

4、虚劳瘵疾。绞死乌鸦一只,去毛、肠,填入人参片、花椒各五钱,缝好,水煮熟食。另以汤中鸦骨、参、椒焙干,研为末。加枣肉做成丸子服下。

上一页:斑鸠当前页:乌鸦下一页:鹊

「释名」飞驳鸟、喜鹊、干鹊。

「气味」(雄鹊肉)甘、寒、无毒。

「主治」石淋、消渴、四肢烦热、大小肠涩。

上一页:乌鸦当前页:鹊下一页:鹰

「释名」角鹰。

「气味」(屎白)微寒、有小毒。

「主治」

1、奶癖(小儿膈下的硬块)用黄鹰炒一钱、密陀僧一两、硫磺一分、丁香二十一个,共研为末。每服二、三分,三岁以上小儿服半钱,用乳汁或白面汤调下。待排出青黑物后,好换服补药。以醋石榴皮(炙黑)半两、一分、木香一分、麝香半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薄酒调下。连进二服。

2、食鲠。用鹰屎烧成灰,水送服一匙。

3、消灭瘢痕。用鹰屎二两、僵蚕一两半,共研为末,调蜜敷涂。又方:用鹰屎、白附子各一两,共研为末,调醋敷含。一天三、五次,痕灭为止。

上一页:鹊当前页:鹰下一页:鹗

「释名」鱼鹰、王雎、沸波、下窟乌、雎鸠。

「主治」鹗骨可用来接骨。取骨烧存性,另以铜钱一个,煅药,醋淬七次,取末与骨灰等分,酒送服一钱,不可过多。作因身体下段,空心服;在上段,饭后服。极有效验。服药前,须用木板反伤处绑定

上一页:鹰当前页:鹗下一页:蜂蜜

蜂蜜

「释名」蜂糖。生岩石者名石蜜、石饴、岩蜜。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1、大便不通。用蜜二合,微为煎至饴糖状,乘热做成挺,长一寸们一端尖细。待冷变硬后,寒入肛门中,不久即可通便。

2、产后口渴。用炼蜜不限量,熟水调服即止。

3、隐疹作痒。用蜂蜜不限量,好酒调服。

4、五色丹毒。用蜂蜜调干姜末敷涂。

5、口中生疮。用蜂蜜浸大青叶含咽。

6、龟头生疮。用蜂蜜煎甘草涂搽。

7、肛门生疮(肛门主肺,肺热则肛门肿缩生疮),用蜂蜜一斤,调入猪胆汁一枚,微火煎浓,做成挺子,塞肛六内,令通泄即愈。

8、热油烫烧。用蜂蜜涂搽。

9、疔肿恶毒。用生蜜与隔年葱研成膏。把疔刺破涂上,半小时后,以热醋洗去

10、大风癞疮。用生姜二斤,捣取汁,拌入蜂蜜一斤中,微火煎浓,收存。每日清晨服枣大一丸,温酒送下,一天服在次,忌生冷醋滑等物。

11、脸上斑点。用蜂蜜调茯苓末敷搽。

12、目生珠管。用生蜜涂目。仰卧半日再洗去。每天一次。

上一页:鹗当前页:蜂蜜下一页:蜜蜡

蜜蜡

「气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

1、赤白痢(腹痛难忍,里急后重)。用黄蜡三钱、阿胶三钱,同熔化,加黄连末五钱,搅匀,分三次热服。极效。此方名“仲景调气饮”。

2、热痢及妇女产后下痢。用蜡两个子大小、职权胶二钱、当归二钱半、黄连三钱、黄蘖二钱、陈米半升,先用水三升,煮米至一升,去米入药,煎至一杯,温服。有特效。此方名“千金胶蜡汤”。

3、肺虚咳嗽(体倦肌瘦,发热减食)。用黄蜡(熔滤令净,浆水煮过)八两、化作一百二十丸,以蛤粉四两为衣。每服一丸,加胡桃半个,细嚼。温水送下。服药后静卧一段时间,闭口不语。一天二次。此方名“立效丸”。

4、肝虚雀目。用黄蜡不限量,熔成汁,加蛤粉适量调匀。每次用刀子切下二钱,夹进破开的二两猪肝中,麻绳捆定,煮熟。乘热熏眼。待水转温。取肝吃下。每日二次,直至病愈。其效极验。

5、脚上冻疮。浓煎黄蜡涂搽。

6、汤火伤疮,红肿成脓。用麻油四两、当归一两,煎焦去渣,加黄蜡一两搅化,放冷后摊布上贴好,极效。

7、呃逆不止。用黄蜡烧烟熏二、三次即止。

8、各种疮毒(臁疮、刀伤、汤火等疮)。用黄蜡一两、香油二两、黄丹半两,同化开,收存瓶中,备用。

上一页:蜂蜜当前页:蜜蜡下一页:蜜蜂

蜜蜂

「释名」蜡蜂。

「气味」(蜂子)甘、平、微寒、无毒。

「主治」大麻风(须眉脱落,皮肉已烂成疮)。用蜜蜂子、胡蜂子,黄蜂子(并炒过)各取一分,白花蛇、乌蛇(并酒浸,去皮骨,炙干)、全蝎(去尾,炒)、白僵蚕(炒)各一两,地龙(去土,炒)半两,蝎虎(全用,炒)、赤足蜈蚣(全用,炒)各十五枚,丹砂一两,雄黄(醋熬)一分,龙脑半钱。以上各药,共研为末,每服一匙,温蜜汤调下。一天服三至五次。

上一页:蜜蜡当前页:蜜蜂下一页:土蜂

土蜂

「释名」蜚零、马蜂。

「主治」

1、蜘蛛咬疮。用土蜂烧为末,调油敷涂。

2、痈肿疮毒。用土蜂房一个、蛇蜕一条,黄泥封固,煅存性,研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酒送下。有腹痛反应,不必疑虑。

上一页:蜜蜂当前页:土蜂下一页:露蜂房

露蜂房

「释名」蜂肠、蜂窠、百穿、紫金沙。

「气味」甘、平、有毒。

「主治」

1、小儿疾。用大蜂房一枚,加水三升煮成浓汁洗浴。一天洗三、四次。

2、手足风痹。用黄蜂窠(即露蜂房)大者一个、或小者三、四个,烧成灰,加独蒜一碗,百草霜一钱半,一起捣烂敷痛。忌生冷劳腥。

3、风虫牙痛。用露蜂房煎醋热漱。又方:用蜂房一枚,孔内以盐填实,烧后研为末,擦患处,待一会,盐汤漱增。或取一块咬齿间。又方:用露蜂房一个、乳香三块,煎水含漱。又方:用露蜂房同细辛煎水含漱。又方:用璐蜂房同蝎。研末擦患处。

4、喉痛肿痛。用露蜂房灰、白僵蚕,等分为末。每服半钱,乳香汤送下。

5、舌上出血。窍如针孔。有紫金沙(即露蜂房顶上实处)一两、贝母四钱、卢会三钱,共研为末,加蜜和丸子,如雷丸大。每服一丸,加水一小碗,煎至五成,温服。如吐血,则用温酒调服。

6、吐血、鼻血。治方同上。

7、崩中漏下。用蜂房末三指撮,温酒服下,极效。

8、小儿下痢。赤白痢。用蜂房烧末,水送服五分。

9、小儿咳嗽。用蜂房二两,洗净烧研。每服一、二分,米汤送下。

10、二便不爱。用蜂房烧末,酒送服二、三钱。一天服二次。

11、阴萎。用蜂房烧末,新汲井水送服二钱。

12、绦虫、蛔虫病。用蜂房烧存性。酒送服一匙,虫即死出。

13、乳石热毒(闷,头痛口干,小便浑浊,赤少)。用蜂房煮汁五合服下。乳石末从小便中排出。极效。

14、头上疮癣。有蜂房研为末,调猪油涂搽。

15、妇女妒乳(乳痈,汁不出,内结成肿,即为妒乳)。用蜂房烧灰,研为末。每服二钱,以水一小碗,煎至六成,去渣,温服。

16、蜂螫肿痛。用蜂房研为还想,调猪油敷涂。用蜂房煎水洗痛处亦可。

上一页:土蜂当前页:露蜂房下一页:艺翁

艺翁

「释名」土蜂、细腰蜂、蜾赢、蒲芦。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久聋、咳嗽逆境,疗鼻窒,治呕逆。

上一页:露蜂房当前页:艺翁下一页:虫白蜡

虫白蜡

「释名」甘、温、无毒。「主治」生肌止血,定痛补虚,续筋接骨。

上一页:艺翁当前页:虫白蜡下一页:螳螂桑螵蛸

螳螂桑螵蛸

「释名」刀螂,拒斧、不过。其子房名螵蛸、蝉蛸、致神、野狐鼻涕。

「气味」(桑螵蛸)咸、甘、平、无毒。

「主治」

1、遗精白浊,盗汗虚劳。用桑螵蛸(炙)、白龙骨,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盐汤磅送下。

2、小便不通。用桑螵蛸(炙黄)三十枚、黄芩二两,水煎,分二次服下。

3、妊娠遗尿不禁。用桑螵蛸十二枚。研为末,分二次服,米汤送下。

4、咽喉肿塞。用桑上螳螂窠一两,烧灰。马屁勃半两,研匀,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煎犀角汤送下。

上一页:虫白蜡当前页:螳螂桑螵蛸下一页:蚕

「释名」自死干名白僵蚕。

「气味」咸、辛、平、无毒。

「主治」

1、小儿惊风。用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各一钱,微泡为末。每服三分至半钱,以姜汤调灌。甚效。

2、风痰喘嗽,夜不能卧。用白僵蚕(炒过,研细)、好茶末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五钱,临睡时开水泡服。

3、喉风喉痹。用白僵蚕(炒)、白矾(半生半烧),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自然姜汁调灌,吐出顽痰,即效。小儿服,则加少许薄荷、生姜同调。又方:上方加白梅肉和成丸子棉裹含咽。又方:用白僵蚕(炒)半两、生甘草一钱,共研为末,姜汁调服,涎出立愈。又方:用白僵蚕二十枚、乳香一分,共捣研为末,每取一钱烧烟。熏入喉中,涎出即愈。

4、偏正头风,夹头风,两穴太阳痛。用白僵蚕为末,葱茶调服一匙。又方:用白僵蚕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临卧时茶送下。一天服二次。

5、突然头痛。用白僵蚕为末,每服二钱,熟水送下。

6、风虫牙痛。用白僵蚕(炒)、蚕蜕纸(烧),等分为末擦痛处,等一会,用盐汤嗽口。

7、疟疾不止。用白僵蚕(直者)一个,切作七段,棉裹为丸,朱砂为衣。一次服,桃李枝七寸,煎汤送下。

8、腹内龟病。人间龟病不堪言,肚里生成硬似砖,自死僵蚕白马尿,不过时刻软如棉。极效。

9、脸上黑斑。用白僵蚕末,水调涂搽。

10、隐疹风疮。用白僵蚕焙过。研为末,酒送服一钱。

11、丹毒(从背上、两胁发起)。用白僵蚕十多枚和慎火草捣涂。

12、小儿口疮(口中通白)。用白僵蚕炒黄,拭去黄肉毛,研为末,调蜜敷涂。立效。

13、小儿鳞体(皮肤如蛇皮鳞甲之状,亦称胎垢工蛇体)。用白僵蚕,去嘴,研为末,煎汤洗浴。方中亦可加蛇蜕。

14、项上瘰疬。用白僵蚕为末,每服五分,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15、刀斧伤。用白僵蚕炒黄,研末,敷涂。

