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影像之“永不消失的肺炎”

2016-10-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经典影像之“永不消失的肺炎”

简要病史女患,57岁,主诉:胸闷、心悸20余年,再发加重伴咳嗽、咳痰2天。

问题:经抗感染及止咳对症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消失,复查血常规无异常,为何“炎症”不消退?原因何在?下一步怎么办?

入院时胸片

入院治疗后再次复查胸片

患者入院时胸片影像科当时诊断考虑左下肺感染可能,经抗感染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听诊无明显干湿性啰音,然左下肺肋膈角区模糊影仍无明显变化,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建议行胸部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患者及家属同意,最后行胸部CT检查。看到胸部CT的冠状位纵膈窗图像(注意左侧肋膈角区CT值),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原来是心包脂肪垫惹的祸!

胸部CT肺窗(冠状位)

胸部CT纵膈窗(冠状位)

脂肪的CT值为-30到-Hu

胸部CT纵膈窗(横断位)

对比观察心包脂肪与皮下脂肪密度

那么何谓心包脂肪垫:

心包脂肪垫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结构,指脂肪在心包外堆积,胸部X线检查有时在左及/或右心膈角处可见较淡三角形的阴影,此即为心包脂肪垫的影像。

胸片诊断心包脂肪垫的依据:

正位胸片诊断心包脂肪垫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脂肪垫与心脏外界自然延续密度均匀,其宽阔的基底部必须紧贴心脏,侧位片脂肪垫在心脏的前下方,胸骨的后下方。二是透视下转动体位,无论被检查者姿势如何,脂肪垫始终与心脏相贴。

心包脂肪垫的鉴别诊断:

1.左下肺炎当小片炎症阴影与心影相连时,对脂肪垫的鉴别带来一定难度,可在透视下进行多方位观察是极为重要的,如身体旋转到某位置,阴影能与心界分开,则脂肪垫可以排除。此外,还应注意阴影与肺纹理运动时关系,当深呼吸时,若是肺实质病变则可随肺纹理一起上下移动,而脂肪垫主要与心脏一起移动。如仍不能鉴别,短期随访,炎症阴影可在短期内吸收,心包脂肪垫则无改变。

2.下叶肺不张下叶肺不张可见肺纹理聚集,同侧肺门下移,膈面升高,受检者多有临床症状。

3.周围型肿瘤目前人们对早期肺癌的警惕性日益提高,反而对形态奇特的心包脂肪垫有所忽视,以致把心包脂肪垫误诊为肿瘤。所以,在心膈角区的块影除了考虑肿瘤之外,还应除外正常的心包脂肪垫可能,侧位胸片、CT扫描、MRI等有助鉴别。

4.纵隔脂肪瘤、心包囊肿,肺隔离症等在鉴别诊断时也应考虑到。

小提示本期作品的目的一方面让大家认识到胸片自身的局限性,对于有些肺部病变必要时一定建议其完善CT等其他影像检查,另一方面是要告诉大家有时候影像表现结合临床症状也易被误诊(如该病例患者有咳嗽、咳痰症状,左下肺肋膈角区模糊影,二者结合就等于“左下肺炎”?)。

版权声明:该作品为“柴斯特影像园”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转载自









































治疗白癜风费用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epw.com/hlbk/1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