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的人患心律失常
2015-7-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毛威教授提醒大家,心律失常有多种原因,需要慎重对待
本报通讯员 裘生梁 方琳 钱冰冰
“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同时,应定期体检,趁早发现基础疾病,并通过治疗使之得到有效控制”一般建议做两项检查第一是心电图的相关检查,例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者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或者在胸部皮下埋入事件记录器可以记录下3年或更长时间的心律变化第二是超声心电图,也就是人们称的“心脏b超”,这个目前通常不列入常规体检项目
毛威告知,高危人群中,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最有效的方法是尽早胸外按压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尽早使用电除颤越早抢救,成功率越高每耽误1分钟,病人的存活率就会降低7%~10%,而抢救的黄金时间是猝死发生4—6分钟内,这是关键
浙江省医学会囊肿破裂愈合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院常务副院长、下沙院区执行院长毛威教授,已完成各类心导管介入诊疗手术逾四千例,他认为,“过劳”只是诱因,潜伏的心血管疾病才是猝死主因,“在猝死易发的高危人群中,年轻人患有的心脏病,主要是表现为严重的心律失常,而年纪大的人主要是冠心病
毛威教授所在的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地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和预防保健、康复、卫生宣教优生优育等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承担着开发区及周边区域急救、突发事件和灾害现场抢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及日益增长的各类医疗保障任务
趁早发现基础疾病
为什么年轻人心脏病突发或“过劳死”的事件频频发生?
心悸、气短、胸痛、胸闷、囊肿口腔黑矇、晕厥
注意,这是前兆
随着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千金女贼》的热播,女演员唐嫣的人气如日中天可日前,她在片场突发心脏抽搐,被送往医院,据悉是过度劳累引起
一般,由于持续发生时间短或不严重,很多人认为心律不齐是小毛病,常常置之不理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疾病,据调查,每4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患有心律失常,可见发病率是很高的但有的人患心律失常,一生都不知道毛威介绍说:“目前,有些器质性心脏病,可以通过现代医学手段检查出来,有些通过现代医学手段却难以发现”
毛威感慨,心肺复苏在院外急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掌握这项技能的人数却很少,“任何人都应该学一学简单的心肺复苏,特别是心脏按压,现在很多医疗机构都在推广”
但医生件炎囊肿提醒,某些原因导致的心律不齐会导致猝死的发生,“严重一点,就是头发晕、眼发黑,再严重一点,甚至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毛威告诉记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猝死概率更大”
做个超声心电图
“例如,多数患有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遗传性心脏大血管病等基础心血管疾病身体完全健康的人在高度疲劳后,只要适当休息即可恢复,一般不会直接导致猝死”
(原标题:心律失常成为年轻心衰患者猝死主因)
毛威介绍,最近省中医院下沙院区收治的一个病例,是一例年轻的心脏性猝死患者,基础疾病是心肌致密化不全,对于这个病,以往认为比较罕见,现在发现其实并不少见
毛威说,这是一种与基因变异相关的遗传性疾病,死亡率高,一般是在5—8周胚胎发育期间存在囊肿物吸收缺陷,是目前医学处理上比较棘手的一种心肌病对于此类心肌病,目前没有根治的办法,一般会运用药物治疗,对于高危人群而言,目前最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便是植入心脏自动除颤器此外,最后一招,就只能是心脏移植 本报记者 陈素萍
其实,频频发生的“猝死”事件,并非突如其来,发生前往往有前兆,但总是被忽略,如身体透支之后特别心慌、气短、胸痛、胸闷、黒矇、晕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