16、乳汁不通。用白僵蚕末二钱,酒送服。过一会,再服芝麻茶一碗,即通。

17、崩中下血。用白僵蚕、衣中白鱼,等分为末,水冲服。一天服二次。

18、小儿疳瘦、有蛔虫寄生。用蚕肾三末饮服。

19、大小便血,淋沥疼痛。用茧、蚕蜕纸,并烧存性,晚蚕沙、白僵蚕,并炒,等分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20、妇血崩。治方同上。

21、开展谋高分子。用蚕蜕烧灰三钱,加轻粉、乳得少许,先以温浆水洗净患处,再敷药末。

22、吐血不止。用蚕蜕纸烧存性,调蜜做成丸子,如芡实大,放口中含化咽津。

23、小便涩痛或通。用蚕蜕烧存性,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4、妇妇断产。用蚕蜕纸一尺,烧为末,酒送服,终身不产。

上一页:螳螂桑螵蛸当前页:蚕下一页:原蚕

原蚕

「释名」晚蚕、魏蚕、夏蚕、热蚕。

「气味」原蚕沙:甘、辛、温、无毒。雄原蚕蛾:咸、温、有小毒。

「主治」

雄原蚕蛾:

1、阳萎。用蚕蛾二升,去头、翅、足,炒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夜服一丸。如觉药力过猛。服菖蒲酒可以抑制。

2、遗精白浊。用晚蚕蛾焙干,去翅足,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四十丸,淡盐汤送下。引丸易腐湿。应常以火烘。

3、血淋疼痛。用晚蚕蛾研为末,热酒送服二钱。

4、止血生肌(治刀斧伤)。晚蚕蛾炒为末,敷涂伤处。

原蚕沙:(按蚕的粪便)

1、半身不遂。用蚕沙两袋,蒸熟,交替熨患处,同时以羊肚,粳米煮粥吃,并吃蚕沙一枚。

2、消渴饮水。用晚蚕沙焙干为末,每服二钱,冷水送下。

3、妇女血崩。用蚕沙为末,酒送服三钱。

4、月经久闭。用蚕沙四两,在砂锅内炒成半黄色,加酒一壶煮沸,澄去沙。每温服一碗即通。

5、跌打损伤。用蚕沙四两(炒黄)、绿豆粉四两(炒黄)、枯矾二两四钱,共研为末,调醋敷涂,以布条包好。换药三、四次即愈。

上一页:蚕当前页:原蚕下一页:九香虫

九香虫

「释名」黑兜虫。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元阳不足。用九香虫一两(半生焙),车前子(微炒)、陈桔皮各四钱,白术(焙)五钱,杜仲(酥炙)八钱,人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钱五分,以盐开水或盐酒磅下,早晚各服一次。

上一页:原蚕当前页:九香虫下一页:樗鸡

樗鸡

「释名」红娘子、灰花蛾。

「气味」苦、平、有小毒。(不可近目)

「主治」

1、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用樗鸡六十枚,大黄、皂荚、葶苈各一两,巴豆一百二十枚,共研为末,加枣肉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棉裹塞阴道内,三日取出。每日以鸡蛋三枚、胡椒末二分,同炒吃,酒送下。久则子宫变暖。

2、瘰疬结核。用樗鸡十四枚,乳香、砒霜各一钱,硇砂残半,黄丹五分,共研为末,加糯米粥和药作饼,贴患处。一月病愈。

3、横痃便毒。用鸡蛋一个,开孔,放入樗鸡六个,纸饮煨熟。去樗鸡,只吃鸡蛋,酒送下。

上一页:九香虫当前页:樗鸡下一页:斑蝥

斑蝥

「释名」斑猫、蝥虫、龙蚝、斑蚝。

「气味」辛、寒、有毒。

「主治」

1、瘰疬不消。用斑蝥一个,去翅足,以粟一升,去粟,加薄荷四两,共研为末,。以乌鸡蛋调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空心服,用茶送下三丸;加至五丸后,每日减服一丸;减至一丸后,每日服五丸,以消为度。又方:用斑蝥一枚。去翅足,微炙,空腹时节浆水或蜜水一碗送服。病重者服至七枚可愈。

2、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用斑蝥研为末,加蒜捣如膏药,调水贴患处。不久脓出,即去药。

3、疔肿拔根。用斑蝥一枚捻破,在疮上划成米字形开口后,即将斑蝥封住,不久出根。

4、积年癣疮。用斑蝥半两,微炒为末,调蜜敷涂。又方;用斑蝥七个,醋浸,露一夜,搽患处。

5、疣痔黑子。用斑取得三个、砒霜少许、糯米五钱,同炒黄,去米,加蒜一个,捣烂点疣痔上。

6、妊娠胎死。用斑蝥一枚,烧过,研为末,水送服,即下。

上一页:樗鸡当前页:斑蝥下一页:芫青

芫青

「释名」青娘子。

「气味」辛、微温、有毒。

「主治」主疝气,利小便,水有瘰疬,下痰结,治耳聋目翳,制犬伤毒。余功同斑蝥。

上一页:斑蝥当前页:芫青下一页:葛上亭长

葛上亭长

「气味」辛、微温、有毒。

「主治」通血闭、症块、鬼胎,余功同斑蝥。

上一页:芫青当前页:葛上亭长下一页:地胆

地胆

「释名」芫青、青

「气味」辛、寒、有毒。

「主治」宣拔瘰疬,治疝积疼痛,余功同斑蝥。

上一页:葛上亭长当前页:地胆下一页:蜘蛛

蜘蛛

「释名」次

「气味」微寒、有小毒。

「主治」

1、婴儿口噤,不能吮乳,用蜘蛛一枚,去足,炙焦,研为末,加猪乳一合,和匀,分三次慢慢灌服。极效。

2、泄痢脱肛,用大蜘蛛一个,瓠叶两重,包扎定,烧存性,加黄丹少许,共研为末。先以白矾葱椒煎汤洗,揩干后,再以药末摊布上,把脱肠轻轻托上收进。

3、走马牙疳,出血用臭。用蜘蛛一枚、铜绿半钱、麝香少许,捣匀,擦患处。

4、颏下结核。用大蜘蛛不拘多少,好酒泡过,研烂,去渣,临卧时饮服。有效。

5、瘰疬结核。用大蜘蛛五枚,晒干,去足,研细,调油涂搽。一天二次。

6、疔肿拔根。用蜘蛛捣烂,和醋。先把疔肿四围挑出血令根稍露,然后敷药。干了就换,经一日夜,根即拔出。

7、虫、蛇、蜈蚣等咬伤。用蜘蛛研汁敷涂,有效。

8、一切恶疮。用蜘蛛晒干,研为还想,加轻粉、麻油涂搽。

9、吐血。用蜘蛛风炒黄,研为末,酒送服。

上一页:地胆当前页:蜘蛛下一页:壁钱

壁钱

「释名」壁镜。

「气味」无毒。

「主治」

1、喉痹乳蛾。用墙上壁钱七个,内要活蛛二枚,以白矾(一块约重七分)化开,一起烧存性,出火毒后研为末,吹入喉中,能治重病。忌食热肉、硬物。

2、小儿呕逆。用壁钱虫窠幕(壁茧)十多枚,煮汁饮服。

3、产后咳逆不止。用壁茧三、五个,煎汁细细饮服。

4、疮口不收。用壁茧频频敷贴。

5、虫牙疼痛。把乳香放壁茧内,烧存性,填入牙孔中。

上一页:蜘蛛当前页:壁钱下一页:蝎

「释名」主簿虫、杜白、虿尾虫。

「气味」甘、辛、平、有毒。

「主治」

1、小儿脐风(初生儿断脐后伤风湿,唇青、口撮、出白沫,不吸乳)。用全蝎二十一个,酒炙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二、三分,用金银煎汤调下。

2、慢脾惊风(小儿久病或吐泻后生惊,转成慢脾)。用蝎梢一两,研为末,酒调匀,填入一枚挖空的石榴中,盖好,放文火粘搅熬成膏。取出放冷,每服二、三分,金银薄荷汤调下。又方;用全蝎、白术、麻黄(去节),等分末。二岁以下小儿,每服二、三分;三岁以上小儿,每服半钱,薄荷汤送下。

3、天钓惊风,翻眼向上。用干蝎全者一个(瓦炒),好朱砂约三粒绿豆大。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另以朱砂少许,同酒化服一丸,立愈。

4、风淫湿痹(手足不举,筋节挛疼)。用全蝎七个、瓦炒,加麝香三分,研匀。空心时,以酒三碗调服。如不见效,可再次服药。

5、肾气冷痛(肾脏虚冷,气攻脐腹,两办疼痛)。用干蝎七钱半,焙为末,以酒及童便各厂长中,煎如稠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送下。

6、小肠疝气。和小全蝎焙为末,每发时服一钱,加麝香一、二分,温酒调服。过一会,再服一次,极效。

7、肾虚耳聋。用小蝎四十九个、生姜(如蝎大)四十九片,同炒至姜干,研为末,温酒送服。至一、二更时,再服一次,醉不妨。次日耳中如闻笙簧声,即为有效。

8、脓耳疼痛。用蝎梢七枚,去毒,焙干,加麝香半钱,研为末,挑少许入耳中。日夜三、四次,以愈为度。

9、偏正头风。用全蝎二十一个、地龙六条、土狗三个、五倍子五钱,共研为末,酒调匀,摊贴太阳穴上。

10、风牙疼痛。用全蝎三个、蜂房二钱,炒,研细,擦痛处。

11、肠风下血。用干蝎(炒)、白矾(烧)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米汤送下。

12、诸痔发痒。用全蝎不拘多少,烧烟熏痒处,即效。

13、诸疮毒肿,用全蝎七枚、栀子七个,以麻油煎黑,去渣,加黄蜡化成膏敷涂患处。

上一页:壁钱当前页:蝎下一页:水蛭

水蛭

「释名」至掌。大者名马蜞、马蛭、马蟥、马鳖。

「气味」咸、苦、平、有毒。

「主治」

1、产后血晕(血结于胸中,或偏于少腹,或连于胁肋)。用水蛭(炒)、虫(去翅足,炒)、没药、麝香各一钱,共研为末,以四物汤调下。敌国下痛止拍,仍须服四物汤。

2、跌打损伤(辨血凝滞,心腹胀痛,大小便不通)。用红蛭(石灰烽黄)半两,大黄、牵牛头末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当排出恶血,以尽为度。此方名“夺命散”。

