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跳动的奥秘
2016-12-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心脏跳动的奥秘在哪里呢?
心脏中的心肌细胞有两种类型。大多数为普通心肌细胞,在受到刺激以后,它们将发生收缩;刺激消失以后则又舒张开来。这样的一次收缩和一次舒张合起来,便组合成了心脏的一次跳动。另一些细胞为特殊心肌细胞,它们能够按自身固有的规律,即自律性,不断地产生兴奋并传导给普通心肌细胞,对其进行刺激,使之收舒。在心脏的右心房接近上腔静脉的入口附近,存在着一个由特殊心肌细胞汇集而成的窦房结。它的强有力的自律性兴奋,通过传导系统的传播,决定着整个心脏的跳动频率,即心率。因此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此外,心率还受到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各级心血管中枢以及诸多体液因素的调节。
19世纪末科学家们在右心房上腔静脉入口处发现窦房结,在心房心室间发现了房室结,在房室结与心室肌肉之间又发现了浦肯野纤维。就是由窦房结——房室结——浦肯野纤维组成了传送心脏跳动“指令”的特殊电流传导系统。
心脏的各种自律细胞均具有自动兴奋的能力,因此都能对心脏跳动发挥起搏作用。但是,不同自律细胞的节律性高低各不一样。节律最高的是窦房结,约为次/分,房室结约为50次/分,最低的是浦倾野纤维,约为20-40次/分。这个电流传导系统还可传到人体表面,用心电图机测出、放大描记和打印出来,这就是心电图。
当窦房结有病变时,只能靠房室结和浦倾野纤维维持心跳,每分钟只能跳50次以下,满足不了身体的需要,于是即发生多种心律紊乱,甚者可引起心搏停止。这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控制心脏的跳动,保证人体的正常需要。
如果心率为75次/min,则完成一个心动周期经历的时间为0.8s。心房每工作(收缩)0.1s,可以休息0.7s;心室每工作0.3s,可以休息0.5s,所以心脏可以一直跳动而不会累,有足够的时间休息。
如何保护好心脏?
控制体重,研究表明: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合理饮食,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燕麦,多吃核桃,腰果,杏仁,黑豆,亚麻油,薏仁,黑芝麻,黄豆等等
北京白癜风医院的地址浙江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