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乱了下早搏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2016-12-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早搏的分类
除了按起源部位分类,早搏按发作频率还可分为:偶发性早搏和频发性早搏。
01、偶发性早搏
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大,并非由疾病引起,多是在人体活动有较大改变时出现,如喝浓茶、浓咖啡、剧烈运动后。偶发性早搏本身并非严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疗,所以患者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
02、频发性早搏
多是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才出现的,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紊乱,或可能加重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症状,应注意治疗。可以缓解早搏的药物很多,如倍他乐克、普萘洛尔、盐酸美西律、乙胺碘呋酮、奎尼丁等。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这些药,治疗时要有耐心,不要频繁换药,待早搏控制后,仍需用少量药物维持,以免病情反复。
发现早搏后,一般很难自行判断性质,医院检查有无隐藏的心脏疾患。医生会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X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测。有冠心病家族史和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者,还要做运动试验。如上述各项检查均属正常,则不需要治疗。如果主要是精神紧张忧虑或长期失眠所致的早搏,应充分解除顾虑,遵医嘱适当使用镇静药,会有利于早搏的消除。
发现早搏时该怎么办?
1.查找原因
出现早搏时不必过于紧张,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评价其严重程度。
2.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偶发性早搏,一般不必治疗
3.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或可能引起严重心律紊乱者需要治疗
频发性早搏,尤其在心脏病基础上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紊乱,或可能导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的,应积极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早搏,患者无法耐受,或有一定恶性程度,可做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目前,射频消融术目前已经成为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
与药物和外科手术等方法相比,介入射频消融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它是一种微创技术,伤口只是普通输液针眼大小。
4.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最后,需要调整的是生活方式和作息规律,如少喝浓茶、咖啡,不要吸烟、饮酒,不要过度熬夜,早睡早起,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着重强调的是,保持情绪稳定对预防功能性“早搏”非常重要,因为临床发现,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诱因。