3、坠跌内伤。用水蛭、麝香各一两,锉碎,烧出烟,研为末。酒磅服一钱,当有积血排下。

4、红白毒肿。用水蛭十余枚令咂病处,取皮皱肉白为效。冬月朊蛭,地中掘取,养暖水中,令活动。先将患者痛处的皮肤擦净,然后用竹筒装水蛭合上,不久,水蛭吸满人血自脱,如须多吸,另换新蛭。

上一页:蝎当前页:水蛭下一页:蛆

「释名」蛆是蝇的幼虫。

「气味」寒、无毒。

「主治」

1、一切疳疾。在六月间取粪坑听蛆淘净,封竹筒中,干后研末。每服一、二钱,加麝香少许,米汤送服。又方:用淘米水泡蛆一天,逐日换汁,再以清水三天,也是逐日换汁,然后晒干火焙为末,加黄连末等分。每半两配麝香五分,一起和猪胆汁调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汤送下。极效。

2、小儿痹积。用蛆洗泡后晒干,研为末,加甘草末少许,拌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至七丸,米汤送下,甚效。

3、热痢吐食(因服热药所致)。取粪蛆用流水洗净,晒干,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上一页:水蛭当前页:蛆下一页:蛴螬

蛴螬

「释名」地蚕、乳齐、应条。

「气味」咸、微温、有毒。

「主治」

1、小儿脐疮。用蛴螬研末敷涂。数次可愈。

2、小儿唇紧。用蛴螬研末,猪油调搽。

3、丹毒。用蛴螬捣烂敷涂。

4、痈疽痔漏。用蛴螬研末敷涂。每天一次。

5、断酒不饮,用蛴螬研末,酒送服。

6、目中翳障。有蛴螬捣取滇,滴眼中。

上一页:蛆当前页:蛴螬下一页:蚱蝉

蚱蝉

「释名」调、齐女。

「气味」咸、甘、寒、无毒。

「主治」

1、百日发惊。用蚱蝉(去翅足,炙过)三分、赤芍药三分、黄芩二分,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2、破伤风病(角弓反张)。用秋蝉一个、地肤子(炒)八分、麝香少许,共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3、头负疼痛。用蚱蝉二个,生研,加乳香、朱砂各半分,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用一丸,随头所在的一侧纳入鼻中,以出黄水为有效。

上一页:蛴螬当前页:蚱蝉下一页:蝉蜕

蝉蜕

「释名」蝉壳、枯蝉、腹、金牛儿。

「气味」咸、甘、寒、无毒。咸、甘、寒、无毒。

「主治」

1、小儿夜啼。用蝉蜕四十九个,去前截,以后截研为末,分四次服,钩藤汤调下。

2、小儿天吊(头目卯视,痰塞内热)。用金牛儿(即蝉蜕)在浆水中煮一天,晒干,研为末。每服二、三分,冷水调下。

3、小儿初生、口噤不乳。用蝉蜕十数枚、全蝎(去毒)十数枚,共研为末,加轻粉末少许,乳汁调匀灌下。

4、破伤风病(发热)。用蝉蜕炒过,研为末,酒送服一钱,极效。又方:用蜕研为末,加葱涎调匀,涂破处,流出恶水,立效。此方名“追风散”。

5、皮肤风痒。用蝉蜕为末,每服一钱,羊肝煎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6、痘后目翳。用蝉蜕为末,每服一钱,羊肝煎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7、耳出脓。用蝉蜕半两(烧存性)、麝香半钱(炒),共研为末,棉裹塞耳中,追出恶物,即效。

8、小儿阴肿(多因坐地风袭,或为虫蚁所伤)。用蝉蜕半两,煎水洗,同时服五苓散,即肿消痛止。

9、胃热吐食,用蝉蜕五十个(去泥)、滑石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碗,加蜜调服,此方名“清膈散”

10、疔疮毒肿。用蝉蜕炒为末,蜜水调服一钱,另以唾液调末,涂搽患处。

上一页:蚱蝉当前页:蝉蜕下一页:蜣螂

蜣螂

「释名」推丸,推车客、黑牛儿,铁甲将军、夜游将军。

「气味」咸、寒、有毒。

「主治」

1、小儿惊风(不拘急、慢均适用)。用蜣螂一枚捣烂,加水一小碗,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渣,饮服。

2、小儿疳疾。用土裹蜣螂煨熟。吃下。

3、小儿重舌。有蜣螂烧成末,唾液和匀敷舌上。

4、赤白痢(包括噤口痢及泄泻)。有蜣螂烧研为末。每用半钱或一钱,烧酒调服,小儿用黄酒调服。立效。此方名“黑牛散”。

5、大肠蜕肛。用蜣螂烧存性,研为末,加阔步片研匀,敷肛上托入,即愈。

6、大小便不通,用夏天收集、阴干的蜣螂一个,放净砖上,四面以灰火烘干,当腰切断。大便不通,用上截;小便不通。用下截,二便不通,用全部。各研为末,水送服。

7、小便血淋。用蜣螂研为末,水冲服。“

8、痔泥土出水。用蜣、螂一个阴干,加冲片少许,研为细末,搓纸捻蘸末塞入孔内,渐渐生肉,药自退出,即愈。又方:用蜣螂焙干,研为末,先以矾汤洗过,再加药末敷贴。

9、疔肿恶疮。生取蜣螂一个,在蜜汤中浸死,瓦上焙焦为末。先用针烧过,把疮肿挑破,然后用醋调药末敷涂。

10、无名恶疮。用死蜣螂捣汁敷涂。

上一页:蝉蜕当前页:蜣螂下一页:天牛

天牛

「释名」天水牛、八角儿。一角者名独角仙。

「气味」有毒。

「主治」疟疾寒热,小儿急惊,疔肿闱斑等。

上一页:蜣螂当前页:天牛下一页:蝼蛄

蝼蛄

「释名」蟪蛄、天蝼、蝼蝈、仙姑、石鼠、梧鼠、土狗。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

1、水肿病(腹满,喘急,不能安卧)。用蝼蛄五枚,焙干为末,饭前用开水送服一钱,以小便通畅为效,加甘遂末一钱、商陆汁一匙,忌盐一百日。又方:不便不通者,用蝼蛄下截焙研,水磁服半钱,立通。又方:用蝼蛄一个、葡萄心七个,捣烂,露一夜,晒干,共研为末,酒送服。又方:夏季收集蝼蛄阴干,分头、腹、尾,焙过收存,治上身水肿,用头末七个;治身体中部水肿,用腹末七个;治下身水肿,用尾末七个,饭前服,酒送下。

2、大腹水肿。用蝼蛄炙热,每天吃十个。又方:用大戟、芫花、甘遂、大黄各三钱,共研为末。以蝼蛄七个,加捣烂的葱,在新瓦上焙干,去掉翅足,每个剪作左右两半。退左侧水肿时,即以虫的左侧七片焙研加上述的药末二钱,黎明时,用淡竹叶、天门冬煎激发调服。三天后,照这种方法服虫的右侧七片。

3、鼻消水(头面乳肿较重)。用蝼蛄一个。轻粉二分半,共研为末,每次取少计,入鼻中,以黄水出尽为效。

4、石淋用痛。用蝼蛄七个、盐二两,在新瓦上焙干,研为末。每服一匙,温酒送下。

5、大小便不通。用蝼蛄、蜣螂各七个,男取虫头,女取虫身,瓦上焙焦,研为末。以樗皮煎汁送服。极效。

6、胞衣不下。用归蝼蛄一个,水煎开二十次,灌入即下。

7、牙齿疼痛。用蝼蛄一个,裹旧糟中,湿纸包好煨焦,去糟,研末敷患处。

上一页:天牛当前页:蝼蛄下一页:萤火

萤火

「释名」夜光、熠、景天、救火,据火、挟火。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明目,疗青盲,治小儿火疮伤等。

上一页:蝼蛄当前页:萤火下一页:衣鱼

衣鱼

「释名」白鱼、壁鱼、蠹鱼。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

1、小儿天吊(眼向上翻)。用衣鱼干十个、湿者五个,加乳汁研匀灌下。

2、小儿疾。用衣鱼七个、竹茹一把,加酒一升,煎成二合,温服。此方名“白鱼散”。

3、目中浮翳。取书中衣鱼末,点少许在翳上。一天点二次。

4、小便不通。有衣鱼、浓石乱发,等分为散。每服半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白鱼散”。

上一页:萤火当前页:衣鱼下一页:鼠妇

鼠妇

「释名」鼠负、负蟠、鼠姑、鼠粘,湿生虫、地鸡,地虱。

「气味」酸、温、无毒。

「主治」

1、产妇尿秘。用鼠妇七个,熬过,研为末,酒送服。

2、撮口脐风。用鼠妇捣烂,绞取汁少许灌取。

3、风牙疼痛。用鼠妇、巴豆仁、胡椒各一枚,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棉裹一丸咬住,涎出吐去。有奇效。

上一页:衣鱼当前页:鼠妇下一页:蔗虫

蔗虫

「释名」地鳖、土鳖、过街。

「气味」咸、寒、有毒。

「主治」

1、产后腹痛(有干血)。用蔗虫二十个(去足)、桃仁二十枚、大黄二两,共研为末,加炼蜜捣匀,分作四丸。每取一丸,以酒一升,煮成二合,温服。下血愈。此方名“大内蔗虫丸”。

2、木舌肿强(塞口,治甚险)。有蔗虫(炙)五个、食盐半两,共研为末,在水二碗中煎开多次,随时热含吐涎,直至病愈。

3、折伤接骨。用蔗虫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三钱,接骨有特效。又方,用生蔗虫捣出汁。酒送服,又方:用蔗虫六钱隔纸,砂锅内焙干;自然铜二两,火煅过,醋淬七闪,两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伤在上方,饭后服;伤在下方饭前服。有特效。又方:用蔗虫一个,阴干临时研末入药,先用乳香、没药、龙骨、自然铜、火煅醋淬后,各取等分,加麝香少许,共研为末。每次取三分,与蔗虫末拌匀,酒调服。服药前要所折的部位整理好,否则接骨不能复原。

上一页:鼠妇当前页:蔗虫下一页:蜚蠊

蜚蠊

「释名」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香娘子。「气味」咸、寒、有毒。「主治」瘀血,症坚,寒热,下气,利血脉。

上一页:蔗虫当前页:蜚蠊下一页:蜚虻

蜚虻

「释名」虻虫

「气味」苦、微寒、有毒。

「主治」

1、蛇螫血出。取虻虫初食牛马血腹满者二十个,烧过,研为末,开水送服。

2、因病去胎。用虻虫十个,炙过,研为末,酒送服,胎即下。

3、跌坠瘀血。用虻虫二十个、牡丹皮一两,共研为末,酒送服一匙,血即化为水。若骨节中有宿血。则两味取等量。

上一页:蜚蠊当前页:蜚虻下一页:蟾蜍

蟾蜍

「释名」促秋、秋施、菊促、苦龙、何皮、癞蛤蟆。

「气味」蟾酥:甘、辛、温、有毒。

「主治」

1、腹中冷癖(逆害饮食,两胁痞满,按之鸣转)。用大蟾蜍一个,去皮肠,切成小块,加硭硝(体强者一升,中等者七合体弱者五合),以水七升,煮成四升,一次服下,以得泻为度。

