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这十六个字是印祖一生教人的总纲领,我
2023-9-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网络推广求职招聘交流群 http://www.zguolife.com/news/49606.html
印光大师是我们近代一位真正的善知识——净宗第十三代祖师。印祖已经不在了,但印祖《文钞》还在,我们只要读他老人家的教诲,依据他所讲的道理方法,认真的去修学,这就是印祖真实弟子。印祖一生教人,总纲领有十六个字:“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些实在讲是我们修学最好的模范!
如何能够把佛法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上?这一点相信许多人都非常关心,因此我们学佛首先要认识佛法,佛法究竟是啥?我们仔细去观察,发现佛教是教育,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它确实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因为它的教学超越国土、超越种族的界限、超越宗教的界限。
因此我们把佛教的本质搞清楚、搞明白,我们学佛到底是学什么东西?就是接受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我们用一句话说明白,到底教育我们什么?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也就是用现在话来简单来讲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世尊教导我们的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他把这个真相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教导我们人与人的关系。把这个关系搞清楚了,人与人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人祸就没有了,人与人之间不会有误会,不会有冲突,不会有战争,人为的灾害往往是我们不懂的人与人的关系。
第二个教导我们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果我们不知道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今天讲任意破坏自然环境的生态,后果就是天灾,有句话叫天灾人祸,天灾人祸是人为的,不是没有原因来的。
第三个教导我们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我相信接受过科学教育的人来说,会认为这是“迷信,这是宗教”。其实换一种说法来说,他可能会接受,科学家证实空间是多维次的,我们处在三度空间,现在还知道有四度、五度等等空间。换句话说,宗教里讲的天地鬼神,实际上就是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我们跟他们应该如何相处?
如果这三种关系搞清楚,都能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那社会一定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一个人都过美满的生活。
我们修行究竟从哪里下手?就是印光大师的话,“敦伦尽分”。“伦”是五伦,五伦是天然的秩序。我们国人常讲的道德,伦理是道,这是自然的秩序。我们从人类来说,男女结合是夫妇,五伦从这里开始有夫妇,而后生下来小孩,这就有父子,小孩多了,这就有兄弟,进入社会就有君臣,就有朋友。这个东西不是古圣先贤创造的,天然的自然而然的法则,自然而然的秩序。就像气候春夏秋冬一样,决定不能错乱,这叫天道。如果再讲到其他,那佛经里面讲的范围非常之广,我们仅限于我们人类的社会,人类社会的天然之道。
“敦伦尽分”,印祖教我们从这里下手,同样释迦牟尼佛也是教我们从这里下手。佛法法门无量,方法太多太多,但它的原理原则是一个,决定不会改变。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教韦提希夫人,伟提希夫人很向往西方极乐世界,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她到极乐世界?世尊没有讲理论方法之前,先教她基础,“净业三福”,讲了三条,三条讲了之后有一句话非常重要,这个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这三条里头一条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里两句话就是敦伦。把三福第一福圆圆满满做到“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念佛求生净土,生凡圣同居土。
印祖给我们讲的“敦伦尽分”,这四个字的意思深广无限,从我们家庭做到社会、做到国家、做到整个世界。因此学佛的人们第一要把心量拓开,不要起心动念只想到自己、想到我的家庭、想到我这个地区,这不能解决问题。如果起心动念为整个世界人类服务,有这样的心量、这样的心行在佛法里算是一个好人。我们知道佛菩萨的心量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佛法博大精深,它是生活的教育,它是智慧的教育,古人讲“世间好语佛说尽”,佛经里头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字字句句都能帮助我们消灾免难、帮助我们得到究竟圆满的幸福。
真想皈依佛法修持净业之人,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我们修净土必须要做到敦伦尽分,就是自己要尽自己本分这叫尽分。敦伦是伦常关系要处理好尽自己的义务。闲邪存诚,防止邪行、邪念,要心存真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