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急性心梗后

2015-8-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国家卫生计生委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专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日前在上海参加“周浦心脏之旅2014”培训项目会时提醒,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目前仍需加强规范

结构性心脏病是指心脏本身存在器质性病变,肉眼或显微镜检查能够确定的器质改变引起心脏猝死的常见结构性心脏病有冠心病、心脏破裂、心包填塞;原发或继发心肌病,循环超负荷等导致急性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综合征、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大动脉瘤破裂、肺动脉梗塞等霍勇教授说,未来5年是我国结构性心脏病研究的快速发展期,在加快研究步伐的同时,亟待严格把握适应证并规范操作,尽量减少或防治并发症,建立严格的心动过速准入制度,让介入治疗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据悉,“周浦心脏之旅2014——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培训治疗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新进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等主办,上海市周浦医院承办

霍勇教授说,我国急性心梗发病率为45/10万~55/10万,目前还在呈上升趋势发生急性心梗后,由于心肌损伤以及随后的瘢痕化,导致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的发生,尤其是前壁心梗合并室壁瘤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心力衰竭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甚至可以导致心脏性猝死,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

专家提示,开拓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率紊乱领域勿忘加强规范

“2013年,我国心内科医生采用介入疗法治疗结构性心脏病数量达50万例,而心外科医生采用开胸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只有5万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w.com/jbyf/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