2、小儿疳积(疳积腹大。黄瘦骨立,头生疮疖)。用立秋后大蟾蜍,去首、足肠,涂上清油,在瓦上炙熟吃下,有积秽排出。连吃五、六个,一月这后,形容改变,疗效显着。

3、五疳八痢(面黄肌瘦,好食泥土,不思乳食)。用大干蟾蜍一个(烧存性)、皂角(去皮弦)一钱(烧存性)、蛤粉(水飞)三钱、麝香一钱,共研为末,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五疳保童丸”。

4、走马牙疳,浸蚀口鼻。用干蟾蜍裹黄泥中煅过,取二钱产,加黄连二钱半、青黛残、麝香少许,共研为末,敷患处。

5、小儿口疮。蓐疮。用夏季蟾蜍炙过,研为末,敷患处。

6、一切湿疮。用蟾蜍烧灰,调猪油涂搽。

7、小儿癣疮。治方同上。

8、附骨坏疮(脓汁不断,或骨从疮孔中露出,久治不愈)。和大蟾蜍一个、乱头发如鸡蛋大一团、猪油四两,煎枯,去渣,凝成膏药,先以桑根皮、乌头煎汤冼疮,,再用干煅过的龙骨末,撒在疮的四周,最后以膏药敷上贴好。

9、肿毒初起。用大蟾蜍一个剁碎,和炒石灰一起,研如泥敷涂。频频换药。

10、破伤风病。用蟾蜍二两半(切剁如泥)、加花椒一两,同酒炒熟,再加酒二两半,温服。不久,通身出汗,极效。

11、折伤接骨。用大蟾蜍生研如泥,敷涂伤处,外用竹片包好捆稳。

12、大肠痔疾。用蟾蜍一个,泥封固,火上煅存性,研为末;另取猪大一截,扎定两头,煮熟切碎,蘸蟾末吃下。如此几次,痔疮自落。

蟾酥:(蟾蜍的眉间白汁,按:即蟾蜍耳上腺及皮肤腺的分泌物)

1、拔取疔毒。用蟾酥调白面、黄丹用成丸子,如麦粒大,插入疮中,同时以水和丸成膏贴疮上。

2、疔疮恶肿。用蟾酥一钱、巴豆四枚,捣烂,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丸,姜汤送下。地定会,以以蓄根、黄荆子研,酒半碗饮服促进药力。四、五次后,可食粥补身体。

3、一切疮毒。用蟾酥一钱、白面二钱、朱砂少许,加水调成丸子,如麦粒大。每用一丸,水送服。如疮势紧急,用葱汤送服五、七锭亦可。汗出即愈。

4、喉痹乳蛾。用蟾枚、草乌尖末,皂角末等分,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研一丸点患处,极有效。

5、一切齿痛。用蟾枚少许点前处即止。

6、破伤风。用蟾酥二钱,水调成糊,加干蝎(酒炒)、天麻各半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在。每服一至二丸,豆淋酒送下。

上一页:蜚虻当前页:蟾蜍下一页:蛤蟆

蛤蟆

「释名」惊蟆。

「气味」辛、寒、有毒。

「主治」

1、风热邪病。用蛤蟆(烧灰)、朱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极效。

2、瘰疬溃烂,用黑色蛤蟆一个,去肠,火焙,研为末,调油敷涂。

3、头上软疖。用蛤蟆剥皮贴患处,收毒即愈。

4、蝮蛇螫伤。用生蛤蟆一个,捣烂敷伤处。

上一页:蟾蜍当前页:蛤蟆下一页:蛙

「释名」长股、田鸡、青鸡、坐鱼、蛤鱼。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

1、水肿。用活蛙三个,每个口内放一铜钱,钱上涂黄连末少许;另取猪肚一个,以茶油洗净后,包蛙在其中,扎好,煮一会取出,去掉蛙的皮、肠,只吃蛙肉和猪肚,酒磁定。忌食酸、咸、鱼、面、鸡、鹅、羊肉,宜吃猪、鸭。此方名“蛤馔”。

2、水蛊腹在。动有水声,皮肤变黑。用干青蛙二个,以油炒干;蝼蛄七枚,炒过;苦戎芦半两,炒过。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送下。三服可愈。

3、毒痢噤口。用青蛙一个,连肠肚捣碎,瓦上烘热,加麝香五分,作饼贴脐上,气通后即能进食。

4、诸痔疼痛。用青蛙一个,烧存性,研为末,加米糕作丸,如梧子大。每空腹时,先吃饭二匙,再服药十五丸,枳壳汤送下。

5、恶疮如眼(上高下深,颗颗累垂如眼,顶上露出舌状物,毒孔透里)。用蛙皮烧存性,研为末,蜜水调匀敷患处。

上一页:蛤蟆当前页:蛙下一页:蝌蚪

蝌蚪

「释名」活师、活东、玄鱼、悬针、水仙子、蛤蟆台。

「主治」

1、热疮、疥疮。用蝌蚪捣烂敷涂。

2、染须发。用蝌蚪、黑桑椹各半斤瓶中封固,百日化泥,取涂须发,永黑如漆。

上一页:蛙当前页:蝌蚪下一页:蜈蚣

蜈蚣

「释名」蒺藜、蛆、天龙。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

1、小儿撮口(舌上有疮,如粟米大)。用生蜈蚣捣汁敷涂。

2、小儿急惊。用蜈蚣一条(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分研匀,加乳汁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按病几年龄。每岁服一丸,乳汁送下。

3、天吊惊风(目久不下,眼见白睛,角弓反张,不能出声)。用大蜈蚣一条,去头足,油炙,以竹刀劈为左右两半,研为末,各半加麝香五分。用时,以左半药末吹入左鼻,以右半药末吹入右鼻,但都只吹少许,不可过多。若眼末下,可再吹入少量,服下即止。

4、破伤风。用蜈蚣研末擦牙,吐出涎沫即愈。又主:用蜈蚣头、乌头尖、附子底、蝎梢,等分为末。每用一分至三分,热酒灌服。另以药末敷患处,出汗即愈。

5、口眼歪斜,口内麻木。用蜈蚣三条,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火煨,都要去掉头足;天南星一个,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火煨,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钱。各药一起研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一钱,热水调下。一天服一次。

6、蝮蛇螫伤。用蜈蚣研末敷涂。

7、天蛇头疮(生手指头上)。用蜈蚣一条,烧因熏一、二次即愈。或研蜈蚣为末,调猪胆汁敷涂

8、丹毒瘤肿。用蜈蚣一条、白矾如皂角子大一块、雷丸一个、百部二钱,共研不末,调醋敷涂。

9、瘰疬溃疮。用茶和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捣筛为末,先以甘草汤洗净患处。再将药末敷上。

10、耳出脓。用蜈蚣研末吹耳内。

11、小儿秃疮。用大蜈蚣一条、盐一发,放油内浸七天,取油涂搽,即效。

12、痔疮疼痛。用赤足蜈蚣焙为末,加片脑少许,调好敷涂。又方:用蜈蚣三、国条,浸入煮开一、二次的香油中,再加五倍子末二、三钱,瓶封收存。在痔痛不可忍时,取油点涂,即时痛止。

13、腹大如箕。用蜈蚣三、五条,酒炙过,研为末。每服一钱,分为两份,分别装入两个开孔的鸡蛋内,搅匀,封好,煮熟吃下。一天一次,连进三服可愈。

14、脚吐转筋。用蜈蚣烧为末,调猪油涂搽。

上一页:蝌蚪当前页:蜈蚣下一页:蚯蚓

蚯蚓

「释名」蜮蚓、劬闰、坚蚕、阮善。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

1、伤寒热结。用大蚓半斤,去泥,以人尿煮汁饮服。或以生蚓绞汁服亦可。

2、诸疟烦热。用生蚯蚓四条,洗净,研如泥,加生姜汁少许,薄荷汁少许,蜜一匙,水调服。

3、小便不通。和蚯蚓捣烂,浸水中,滤取浓汁半碗服下,立通。

4、老人尿闭。用蚯蚓、茴香等分,捣汁饮服。即愈。

5、小儿急惊。用生蚯蚓一研烂,加五福化毒丹一丸,同研。以薄荷汤少许化五。此方名“五福丸”

6、小儿慢惊。用乳香半钱、胡粉一钱,研匀,加活蚯蚓捏去土,捣烂,和药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七至十五丸,葱白煎汤送下。此方名“乳香丸”

7、小儿阴囊肿大。用蚯蚓连土为末,调唾液敷涂。

8、手足肿痛欲断。用蚯蚓三升、加水五升,绞汁二升半,服下。

9、风热头痛。用蚯蚓炒过,研细,加姜汁、半夏饼、赤茯苓,各药等分为末。每取三分至五分,以生姜荆芥汤送服。

10、偏正头痛。用蚯蚓(去土,焙干)、乳香,等分为末。每取三分作纸捻烧出烟,以鼻嗅入。

11、风赤眼痛。用蚯蚓十条,炙为末,每服三钱,茶送下。

12、齿缝出血用蚯蚓末、枯矾各一钱,麝香少许,研匀,搽患处。

13、木舌肿满。用蝗蚓一条擦盐化出水,涂舌上。肿满渐消。

14、咽喉肿痛。不能下食。用蚯蚓十四条捣烂,涂喉外,另以一条着盐化水,加蜜少许内服。

15、鼻中息肉。用蚯蚓(炒)一分、皂荚一挺,共研为末,调蜜涂患处,清水滴尽即愈。

16、耳出脓。用生蚯蚓、釜上墨、生猪油,等分研匀,加葱汁作成挺子,棉裹塞耳内,又方:用蚯蚓研末吹耳内。

17、耳中耵聍干结不出。用蚯蚓包在葱叶,中,取化出来的水滴耳令满。数次之后,即可把干结物挑出。

18、瘰疬溃烂。先用荆芥根上段煎汤温洗,在疮破紫黑处,针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然后用黎明时收集的蚯蚓一把,放炭火上烧红为末。每一匙加乳香、没药、轻粉各半钱,穿山甲九片,炙为末,调油敷涂患处。用特效。

