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科普nbsp心电图正常没病,心
2016-12-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心电检查后心电图完全正常,是否意味着心脏没有问题?答案是“否”。心脏如果有毛病了,心电图还能正常么?答案是“能”。是不是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下面一起来看详细分析。
首先从心电图说起。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心脏要把经过胃肠道充分吸收养分和经过肺脏充分吸收氧气的有营养的血液泵向全身,保证全身组织的养分和氧气供应,这个不知疲倦的血泵其实是个电泵,电源来自于心脏自身发出的生物电。依靠体表胸前和四肢上的电极可以描记心脏的电活动,记录出来的图形就叫心电图。
心电图应用于临床至今已经年了,爱因托温因把心电图应用于临床,在年获得了第一个临床相关的诺贝尔医学奖。
心电图主要反映心脏的发电情况、电脉冲的发放次数(正常情况下是每分钟60~次)、电的传导情况,诊断心律失常最拿手;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心电波形的变化反映心腔的大小、有无缺血坏死、有无电解质紊乱等,当然主要是靠推测。
心电图正常不等于没病
正像”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一样,当心脏病正在发作时,心电图可以记录到不正常,但有时持续时间可以很短,医生很难那么及时、那么巧地抓住犯病时的心电图,等记录时很可能你的心脏已经恢复正常了,心电图就会呈现假阴性,也就是说描记出正常心电图。
医生常常会把患者犯病时的心电图与不犯病时心电图相比较,这样更容易比出异常,或是把有症状的心电图与用药或休息后症状消失时的心电图做对比,这种动态的心电图演变才最有临床诊断价值。
既然普通的心电图检查不能完全说明心脏的健康状况,那我们应当如何得知我们的心脏是否健康呢?对于心电图正常、但自觉有胸痛、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的患者,医生会建议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带上一个心电图记录的盒子,昼夜描记心电图,相当于警察“蹲坑”24小时来捕捉犯罪(心脏病发作时抓个现行),这期间只要病情有发作,动态心电图就会记录下来。
同时自己也要认真记录日志,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有什么不适,当时在做什么,医生会结合此时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有时候医生还会建议做“运动心电图”,也就是平板运动试验,通过运动把心脏潜在的健康问题诱发出来(包括缺血和心律失常)。
当然,心脏的检查还远远不止这些,有时候还会用到能直接观察血管形态的冠脉CT或冠脉造影,以及反映心脏结构、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等。
因此,需要强调,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正常并不代表没有心脏病,特别是对于有胸闷、胸痛、心悸等不适症状的患者,更需尽早到心内科门诊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了解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心电图异常不等于有病
“心电图正常不等于没病”、“心电图异常不等于有病”,这两种观点属于看病患者的两个极端。
有些患者明明有病,而且病情还不轻,可他偏偏就是不重视,不遵照医嘱,竟酿成大祸。而另一些人,你告诉他明明没病,可他偏偏疑神疑鬼,四处就诊,又是门诊,又是住院,做遍了各种检查,仍不甘心,大有不查出大病誓不为人之势。
当然,在后者的诊治过程中,某些家人、甚至医生也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一方面是他们受知识所限对该问题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另一方面是对心理学一无所知,诱发甚至加重了患者的疑病症。
前段时间就有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在老公和儿子的陪同下专程从遥远的彩云之南赴京看病,从她戏剧般的描述就能基本猜出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果然,几次住院和门诊检查的各种结果,包括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各种化验、甚至冠脉造影等均无异常发现。
事情起因是这位女性体检时的一份心电图,医生告诉她不正常,T波改变,属于心肌缺血,冠心病。于是当天就吓得睡不着觉了。医院看病的次数越来越多,不同医生的解释也大相径庭,病人心里的疑问自然也越来越大,症状也相应地越来越明显了,渐渐出现了胸痛、心慌,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也越来越难忍受,于是这一年多来一直医院。
仔细分析她体检时的第一份心电图,当时毫无症状,纯粹为体检而做,在下壁导联和部分胸前导联确实可见T波低平、倒置,结合症状与各种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冠心病早发家族史)均为阴性,考虑这些心电图改变属于非特异性的改变,没有任何临床意义,只是会建议不适时随诊、定期复查即可。
即便她平时有胸痛、胸闷的症状,也顶多让她做一个运动平板试验,如果阴性彻底打消她的顾虑,如果阳性(很可能是假阳性),做一个冠脉CT筛查即可。在临床上,由于心电图的某些改变被无辜戴上冠心病帽子的病人还真是不少,甚至有专家略带夸张的说“80%需要摘帽”,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毋庸置疑,心电图迄今仍是诊断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工具。但对于心肌缺血的诊断,一定要观察心电图的动态演变,例如胸痛发作时心电图出现这些改变,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缓解,而心电图这些改变不再出现,这样的动态改变才能诊断心肌缺血。平板运动试验正是应用运动诱发心肌缺血,比较发作前后的心电图动态改变得以诊断。
医学上也有不伴症状的心肌缺血,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这常常在连续的心电监测中能反映出来,需要专业的医生才能诊断,重点也是动态的心电图改变。
因此,单凭一份心电图的简单改变诊断心肌缺血实在不靠谱,更不能随意扣上冠心病的帽子。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医生如果发现特异的心电图改变,提示你属于某些疾病,决不能不信。
比如说医学上有一个Wellens综合征,患者胸痛已经缓解后做心电图仍有ST段和T波的改变,提示冠状动脉的前降支近端很可能存在严重的狭窄,如果你执意不听医生的话,那是相当危险的。
医生和患者都要不断学习,碰到专科的问题如不是很清楚,建议转诊到专科医生处进一步诊治。
科普: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又称“Holter”,是一种长时间连续记录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检查,可以随身携带的一个如同手机移动电源大小的便携式数据终端,有人称它为“小黑匣”,能日夜跟踪心脏“动静”,全天候监控心律变化,发现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虽然贵些,但信息量大,可以说几乎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偏差”的心电波,大大提高对不定时心慌、心跳,尤其对一过性心慌心跳及短暂的胸闷心痛发作的检出率,包括人们“毫无感觉”——即无症状的异常心电波变化也能被“揪”出来,对长期糖尿病和有心梗的患者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来源:合作医联
在哪儿治疗白癜风好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