19、阳症脱肛。用荆芥、生姜煎汤洗患处后,即取蚯蚓(去土)一两、相硝二钱研为末,调油敷涂。

20、对口毒辣疮(已出脓者)。用韭地蚯蚓捣烂,凉水调匀敷涂。每天换药三、四次。

21、口舌糜疮。用蚯蚓、吴茱萸研为末,调醋和生面涂足心,有效。

上一页:蜈蚣当前页:蚯蚓下一页:蜗牛

蜗牛

「释名」称俞、山蜗牛、蜗赢、蜒蚰赢、土牛儿。

「气味」咸、寒、有小毒。

「主治」

1、小便不通。用蜗牛捣烂贴脐下,以手摩擦。加麝香少许更好。

2、大肠脱胎换骨肛。用蜗牛一两烧灰,调猪油敷涂,立缩。又方;用干蜗牛一百个,炒研。每取一钱,以飞过赤汁的磁石末五钱,加水一碗,煎成半碗,调药服下。

3、痔疮肿痛。用蜗牛浸油涂搽,或烧过研末敷涂。又方:用蜗牛一个,加麝香少许,装碗中,次日取碗中液汁涂搽。

4、背疮初起。有活蜗牛二百个、加水一碗,封瓶中一夜,取涎水调蛤粉敷疮上。每天十多次,热痛渐止,疮亦渐愈。

5、瘰疬末溃。用连壳蜗年哐个、丁香七粒,一起烧过,研不末,敷贴患处。

6、瘰疬已溃。用蜗牛牛烧研,加轻粉少许,调猪脊髓涂搽。

7、喉痹肿塞。用蜗牛棉裹,水浸,放口中含咽,不久即通。

8、耳肋痄肿及喉部诸肿。用蜗牛同面研末敷涂。

9、脸上毒辣疮。用蜗牛一、二个,加酱少许,共捣烂摊纸上,贴患处。纸上留一小孔透气,极效。

10、赤白翳膜。用生蜗牛一个,加丹砂末,在火上炙沸,以棉球蘸汁涂眼中。一天服二次。

11、鼻血不止。和蜗牛一个焙干,乌贼骨半钱,共研为末,吹鼻内。

12、撮口脐风。和蜗牛五个,去壳,研汁涂口,有效即止。又方:用蜗牛十个,去壳研烂,加莳鹋要半分,研匀涂搽,有效即止。

13、耳聋闭。。用蜗牛一两,石胆、钟乳粉各二钱半,共研为末,装产盒中,火煅过,加片脑少许。每以酒调药二、三分滴耳中,即愈。

14、虫牙作痛。用蜗牛壳三十个烧过,研为末,每日擦痛处。

上一页:蚯蚓当前页:蜗牛下一页:蛞蝓

蛞蝓

「释名」陵蠡、土蜗、托胎虫、鼻涕虫、蜒蚰螺。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

1、蜈蚣咬伤。用蛞蝓生捣敷涂。

2、痔热肿痛。用大蛞蝓一个捣中泥,加龙脑三分、胭脂坯子半钱,敷患处。敷药前。以石薜煮水熏洗更好。

3、脚胫烂疮。用蛞蝓十个,瓦上焙干,研为末,调油敷患处,立效。

上一页:蜗牛当前页:蛞蝓下一页:蛔虫

蛔虫

「释名」人龙。

「气味」大寒。

「主治」

1、多年风眼。用蛔虫五条,晒干,研为末,加腻粉一钱、石胆半钱,共研为末点眼。每日二、三次。

2、一切冷瘘。和人吐蛔虫烧灰涂搽。涂前以甘草汤洗净患处。

3、小儿赤眼(胎赤眼或风赤眼)。用小儿吐出的蛔虫二条,装磁盒中,纸封好,埋湿地内。过五天取出,收存汁水。每日以箸蘸汁点眼。此方名“玉箸煎”。

上一页:蛞蝓当前页:蛔虫下一页:水龟

水龟

「释名」玄衣督邮。龟甲:神屋、败龟板、败将、漏天机。

「气味」龟甲:甘、平、有毒。肉:甘、酸、温、无毒。

「主治」

龟甲:

1、阴虚血弱。用龟甲(炙熟)、地黄(九蒸九晒)、黄蘖(盐水浸炒)、知母(酒炒)各四两,在石器内研为末,加猪脊髓和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温酒下。一方:与上方同,但去地黄,加五味子(炒)一两。

2、疟疾不止。用龟甲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3、难产催生用龟甲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匙。又方:治经过三、五天还分娩不出以及女子交骨不开,用干龟壳一个(酥炙),妇女头发一把(烧灰),川芎、当归各一两。每取七钱水煎服。隔半小时左右,再服药一次,生胞死胎都能产下。

4、肿毒初起。用龟甲一枚,烧过,研为末,酒送服四钱。

5、小儿头疮。用龟甲烧灰敷涂。

6、口、耳生疮。治方同上。

7、臁疮朽臭。用生龟一个,取壳,醋炙黄,更煅存性,出火气后,加入轻粉、麝香。先用葱汤洗净患处,再搽药。

肉:

1、热气湿痹,腹内急热。用龟肉同五味煮食,微泄为效。

2、筋骨疼痛。用乌龟一个,分作四脚,每用一脚,加天花粉、枸杞子各一钱二分,雄黄五分,麝香五分,槐花三钱,水一碗,煎服。

3、多年咳嗽不愈。用生龟三个,照平常吃龟方法治净,去肠,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浸曲,酿秫米四升,常取饮服。

4、下痢及泻血。用乌龟肉拌沙糖,和椒,炙煮吃下。多吃几效即愈。

5、虚劳咯血。用葱、椒、酱油煮乌龟吃。

6、年久痔漏。用乌龟二、三个,煮取肉,加茴香、葱酱,常吃,忌食糟、醋等热物。

上一页:蛔虫当前页:水龟下一页:玳瑁

玳瑁

「气味」(甲)甘、寒、无毒。

「主治」

1、预解痘毒。用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匀,取半合温服。一天服三次。在痘疮流行时服此,病未发则内消,病已发则减轻。

2、痘疮黑陷(乃心热血凝所致)。用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俣,加猪心血少许、紫草汤五匙,和匀温服。

3、锓风目泪(乃心肾虚热所致)用生青玳瑁、羚羊角各一两,石燕子一双,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送下。一天服一次。

上一页:水龟当前页:玳瑁下一页:鳖

「释名」团鱼、神守。

「气味」鳖甲:咸、平、无毒。肉:甘、平、无毒。

「主治」

鳖甲:

1、老疟劳疟。用鳖甲醋炙、研末,每服一匙,酒送下。隔夜一服,清早一服,病发时一服,加雄黄少许更有效。

2、奔豚气痛,上冲心胜利。用鳖甲(醋炙)三两、亦三棱(煨)二两、桃仁(去皮尖)四两,加醋煎如糖浆,以瓶收存,每服半匙,空心服,酒送下。

3、血瘕症癖(按:即肿瘤之类的病)。用鳖甲、琥珀、在黄,等分为末,酒送服二钱。不久即恶血排下。又方:用鳖甲以醛炙黄,研为末,每服一匙,牛乳一俣调下。每晨一次。

4、妇女漏下。用鳖甲(醋炙)研为末,清酒送服一匙。一天服二次,又方:用干姜、鳖甲、诃黎勒皮,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每倾家荡产心服三十丸。一天服二次。

5、妇女难产。用鳖甲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匙,即可产下。

6、小儿疾。用鳖甲炙过,研为末。每服一钱,乳汁关下。一天服二次,亦可加蜜做成丸子服用。

7、突然腰痛,不可俯仰。用鳖甲炙过,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8、沙石洒。用鳖甲醋炙过,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一。一天服三次,石出即愈。

9、阴虚梦泄。用鳖甲烧过,研为末。每用三分,和酒半碗、童尿半碗、葱白七寸同煎,去葱,下午饮服。

10、吐血不止。用鳖甲、蛤粉各一两,同炒至色黄,加熟地黄一两半,晒干,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后服茶送下。

11、痈疽敛。用鳖甲烧存性研为末,掺敷患处。

肉:

1痃癖气块。以蚕沙一斗、桑柴灰一斗,水淋五次取汁,煮鳖一个如泥,去骨,再煮成膏,捣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一天服三次。

2、寒湿脚气,痛不可忍。用鳖二个,加水二斗,煮成一斗,去鳖取汁,再加苍耳、苍术、寻风藤各半斤,煎至七升,去渣,乘热熏患处。待药水转温,再将患处浸洗。

3、肺结核。用鳖一个,柴胡、前胡、贝母、知母、杏仁各五钱,同煮熟。去骨、甲、裙煮汁和丸,如梧子大。生前了三十丸,空心服,黄芪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团鱼丸”。

上一页:玳瑁当前页:鳖下一页:蟹

「释名」螃蟹、郭索、横行介士、无肠公子。雌名:博带。

「气味」咸、寒、有小毒。

「主治」杀莨菪毒,解鳝鱼毒、漆毒,治疟及黄疸,捣成膏兴疥疮、癣疮。捣出汁滴耳聋。

上一页:鳖当前页:蟹下一页:牡蛎

牡蛎

「释名」牡蛤、蛎蛤、古贲。

「气味」咸、平、微寒、无毒。

「主治」

1、心脾气痛,有痰。用牡蛎煅成粉,酒送服二钱。

2、疟疾寒热。用牡蛎粉、杜仲,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3、气虚盗汗。用牡蛎粉、杜仲,等分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4、产后盗汗。用牡蛎粉、麦麸(炒黄)等分。每服一钱,猪肉汤调下。

5、消渴饮水。用黄泥封固牡蛎,煅赤,研为末。每服一钱,活鲫鱼煎汤调下。

6、百合变渴(由伤寒转成百合病,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欲卧不卧,欲行不行,欲食不食,口苦,小便赤,一般服药则有吐泻,变成渴疾,久治不愈)。用牡蛎(熬)二两、栝楼根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米汤调下。一天服三次。

7、病后常流鼻血。用牡蛎十分、石膏五分,共研为末。每服一匙,酒关下。亦可加蜜作丸子吃,一天三次。

8、小便淋闭(服治血药无效者)。用牡蛎粉、黄蘖(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小茄香汤送下。

9、小便数多。用牡蛎五两,加小便三升,煎成二程式,分三次服。极效。

10、梦遗便溏。用牡蛎粉。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11、阴囊水肿。用牡蛎煅粉二两、干姜(炮)一两,共研为末,冷水调糊敷上。不久,囊热如火。药干即换,至小便通畅末,冷水调糊敷上。不久,囊热如火。药干即换,至小便通畅为愈。又方:改冷水调糊为葱汁,白面同调。不儿不用干姜。

12、月经不止。用牡蛎煅过研细。加米醋揉成团,再煅再研,加米醋调艾叶末熬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醋汤送下。

13、刀伤出血。用牡蛎粉敷涂。

14、痈肿初起。用牡蛎粉末调水涂搽。药干即换。

15、瘰疬。用牡蛎煅过,研为末。取四两,加玄参末三两,和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尽除根。又方:瘰头疬不知已破未破,用牡蛎四两,甘草一两为末。每服一钱,饭后服,茶汤调下。其效极验。

上一页:蟹当前页:牡蛎下一页:蚌

「气味」(蚌粉,亦称蛤粉)咸、寒、无毒。

「主治」

1、痰饮咳嗽。用蛤粉在新瓦上炒红,加青黛少许,每服二钱,淡齑水(滴入麻油数点)调服。

2、反胃吐食。用蛤粉二钱,和生姜汁一碗捣匀,米醋调服。不效再服。

3、痰疽赤肿。用蛤粉调醋涂搽。药干即换。

4、雀目、夜盲。用蛤粉三钱,研为末,水飞过,放入一片切开的猪肝中,扎定。以第二镒淘米水煮七分熟。另取蛤粉蘸食,以汁送下。一天一次。

5、脚趾湿烂。用蛤粉干搽。极验。

上一页:牡蛎当前页:蚌下一页:真珠

真珠

「释名」珍珠、蚌珠。

「气味」咸、甘、寒、无毒。

「主治」

1、安神。用真珠末如豆大一团。蜂蜜调服。一天服三次。

2、妇女难产。用真珠末一两,酒送服。立产。

3、胞衣不下。用真珠一两,研为末,苦酒送服。

4、子死腹中。用真珠末二两,酒送服,立产。

5、痘疮疔毒(不餐痘中有疔,病势极险)。用豌豆四址九粒(烧存性)、头发灰三分、真珠十四粒(炒研为末),一起和油胭脂同捣成膏。先将疮疔挑破,挤去恶血。取膏少许点上,疮变红活。此方名“四圣丹”。

6、肝虚目暗,茫茫不见。用真珠末一两、白蜜二合、鲤鱼胆二枚,和匀,煎过,滤取汁,频频点眼。

7、青盲眼。治方同上。

8、目生顽翳。用真珠一两、地榆二两,加水二大碗煎干。取真珠放醋中浸五日,热水淘去醋气,研为细末。每取少许点眼,至愈为止。

9、小儿中风,手足拘挛。用真珠末(水飞过)一两、石膏末一钱,,和匀,每取一钱,加水七分煎成四分,温服。一天服三次。

上一页:蚌当前页:真珠下一页:石决明

石决明

「释名」九孔螺。壳名千里光。

「气味」(壳)咸、平、无毒。

「主治」

1、畏光。用石决明、黄菊花、甘草各一钱,水煎,冷后服。

2、痘后目翳。用石决明火煅过,研为末,加谷精草等分,共研细,可烤猪肝蘸吃。

3、肝虚目翳(气虚、血虚、肝虚,眼睛充血,夜如鸡啄,生出浮翳)。用石决明(烧成灰)、木贼(焙),等分为末。每取二钱,与姜、枣同用水煎,连渣服下。每天服三次。

4、青盲、雀目。用石决明一两(烧存性)、加苍术三两(去皮),共研为末。每取三钱,放入切开的猪肝中,扎定,加水煎熟,乘热熏目,待转温后,食肝饮汁。

5、小便淋症。用石决明去粗皮,研为末,水飞过。每服二钱,熟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如淋中有软硬物,即加朽木末五分。

上一页:真珠当前页:石决明下一页:海蛤

海蛤

「气味」苦、咸、平、无毒。

「主治」

1、水肿满。有海蛤、杏仁、汉防己、枣肉各二两、葶苈六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以有水排出为度。

2、水肿发热,小便不能通。用海蛤、木通、猪苓、泽泻、滑石、黄葵子、桑白皮各一钱,灯心三分,水煎服。一天服二次。此方名“海蛤汤”。

3、腹水肿肛,四肢枯瘦。用海蛤(煅成粉)、防己各七钱半,葶苈、赤茯苓、桑白皮各一两,陈桔皮、随李仁各半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海蛤丸”。

4、血痢内热。用海蛤粉二钱,蜜水调服。一天服二次。

5、伤寒搐搦(汗出不止,手足抽筋)。用海蛤、川乌头各一两,穿山甲二两,共研为末,滴酒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捏扁,放足心下,外以葱白包住,扎好,在热水中浸脚,浸至膝部最好。水冷须换热。以遍身出汗为度。每隔三天,照此方治疗一次。

6、中风瘫痪。治方同上。

7、鼻血不止。用海蛤粉一两,筛七次,槐花半两,炒焦,一起研匀,每服一钱,水调下。

上一页:石决明当前页:海蛤下一页:蛤蜊

蛤蜊

「气味」肉:咸、冷、无毒。蛤蜊粉:咸、寒、无毒

「主治」

肉:润五脏,止消渴,开胃,治老癖。亦治寒热。妇女血块等。

蛤蜊粉:

1、气虚水肿。用大蒜十个捣成泥,加蛤蜊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前服,开水送下。积水由小便排出,即愈。

2、白浊遗精。用蛤蜊粉(煅)一斤、黄蘖(新瓦炒过)一斤,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有一百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3、雀目、青盲。有蛤昨粉炒黄,研为末,加油蜡化和做成丸子,如皂角子大,放入猪腰子中,扎定,蒸吃。一天吃一次。

上一页:海蛤当前页:蛤蜊下一页:车渠

车渠

「释名」海扇「气味」(壳)甘、咸、大寒、无毒。「主治」安神,解药毒及虫螫毒。加玳瑁等分,磨人乳服下

上一页:蛤蜊当前页:车渠下一页:贝子

贝子

「释名」贝齿、白贝、海。

「气味」咸、平、有毒。

「主治」

1、目花翳痛。有贝子一两,烧研成粉,加龙脑少许点眼。若有息肉,再加真珠末等分。

2、鼻渊脓血。用贝子烧研,每服二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大便不通。用贝子三个、甘遂一钱五分,共研为末,浆水调下,不久即通。

4、小便不通。用贝子一对,一个生用,一个烧过,共研为末,温酒送服。

5、下疳阴疮。用贝子三个,煅红,研为末,搽患处。

上一页:车渠当前页:贝子下一页:淡菜

淡菜

「释名」壳菜、海、车海夫人。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腹内冷痛、结块、崩中带下,壮阳,止痢,消宿食,治瘿气。

上一页:贝子当前页:淡菜下一页:田螺

田螺

「气味」肉:甘、大寒、无毒。壳:甘、平、无毒。

「主治」

1、消渴饮水(日夜不止,小便频数)。用田螺五升,在水一斗中浸一夜,渴即取此水饮用。每日换水及田螺一次。用田螺煮食饮汁亦可。

2、肝热目赤。用大田螺七个,洗净,在水中养去泥秽。换水一升,再次浸洗,取出放碗中加盐少许。从壳内吸自然汁点眼。

3、烂弦风眼。治方同上,但以铜绿代盐。

4、酒醉不醒。用水中螺蚌加葱豉,煮食饮汁,即解。

5、小便不通(腹胀如鼓)。用田螺一个、盐半匙,生捣,敷脐下一寸三分,即通。

6、噤口痢。用大田螺二个,捣烂,加麝香三分作饼,烘热贴脐间半日,待热气下行即思饮食。

7、脱肛(脱出三、五寸)。用大田螺二、三个,在井水中养三、四天,去泥,以黄连粉填入壳内。先作浓茶洗净肛门,然后用鸡乞求蘸壳内水汁,兴在脱肠上,随好以软布慢慢将肠头托入。

8、反胃呕噎。用田螺洗净,养水中去泥,取出晒至半干,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藿香汤送下。用田螺烂壳研服亦可。

9、水气浮肿。用大田螺、大蒜、四前子等分。捣在膏,摊贴脐上,水排出,肿即消。

10、痔漏疼痛。用田螺一个,放入片脑一分,取汁水搽患处。搽前用冬瓜激发洗净痔漏。又方;用田螺一枚,针刺破后,加入白矾末,埋藏一夜,取出,以螺内汁水涂患处,立能止痛。

11、腋下狐臭。用活田螺一个,塞入巴豆仁一粒,待壳内有水汁流出,即以搽患处。照此方坚待,狐臭可以断根。

12、瘰疬溃破。用田螺连肉烧存性,调香油涂搽。

13、疔疮恶肿。用田螺一个,塞入冰片,取汁水点疮上。

壳:

1、心脾痛。用田螺壳在松柴火为烧过,研为末,以乌沉汤、宽散之类调服二钱,此方名“水甲散”。

2、小儿头疮。用田螺壳烧存性,调清油涂搽。

3、小儿急惊。用多年的田螺壳烧灰。加麝香少许,水调匀,灌服。

上一页:淡菜当前页:田螺下一页:蜗螺

蜗螺

「释名」螺蛳。烂壳名鬼眼睛。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

1、黄疸、酒疸。用不螺蛳养去泥土。每天煮食饮汁,有效。

2、黄疸吐血(病后,身、面皆黄,吐血很我,诸药不效)。用螺蛳十个,水漂去泥,捣烂,露一夜,称明时,取汁水取二、三次。血止即愈。

3、五淋白浊。用螺蛳一碗,连壳炒热,加白酒三碗,煮成一碗,挑螺肉吃,即以所煮酒关定。数次即效。

4、小儿脱肛。用螺蛳二、三升,铺在桶内,令小儿坐上,不久即愈。

5、痘疹目翳。常吃水煮螺蛳,有效。

6、突然咳嗽。用螺蛳壳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7、湿痰心痛。用白螺蛳壳洗净,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匙。立止。

8、膈气疼痛。用陈白螺蛳烧过,研细,每服残,酒送下。甚效。

9、龟头生疮。用年久螺蛳烧灰敷涂。

10、汤火伤疮。用多年干白螺蛳壳煅过。研为末,调油敷搽。

11、瘰疬已破。用土墙上白螺蛳壳为末,每日敷患处。

12、痘疮不收。用螺蛳壳洗净,煅过,研为末,敷疮上。

13、小儿哮疾。用南墙上年久螺蛳为末,下午加水调好,晚饭时吞服。

14、小儿软疖。用墙上螺蛳壳烧灰,加倒挂尘等分,调油涂搽。

上一页:田螺当前页:蜗螺下一页:韭

「释名」草钟乳、起阳草。

「气味」韭:辛、微酸、温、涩、无毒。韭子:辛、甘、温、无毒。

「主治」

1、胸痹急痛(痛如锥刺,不能俯仰,自汗)。用生韭或根五斤,洗净捣汁服。

2、阴阳易病(男子因房事不慎,引起阴部肿大,小腹绞痛,头重眼花)。用鼠尿十四粒、韭根一大把,同煮开,去渣,再煮开二次,温服,得汗即愈,无汗可再服一剂。

3、伤寒劳复(按:指伤寒病后,身体未复原而性交,引起旧病复发)。治方同上。

4、喘息欲绝。取韭汁一升饮下。

5、盗汗。用韭根四十九根。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6、消渴。有徘苗或炒或作汤。日食三、五两,可加酱,但不可加盐。吃至十斤即见效。过了清明节,不宜此方。

7、痢疾。多吃韭菜,作汤,煮粥,炒吃都行。

8、赤白带下。用韭根捣汁,加童便露一夜,空心温服。

9、疮癣。用大韭根炒存性。捣为末。调猪油涂搽。

10、刀伤出血。用韭汁拌风化石灰,晒干,研为末,敷疮上。

11、漆疮作痒。用韭叶捣烂敷上。

12、耳出汁。用韭汁滴耳中,一天三次。

13、食物中毒。用生韭汁数升可解。

上一页:蜗螺当前页:韭下一页:葱

「释名」芤、菜伯、和事草、鹿胎。

「气味」(葱茎白)辛、平;叶温;根、须、汁并无毒。

「主治」

1、感冒同寒。用葱白一把、淡豆豉半合,泡汤服,取汗。

2、伤寒头痛。用连须葱白半斤、生姜二两,水煮,温服。

3、风湿身痛。用生葱捣烂,加香油几点,水煎,调川芎、郁金末各一钱服。引吐为好。

4、动胎。有葱白煮浓汁饮下,胎未死即安稳,胎已死即产出。无效再服。药中加川芎亦可。

5、脱阳危症(大吐大泄之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在性交后小腹肾痛,外阴退缩,冷汗厥逆)。先以葱白炒热熨脐,后以葱白三、七根捣烂,酒煮灌服,阳气即回。

6、突然心痛,牙关紧闭。用老葱白五根,去皮须,捣成膏,以匙送入喉中,再灌入麻油四两,但得下咽即可渐愈。

7、霍乱烦躁。用葱白二十根、大枣二十枚,水三升煎成二升,分次服。

8、蛔虫引起心痛。用葱茎白二寸、铅粉二钱,捣成丸服下即愈。葱能通气粉能杀虫。

9、小便闭胀。用葱白三斤,锉细,炒过,分包两个布袋中,交替熨小腹,气透即通。

10、大小便闭。用葱白捣烂,调醋封小腹上,同时在封药处灸七壮。

11、肿毒尿闭,小便不通。用葱切入麻油,煎至黑色,去葱取油,随时涂肿处。

12、阴囊肿痛。用葱白、乳香捣涂,即时痛止肿消。又方:煨葱,加一点盐,捣成泥,涂肿处。

13、小便溺血。用葱白一把、郁金一两,加水一升煎至二合,温服。一天服三次。

14、肠痔有血。用葱白三斤煮汤熏洗,立效。

15、痈疽肿硬。用米粉四两、葱白一两,同炒黑,研为末,调醋敷贴,药干即换,以肿消为度。

16、刀伤瘀血。用大葱白二十枚、麻子三升,捣碎,加水九升煮取一升半,一次服,吐出脓血即愈。如未全愈,可再次服药。

17、跌打损伤。用葱白连叶煨热,捣烂敷伤处。药冷即换。

18、火焰丹毒。用生葱汁敷涂。

19、喉中肿疼。气不通畅,用葱须阴干,研为末。每用二钱,加胆矾末一钱,和匀。取二、三分海外侨胞入喉中。

上一页:韭当前页:葱下一页:薤

「释名」名叫,钓子、火葱、菜芝、鸿荟。

「气味」(薤白)辛、苦、温、滑、无毒。

「主治」

1、胸痹(胸痛彻心,喘咳气短,喉中燥痒,寸脉沉迟,关脉弦数)。用栝楼实一枚、薤白半斤,加白酒七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此方名“栝楼薤白汤”。又方:薤白四两,半夏一合,枳实半两,生姜一两,栝楼实半枚,切细,加醋煎服。

2、奔豚气痛。用薤白捣汁饮服。

3、赤白痢。用薤白一把,同米煮粥吃。

4、产后痢。我吃薤白,与羊肾同炒吃更好。

5、胎动。用薤白一升、当归四两,加水五程序煮取二升,分二次服。

6、间疮痛痒。煮薤叶,捣烂后涂患处。

7、咽喉肿痛。用薤根加醋,捣烂敷肿处。

上一页:葱当前页:薤下一页:蒜

「释名」小蒜、茆蒜、荤菜。

「气味」(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

1、时气温病(初起头痛壮热,脉大)。用小蒜一升捣汁三合,一次服下。不愈,可再服一次。

2、干霍乱(不得吐泻)。用小蒜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次服下。

3、长年心痛,用小蒜煮成浓汁,勿沾盐,饱食,有效。

4、疟疾。用小蒜不定量,研为泥,加黄丹少许,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新汲水送下。

5、恶核肿结。用小蒜、吴茱萸等分,捣烂敷患处。

6、小儿白秃(头上团团白色)。有蒜切细每日擦患处。

7、蛇蝎螫人。有小蒜捣汁内服,外以蒜渣敷伤处。

上一页:薤当前页:蒜下一页:葫

「释名」大蒜、荤菜。

「气味」辛、温、有毒。久食损人目。

「主治」

1、背疮。用大蒜十个、淡豉半合、乳香一钱,研细。疮上先铺湿纸,纸上铺药一层,厚约二分。艾灸百壮左右,痛灸至痒,痒灸至痛。

2、大小便不通。用独蒜烧熟。去皮,棉裹,乘热放在下部,自通。

3、水肿。用大蒜、田螺、车前子等分,熬膏,摊贴脐中,水从小便排出。数日即愈。

4、突然袭击然泄痢。有舌蒜捣贴两足心,也可贴脐中。

5、禁口痢。治方同上。

6、肠毒下血。用独蒜煨过。捣烂和黄连末做成丸子。每日用米汤送服。

7、喘息气塞。用独蒜头二枚,削去两头,塞鼻中。左患塞右,右患塞左。待口中有脓血出,立效。

8、喉痹。用大蒜塞耳鼻中。一天换两次。

9、牙痛。用独蒜煨熟,切小,熨痛处。

10、产后中风,角弓反张,不语。用大蒜三十瓣,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灌下即苏。

11、鼻渊。用大蒜切片贴足心。

12、妇发阴肿作痒。作蒜汤洗,见效为止。

13、蜈蝎螫伤。用独蒜摩涂即愈。

14、脚肚转筋。用在蒜擦足心,令热即安。同时以冷水送食瓣。

15、食蟹中毒。用干蒜煮汁饮下。

上一页:蒜当前页:葫下一页:芸薹

芸薹

「释名」寒菜、胡菜、薹菜、薹芥、油菜。

「气味」(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1、赤火丹毒。用芸薹叶捣烂敷涂。

2、天火热疮(初起如痱,渐如水泡,似火烧疮,赤色)。用芸薹叶捣滠汁。调大黄、硭硝、生铁衣等分,涂沧上。

3、风热肿毒。用芸薹苗叶根、蔓菁根各三两,研为末。以鸡蛋清调和贴上,即可消肿。无蔓莆,用商陆代,甚有效。

4、瘭疽(生在手足户背等处,累累如赤豆,剥之则汁出)。用芸薹叶煮汁服一升,并吃干熟油菜数顿,少加盐醋。病在冬日,则用芸薹子研水服。

5、血痢腹痛。用芸薹叶捣汁二合,加蜜一合,温服。

6、肠风下血。治方同上。另方:用芸薹子(生)、甘草(炙)菜研为末。每服二钱,水煎服。

7、产后血晕。用芸薹子、生地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加姜七片,酒、水各半碗,童便钭碗,一起煎至七成,温服邓苏。

8、热疖肿毒。用芸薹子、狗头骨,等分为末,调醋敷涂。

9、伤损接骨。用芸薹子一两、小黄米(炒)二合、龙骨少许,共研为末,加醋调成膏,摊纸上贴患处。

10、汤火伤。用菜子油调蚯蚓屎涂搽。

11、产后流血过少。用芸薹子(炒)、当归、桂心、赤芍药等分。每以酒送服二钱,赶下恶物。

12、风热牙痛。用芸薹子、白芥子、茴香,等分为末,吹鼻中。右侧痛,吹左;左侧痛,吹右。

上一页:葫当前页:芸薹下一页:芥

「释名」(茎、叶)辛、温、无毒。「主治」1、牙龈肿烂。用芥菜秆烧存性,研为末,频敷患处即愈。2、漆疮。

上一页:芸薹当前页:芥下一页:白芥

白芥

「释名」胡芥、蜀芥。

「气味」(子)辛、温、无毒。

「主治」

1、反胃上气。用白芥子末一、二钱,酒冲服。

2、热痰烦晕。用白芥子、大戟、甘遂、硭硝、朱砂,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芥丸”。

3、腹冷气起。用白芥子一升,微炒,研为末,加开水沁过的蒸饼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姜汤送下十丸,甚效。

4、肿毒初起。用白芥子还想,加醋调涂。

上一页:芥当前页:白芥下一页:芜菁

芜菁

「释名」蔓菁、九英菘、诸葛菜。

「气味」(根、叶)苦、温、无毒。(子)苦、辛、平、无毒。

「主治」

1、肿毒。用生蔓菁一把,加盐少许,一起捣烂敷患处,一天换三次。又方:用未沾水的蔓菁叶烧成灰,调猪油敷涂。

2、乳痈寒热。取蔓菁根、叶,去土,不用水洗,和盐捣烂涂患处,药热即换。冬月只须用根即可。病人应避风。

3、阴肿如斗。用生蔓菁根捣烂敷涂。

4、明目益气。用芜菁子一升,水九升,煮汁尽,晒干,如此反复三次,研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亦可用末煮粥吃。

5、补肝明目。用芜菁子(淘过)一斤、黄精二斤,和匀,九蒸九晒,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芜菁子二升、决肯子一升,和匀,以酒五升煮干,晒为末。每服二钱,温水调下,一天服二次。

6、黄疸如金,眼睛发黄,小便赤。用生芜菁子研为末,熟水冲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7、急性黄疸,腹结不通。用芜菁捣为末,水绞汁服。服后打嚏,鼻中出黄水及泻下则愈。以芜菁子榨油,每服一杯更好。

8、二便不通,胀闷欲死,用蔓菁子油一合,空腹服下即通。有汗出,勿惊怪。

9、妊娠尿涩。用芜菁子末,水冲服一匙。一天服二次。

10、背疸不愈。愈而复发。用芜菁子捣烂敷涂。一天换一次。

11、眉毛脱落。用芜菁子四两,炒过,研为末,调醋敷涂。

上一页:白芥当前页:芜菁下一页:莱菔

莱菔

「释名」芦、萝卜、紫花菘、温菘、土酥。

「气味」温、无毒。(根)辛、甘。(叶)辛、苦。

「主治」

1、反胃。用蜂蜜煎萝卜细细嚼咽。

2、肺痿咳血。用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频食,有效。

3、鼻血不止。用萝卜捣汁半碗,加酒少许,热服,并以汁注入鼻中。或先将酒煎开,加萝卜再煎,饮服。

4、禁口蜊。用萝卜捣汁一小碗,加蜜一碗、水一碗同煎。早服一次,午服一次,俯视晚用米汤送服阿胶丸百粒。如无萝卜,以子加水捣汁亦可。又方:加枯矾七分同煎。又方:只用萝卜菜煎汤,每且饮服。又方:用萝卜片不拘新旧,染蜜噙口中,咽汁,味淡再换。如想进食,可喝一点肉粥。

5、大肠便血。用大萝卜皮烧存性,荷叶烧存性,蒲黄生用,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6、沙石诸淋,疼不可忍。用萝卜切片,泡蜜中,稍待即取出,炙干数次,不可过焦,细嚼后,盐汤送下。日服三次,此方名“瞑眩膏”。

7、遍体浮肿。用萝卜、浮麦等分,泡汤饮服。

8、偏正头痛。用生萝卜汁一小杯,令病人仰卧,随头痛的左右侧注入鼻中,有特效。

9、满口烂疮。用萝卜自然汁频频漱口,吐去涎汁。甚效。

10、汤火伤。用生萝卜捣汁敷涂。

11、久嗽痰喘。用萝卜子(炒)、杏仁(去皮尖,炒),等分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时时噙咽。

12、便秘。用萝卜炒一合,加水捣烂,和皂荚末二钱服,即通。

13、牙齿疼痛。有萝卜子十四粒,生研,以入乳调匀,左侧痛点右鼻,右侧痛点左鼻。

14、疮疹不出。用萝卜子生研为末,米汤送服二钱。

上一页:芜菁当前页:莱菔下一页:生姜

生姜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

1、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发病日五更饮服即可止疟,未止再服。

2、寒热痰嗽。初起时烧姜一块含咽。

3、霍乱转筋,入腹欲死。用生姜三两,捣烂,加酒一升煮取三两,沸后服,同时以姜捣烂贴痛处。

4、胸胁满痛(心胸、胁下,硬痛胀满)。用闰姜一斤,捣渣留汁,把渣炒热,包布中熨痛处。渣冷则加汁再次炒热,继续推熨。

5、大便不通。把生姜削成二寸左右的小条,涂盐插入肛门内即可通便。

6、湿热发黄。肜生姜随时擦身,加茵陈蒿擦,更好。

7、满口烂疮。用生姜自然汁频频漱吐。或用生姜研末搽疮亦可。

8、牙齿疼痛。用老生姜瓦焙,加枯矾末擦痛处。

9、中药毒。用生姜汁可解。

10、刀斧伤。用生姜嚼烂敷伤处。

11、闪扭手足。用生姜、葱白捣烂后和面炒热敷患处。

12、跌打损伤。用姜汁和酒调生面敷贴。

13、腋下狐臭。用姜汁涂搽,可断根。

14、赤白癜风。用生姜频擦。

15、两耳冻疮。用生姜自然汁熬膏涂搽。

16、诸毒痔漏,久不结痂。用生姜连皮切成大片,涂白矾末,炙焦,研细,敷患处。

上一页:莱菔当前页:生姜下一页:干姜

干姜

「释名」白姜。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

1、脾胃虚冷,吃不下饭。和白干姜在浆水中煮透,取出焙干,捣为末,加陈米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白开水送下。其效极验。

2、头晕吐逆。用干姜(炮)二钱半、甘草(炒)一钱二分,加水一碗半,煎至五成服下。有效。

3、水泻。用干姜(炮)研为末,稀饭送服二钱即愈。

4、血痢。用士姜烧存性,放冷,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极效。

5、脾寒疟疾。用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服下。又方:干姜炒黑为末临发病时,以温酒送服三钱。

6、咳嗽上气。用干姜(炮)、皂荚(炮,去皮、子及有蛀部分)、桂心(紫色,去皮),一起捣烂,筛过,取等分,加炼蜜同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水送下。咳嗽发时即服,一天服三至五次。禁食葱面油腥。有特效。

7、吐血不止。用干姜为末,童便调服。

8、赤眼涩痛。用白姜末,水调贴足心。

9、牙痛。用川姜(炮)、川椒,等分为末,敷搽患处。

10、痈疽初起。用干姜一两炒紫,研为末,醋调敷痈四周,留头。

11、瘰疬不收。用干姜为末,加姜汁调成糊,以黄丹为衣,每日随疮大小放药。追脓尽生肉合口,即可停药。如仍不俣,加葱白汁调大黄涂搽好愈。

上一页:生姜当前页:干姜下一页:胡荽

胡荽

「释名」香荽、胡菜、荽。

「气味」(根、叶)辛、温、微毒。(子)辛、酸、平、无毒。

「主治」

1、痘疹不快。和胡荽二两,切碎,放入两碗酒中煎沸,盖严勿令漏气。待冷定后,去渣,含酒轻喷病孩颈背直至两足,勿喷头面。用命名痘疹发出。

2、孩子丹。用胡荽捣汁涂搽。

3、产后无乳。用干胡荽煎汤饮服。

4、小便不通。用胡荽二两、葵根一把加水二升煎成一升,再加滑石末一两,分三、四次服下。

5、肛门脱出。用胡荽一升切碎,烧烟熏患处即入。

6、蛇虫螫伤。用胡荽苗、合口椒等分,捣烂涂搽。

7、痢及泻血。用胡荽子一合,炒过,捣为末。每服二钱。赤痢以砂糖水送下,白痢以姜汤送下,泻血以开水送下。一天服药二次。

8、痔痛。以胡荽了炒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送下。数服见效。

9、牙齿疼痛。用胡荽子五升,加水五升煮取一升,含漱。

上一页:干姜当前页:胡荽下一页:水芹

水芹

「释名」芹菜、水英、楚葵。

「气味」(茎)甘、平、无毒。

「主治」

1、小儿吐泻有芹菜切细,煮汁饮服。

2、小便淋痛。用水芹菜(有白根者)去叶,捣取汁,水冲服。

3、小便出血。有水芹捣汁,一天服六、七合。

上一页:胡荽当前页:水芹下一页:茴香

茴香

「释名」茴香、八角珠。

「气味」(子)辛、平、无毒。

「主治」

1、大小便闭,鼓胀气促。用八角茴香七个、大麻半两,共研为末,加生葱白三至七根,同研煎汤,调五苓散末服下。一天服一次。

2、小便频数。把茴香(不定量)掏净,加少量盐,炒研为末,炙糯米糕蘸食。

3、肾虚腰痛。用茴香炒过,研细,切开猪肾,掺末入内,裹湿纸中煨熟,空心服,盐酒送下。

4、疝气。用茴香炒过,分作二包,交替熨患处。

5、胁下刺痛。用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盐酒调服。

6、蛇咬久溃。有茴香捣成末敷涂。

上一页:水芹当前页:茴香下一页:菠菜

菠菜

「释名」菠菜、波斯草、赤根菜。「气味」(菜、根)甘、冷、滑、无毒。「主治」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上一页:茴香当前页:菠菜下一页:荠菜

荠菜

「释名」护生草。「气味」甘、温、无毒。「主治」利肝和中,明目益胃。根叶烧灰,治赤白痢,极效。

上一页:菠菜当前页:荠菜下一页:菥

「释名」大荠、大蕺、马辛。「气味」(苗)甘、平、无毒。(子)辛、微温、无毒。「主治」和中益气,利肝明目。

上一页:荠菜当前页:菥下一页:鸡肠草

鸡肠草

「气味」微辛、苦、平、无毒。

「主治」

1、小便频数。用鸡肠草一斤,在豆豉嗔中煮过,和米煮粥。常吃。

2、小儿下痢。用鸡肠草捣汁一合,调蜜服,有效。

3、风热牙痛。用鸡肠草、旱莲草、细辛,等分为末。每天擦三次。此方名“祛痛散”。

4、头疮。用鸡肠草烧灰,和盐涂搽。

5、漆疮发痒。用鸡肠草捣烂涂搽。

上一页:菥当前页:鸡肠草下一页:苜蓿

苜蓿

「释名」木粟、光风草。「气味」苦、平、涩、无毒。「主治」脾胃间邪热气、小肠各种热毒。用根捣汁煎饮,可治沙石淋痛。

上一页:鸡肠草当前页:苜蓿下一页:苋

「气味」(菜)甘、冷利、无毒。(苋实)甘、寒、无毒。「主治」产后下痢,蛇虫螫伤,漆疮搔痒等。苋实治翳、明目、利大小便。根晒干,烧存性,研末治牙痛。

上一页:苜蓿当前页:苋下一页:马齿苋

马齿苋

「释名」马苋、五行草、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

1、脚气浮肿,心腹胀满,小便涩少。用马齿苋和少量粳米、酱汁煮食。

2、产后虚汗。用马齿苋研汁三全服。如无新鲜者,以干者煮汁亦可。

3、产后血痢,小便不爱,脐腹疼痛。用生马齿苋菜捣汁三合,煎开,加蜜一合调服。

4、肛门肿痛。用马齿苋叶、三叶酸草等分,煎汤熏洗。一天二次,有效。

5、赤白逅眄。用马齿苋捣汁三合,倒入温热一两枚鸡蛋白中,乘微温一次服下。一般服两次见效。

6、腹中白虫。用马齿苋煮水一碗,和盐醋空腹吃下。不久有白虫排出。

7、风齿肿痛。用马齿苋一把,嚼汁浸患处,肿即消退。

8、耳内外恶疮。用黄蘖半两、干马齿苋一两,共研为末敷涂。

9、小儿脐疮。用马齿苋烧过,研末敷涂。

10、疔疮肿毒。有马齿苋二分、石灰三分,共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敷涂。

11、积年恶疮。用马齿苋捣烂封住,或取汗煎浓敷涂。

上一页:苋当前页:马齿苋下一页:苦菜

苦菜

「释名」名荼、苦苣、苦荬、游冬、褊巨、老鹳菜、天香菜。

「主治」

1、血淋、尿血。用苦荬一把,加酒、水各半煎服。

2、喉痹。用若荬捣汁半碗,加开水泡灯心取汁半碗,调匀服。

3、对口恶疮。用苦荬捣汁一碗,加姜汁一匙,酒送服。同时以药渣敷沧一、二次,即愈。

4、赤白痢。用苦荬根煮服。

上一页:马齿苋当前页:苦菜下一页:莴苣

莴苣

「释名」名莴菜、千金菜。

「气味」(菜)苦、冷、微毒。

「主治」

1、乳汁不有。用莴苣菜煎酒服。又方: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钱,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频食。

2、小便不通。用莴苣菜捣烂,或用莴苣子捣成饼,贴脐中即通。

3、百虫入耳。用莴苣捣汁滴入,虫自出。

4、腰部闪伤。用白莴苣子(炒)三两、白粟米(炒)一撮、乳香、没药、乌梅肉各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一丸,热酒送下。

5、阴囊肿。用莴苣子一合,捣成末,加水一碗煮开五次。

上一页:苦菜当前页:莴苣下一页:翻白草

翻白草

「释名」鸡腿根、天藕。

「气味」(根)甘、微苦、平、无毒。

「主治」

1、崩中下血。用鸡腿根一两,捣碎,加酒二碗煎成一碗服。2、吐血。用翻白草五、七根,切细,加水二杯煎成一杯,空心服。

3、疟疾寒热。用翻白草根五、七个,煎酒服。

4、无名肿毒。治方同上。

5、疔疮初起(不拘已成未成)。用翻白草十根,酒煎服,出汗即愈。

6、浑身疥癞。夏季采翻白草,每服一把煎水洗浴。

上一页:莴苣当前页:翻白草下一页:蒲公英

蒲公英

「释名」名耨草、金簪草、黄花地丁。

「气味」(苗)甘、平、无毒。

「主治」

1、乳痈红肿。用蒲公英一两,一起捣烂,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饭前服。

2、疳疮疔毒。用蒲公项捣烂敷涂,同时又捣汁和酒煎服。

李时珍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和白癜风专家在线沟通
黑龙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w.com/jbyf/13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